巧合的是,我所设想的地平线山体构图,暗合了青年毛泽东所创作的一幅图画“作业”,据说在湖南省第一师范求学期间,在一次图画课后老师收到毛泽东的作业就是:一条地平线与一个初升的太阳。其时,其理想大志不言自喻!
雄伟的“山体”不仅具有造型意义,同时又赋予它一定的功能,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把山体构建成壳状结构,在负空间内设置一座纪念馆,用于陈列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展示当年在长沙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各位仁人志士的事迹,使纪念馆成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现代人缅怀革命先辈的场所,以丰富主体雕塑的历史象征意义和其深厚的内涵。
经过艰难的构想与否定之否定,我的方案终于定型,经专家学者、领导和群众的选择,并报请中央有关部门获准,非常荣幸地成为入选方案!
尔后则是对橘子洲的地质、水文、树木、植被,及湘江两岸高山和楼房、远近视角的全方位的视觉设计与分析,雕像高度设定在32米,而这恰好与毛泽东书写这首词时的年龄(32岁)吻合。
雕像的朝向
脸向河东长沙老城区,仿佛一代伟人对这片热土的永久关注和对话
黎明在其工作室内精心修改雕塑小样。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本版图片均由广州美院提供
雕像的朝向问题我思考了几个因素:地形、日照、政治、生态、形式、视角。
湘江将长沙市分为河东与河西,橘子洲顺着湘江呈南北走向,洲头在南,洲尾在北。湘水北去,洲头为中流砥柱。雕像坐于洲头。从雕像布局的角度来讲,坐北朝南比较理想,东边和西边的太阳都可以照到,但在橘子洲的具体环境中,如果完全朝南的话,两边城区看到的都是侧面像,且由于洲头的宽度有限,舒展不开,所以将其定位在南偏东大约呈38度角的位置为宜。
长沙的主要城区在东面,可以看到毛泽东四分之三侧面、侧后、侧前的形象,随着长沙市区的逐渐南移,东南方向能够看到比较多的正面雕像,这是比较理想的。而且这些视点都是以河西岳麓山作背景的,随着季节的变化将产生神奇的效果,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之时。从西南方向,也能看到侧面、四分之三侧面、四分之三背面和正背面,伟人的轮廓与这座现代化城市影像叠印,而从西面看,剪影和背影同样使观者联想到毛泽东的风范与气质,丰满清晰的轮廓线所形成的特殊的背影和体量,在河西同样可以看到这种伟岸的形象。
考虑到橘子洲行洪走向,雕像胸部的朝向是朝南稍微偏东,跟东南偏向38度角的头部刚好形成一个夹角。这种夹角和颈部的处理,有利于塑造人物刚毅的性格,一般来讲,夹角越大,刚毅的性格特征越明显。毛泽东具有湖南人的敢为人先的雄伟胆魄,坚毅、倔强的性格,以及湖南人特有的霸蛮气质,因此,形成这样的夹角,更有利于塑造人物。雕像胸前宽阔的广场,既可以用于聚会,也便于欣赏雕像。
由于作品的巨大尺度,所以,我将肖像创作中的观察常态、非常态、远近高低等因素放大到尽可能的清晰,在创作过程中反复推敲、试验、解决。在巨大的空间中不断地修正着曾经的造型经验,因为这的确是史无前例的挑战。
材料的选择
无论是创作如山峦般隆起的伟人胸像,还是其岩石般坚硬的性格,石材是不二之选
确定雕像总高32米,底部作中空的纪念馆,整个基架构造物的首选当然是钢筋混凝土。山体和雕像外立面的首选则是石料,最后呈现的雕像整体面貌为石雕形象。之所以选择石料,一是石头耐得住大自然的风化,二是跟毛泽东的乳名“石三伢子”相符合。据说“石三伢子”是他外婆给他取的乳名,长辈们希望他像石头一样,好带、好养、命硬。纵观毛泽东的一生,其命运确实如岩石般坚硬。此外,创作如山峦般隆起的伟人胸像,必然要选择石材。
关于石料品种的选择,曾考虑过就地取材,采用长沙城郊丁字湾的麻石,这种石头非常坚硬,跟毛泽东倔犟的性格符合。但这种麻石含铁较多,斑点较大,不太适合用于人物雕像。同时,长沙的天空经常呈现着蓝灰色,如果石料太白、太灰都缺乏对比关系,也过于反射阳光,在阳光照耀下层次关系不清晰。故灰白色的丁字湾麻石只得放弃。
经过精心选样,最后采用的是福建龙岩出产的“永定红”花岗岩。这种灰红色的岩石材质坚硬、色度饱和,颜色均匀,而且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色度显现,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想象。在细雨蒙蒙的春天,雕像因空气中的湿度而显得格外凝重;在绿树成荫的夏季,红灰色与绿色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在万山红遍的秋季,红色的石雕与背景显得更加浑然伟岸;在白雪皑皑的冬天,雕像则显得沉稳壮美。
形象的塑造
如何把青年毛泽东塑造得更加沧桑、更加刚毅、更加俊朗、更加健硕,一直是我创作中重点思考的问题
创作历史人物雕像,必须要有足够的图像和文字资料作为参考,因此在创作之初,我收集和翻阅了大量有关毛泽东的照片和艺术形象资料,有青年的、中年的和晚年的,同时查看了一些影视作品和文字材料。其中,1925年毛泽东在广州的照片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而这一年正是主席书写《沁园春·长沙》的年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