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遗址到废墟
圆明园,作为中华民族创伤记忆的重要承载者,在其保护与整修问题上一直争论不断。大致可划分为两派意见,即“废墟派”和“整修派”。汪之力老先生一直被称为“整修派”的代表,对此,他欣然接受。
虽年事已高,但一谈起圆明园,老先生的思路毫不含糊。他认为,要谈圆明园的问题,首先得认清和全面了解历史,尤其是186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后的历史――这是很多人都忽略的问题。他指出,强调保留焚烧后的原貌是应该的,但昔日的遗址一直处于劫后余生当中,早已是面目全非:北洋军阀当政及国民党统治时期,因为无人管理,圆明园先有木劫,后有石劫,加之各路寻宝者的任意掘掠,使原本满目疮痍的圆明园一再遭受破坏,遗址从此变成废墟甚至垃圾场。其后,又有大量居民和单位迁入园内,开荒种地,饲养家禽,随意搬用石料。上世纪80年代虽已做了一些局部修复和保护工作,然而此废墟早已非彼废墟,不可混为一谈。
如此“废墟”,如果只是一味地搁置,势必会造成历史与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大打折扣。对此,汪老和他发起创办的圆明园学会认为,对其进行“全面保护、重点整修、合理利用”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这个理念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引起了各界的共鸣――1980年10月18日,以宋庆龄为首的社会各界人士1583人联名发出了《保护、整修及利用圆明园遗址倡议书》,得到了海内外的热烈响应――并且成为后来出台的《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指导方针。
●将《规划》坚持到底
自从80年代初倡议提出,汪老见证了圆明园整修工作将近30年的风雨历程。
他认为,应该吸取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坚持第一个十年取得的保护成果,摒弃第二个十年中过度商业化和娱乐化的做法。然而第三个十年很快要过去了,《规划》虽在2000年9月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批复,相关部门却并没有制定出具体的实施细节,整修一事拖延至今。最近国家文物局已经批准明年开始复建长春园宫门,又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在汪老看来这还远远不够。
汪老认为,圆明园不应该定位为一般的公园,而应该成为“保护世界文化的特殊纪念地”,借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爱护人类文化遗产的理解与认识。对此他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一、尽快恢复北京市的圆明园遗址建设委员会,综合听取各方面的民主意见,制定出一个实施细则,否则各项工作将很难展开,整修规划也很难落到实处。二、由国务院通过外交途径,由民间团体出面,与英法两国政府协商,有步骤地逐渐归还被掠夺文物,同时回收散落在各单位的圆明园文物。三、根据园林布局及管理的需要,恢复总体10%的古建筑(而不仅仅是宫门、院墙和朝房),用作展示圆明园事件、清代的政治文化、中国传统园林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的活动中心。
●青年一代任重道远
在中国,几乎没有任何一处遗址的整修和复建工作像圆明园一样能够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专家学者们的考证和争论在继续,普通民众也在议论着这个话题。汪老说,民间力量不可忽视,是整修事业强有力的后盾,但需要引导和培养;尤其是青年一代,他们对圆明园过去与现在的认识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此,圆明园学会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学会正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讲教育工作,比如举办圆明园历史图片展览、开展专家讲座等等,据说反响相当热烈。汪老说,圆明园问题太复杂,青年一代任重道远。
不知不觉中,采访早已超过了预定时间,但汪老依然热情不减。回忆起往事,汪老说:“为了圆明园的事情,就算是费尽心血,也值得!”老人家为了呼吁圆明园整修工作,如此高龄竟然还在网上开博客呼吁,其赤诚之情可见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