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老霍一样,改行了,不唱平剧了。”南下后,郝老到了茶陵县公安局,上世纪70年代,他又被调到湘潭市公安局,直至离休。从此他与韶山咫尺之遥,守着这方红色的热土,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去缅怀伟人。
缘分总是很奇妙。“1982年5月,为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40周年,《湖南日报》欲找几位毛主席接见过的老战士写回忆类文章,辗转找到了我父亲。”郝老的大儿子、《新湘评论》社长兼总编辑郝安告诉记者,他父亲在《陕北窑洞的一次演出》这篇文章里,自然提到了霍宏亮、王举等好伙伴、老战友。
“因为《湖南日报》的这篇文章,我和战友们再次联系上了。”郝老脸上洋溢着欣慰。
“当时,霍宏亮已从四川调到了北京,王举则一直留在云南。”1996年的一天,几个老伙伴不再满足于彼此只通通电话,决定见面。于是,霍老从北京坐火车南下,郝老到湘潭火车站与他碰头,随后两个人结伴来到昆明,见到了王举。一篇文章,一朝梦圆;战友重逢,分外激动,这一次,他们一聚就是十几天。
如今的郝老,已经有了一个“四世同堂”的幸福家庭,5个儿女在他的悉心培养下,均已事业有成。他在家里是主心骨,在比他小一岁的战友面前,郝老同样操了不少心。霍老现在独自一人住在北京,郝老就从山西老家帮他找了一名能干可靠的保姆,让村子里的侄儿送到北京,照顾霍老的起居。在他们眼里,忧乐相随、生死与共的战友情是世界上最坚定也最真挚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