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大师刘文西左与其成名作
他是第五套人民币上毛泽东画像的创作者;他描述毛泽东带领百姓修水利的作品《幸福渠》,拍出4592万元,创造了红色主题画作的最高纪录;他的画作《杨家岭的早晨》,曾被小学语文课本选用,成为了一代人的共同记忆……他就是国画大师刘文西,黄土画派的创始人。昨日,他来到武汉。今日,他领衔的“延安颂”美术作品展,将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民服务中心一楼大厅开展。
“世界有个达·芬奇,中国有个刘文西”
延安时期的帽子,灰色的布衣,画家刘文西依旧是这身打扮。
“半生青山,半生黄土,艺为人民,传神阿睹。”这是艺术大师吴作人先生对刘文西的评价。“世界有个达·芬奇,中国有个刘文西”,这是中国书画界流传的一句佳话。81岁的刘老一生都在用画笔塑造陕北这片红色的黄土地,特别是领袖毛泽东。
他并不是陕北人,却对陕北有着特殊的感情。学生时代,刘文西就看过大量毛泽东和陕北农民交谈的照片,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1957年,24岁的刘文西在毕业实习时选择了陕北,3个月的实习期,刘文西背着包,在黄土地上不停地走,不停地画,留下了数百幅写生作品。通过跟延安老乡们的接触和交流,刘文西听闻了许多毛泽东当年的故事。
一天,他在延河畔写生,见一位牧羊老汉赶着一群羊从沟坎上走来,头巾、胡子、皮袄、腰带,让他一下子联想到前几天看到的毛主席在杨家岭与老百姓交谈的照片,创作的激情喷涌而出,他的成名作之一《毛主席和牧羊人》就此诞生。
画面中的老农,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在主席面前侃侃而谈;而主席面带微笑、神情专注地倾听着,就连指间的烟灰都忘了弹。这幅毕业作品轰动浙江美院。国画大师潘天寿看后,欣然为该画题词—“延安之晨”。
“画了一辈子毛主席,却从未见过他本人”
1960年,该作品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毛泽东看了后说:“文西画我很像,他是一位青年画家。”这句赞扬,极大地增强了刘文西的创作积极性。之后,他又先后创作了《同欢共乐》《毛主席与小八路》《在主席身边拉家常》《转战陕北》《东方》《春天》和巨幅系列长卷《黄土人》等数以千计的反映革命历史题材和群众风土人情的优秀作品。
1997年,刘文西完成了由中国人民银行委托,创作的100元人民币上毛主席的画像。目前使用的5元、10元、50元上的毛泽东画也是同一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