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秉和
纪录片《知青》将于12月登陆央视等多个电视台。该片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00位 经历丰富、有代表性的知青作为拍摄对象,讲述他们自己的知青岁月,包括知青身份对他们后来生活的影响,影片全场20集。作为当年的知青、周恩来的侄子周秉 和的故事也将出现在这部纪录片中。日前,周秉和接受了本报专访,畅谈他在延安插队的日子。眼前年过花甲的周秉和,皮肤黝黑,平头短发,国字脸,笑起来两个 酒窝,多少能捕捉到一点他伯父周恩来的影子。如今,他的身份是中国知青网理事长。
伯伯略微提高了声调,“插队是你自己定的?好!”
回忆起自己的知青生活,周秉和想了想,说了一个“苦”。
从北京来到延安,那年的周秉和才17岁。
1969年初,周秉和与妹妹周秉建响应知识青年上山 下乡的号召,分别到陕西和内蒙古插队。“1968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拉开了帷幕。从1969年到1970年初,全国共有500多万知青奔向了农 村。”聊到当时临行前的告别,周秉和告诉记者,周总理对自己的决定很高兴,“他没有子女,我们家兄弟姐妹6个,有4个已经是当兵的、大学毕业的,就只剩我和周秉建两个中学生,那时候上山下乡主要以中学生为主。总理有两个侄子和侄女,他不带头谁带头。”
“1966年以后,伯伯很少私人会客,即使是亲属见 面的机会也很少。当伯伯知道我要报名去延安插队的消息后,破例邀我去共进晚餐,可见他很重视这件事情。我清楚地记得伯伯略微提高了一下声调对我说:‘插队 是你自己定的?好!’然后他笑了起来,会意地和七妈(邓颖超)点了点头,又一字一句地说:“我们支持你去延安。”
就这样,周秉和离开北京,前往陕北延安农村插队落户,开始了在延安插队的日子。
当时的延安落后状况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初到陕北,周秉和一时很难适应这里的生活。“第一年,我来到了离延安县城90里远的冯庄公社新庄科大队。这里是山区,基本上没有水。”
刚去时,他们住在老乡家的窑洞,“本来人家是个陶 窑,老两口跟孩子分开睡,我们一去了,隔成两个屋了,让我们住一间。对我们真的是相当好,说你们到我们这,真是受了苦了,我们祖祖辈辈还能过去,你们没遭 过这罪。后来搬到新建的窑洞,新窑潮气大,不少知青身上长了疮,有的还化脓,又疼又痒。”
在那段日子里,陕北人民的淳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今天,他还是对陕西充满了感情,“老乡专门把自己家里的菜给我们拿过来,甚至小鸡都送过来,说你们太苦了,吃点儿好的吧。这样的故事太多了。”
不能当兵,连死的心都有了
周秉和是周恩来总理最小的侄子。周恩来自己没有孩子,把他兄妹6人当亲生孩子一样教养,每月400元工资总会分一多半给他们。伯父要求他们“不要向组织提任何要求,不许打着他们亲属的招牌要求照顾和走后 门,对外人不要提及与他们的亲属关系,要老实做人,老实做事,老实生活”。工作生活上,他们从小就习惯了“沾不到伯父的光,更不能有一点特殊化”。
插队的第二年底,周秉和在农村由于表现良好,通过体 检,得到去新疆军区当兵的机会。他极为兴奋,满怀激情坐了整整7天卡车到达新疆南疆军区目的地,“当兵多好阿,当时非常开心激动。”刚刚到达,他就写信向 总理和七妈汇报这个好消息,然而,他们的回信却令他”巨雷轰顶”。
信里,周总理告诉他,你父亲现在正在被审查,按照国家的规定你父亲被审查你是不能当兵的,违反当兵政策,让他做好心理准备。就这样,三个月后,周秉和又再度回到原来插队的地方,“当时我是很痛苦的,我觉得 如果当了兵就能改变命运了,又让我回去插队,我都蒙了。我觉得很想不开。”
在回延安的路上,他形容自己当时“连死的心都有了”,后来,周秉和逐渐理解了总理的做法,“一方面,他说我父亲受审查,不够格,我理解他,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还在继续,我们作为他的侄儿侄女,也必须做出表率,他才能展开工作。”
没有人用与伯伯的亲属关系谋私利
严于律己、廉洁奉公,这是大家对于周总理的评价。他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对于晚辈,关爱却同样从不搞特殊化。
作为家人,在周秉和的眼中,他是一名好总理,也是一名好长辈。
不能当兵,不能搞特殊化,读大学时总理又提出让他回延安。作为侄儿,周秉和并未享受到任何好待遇。他告诉记者,当年自己回到北京上清华,总理头一句话就问他是不是走后门,确定他是不是贫下中农。当时是推荐上大学,贫下中农中推荐,领导审查,最后学校接收。“虽然伯伯挺高兴,但还是带个问号。”
年轻时,周秉和也不能完全理解伯伯的做法,甚至一度感到委屈,“我们没有一个人用与伯伯的亲属关系给自己谋私利”。周秉和上大学之后,周总理要求他毕业后再度回到延安。
周恩来不仅对晚辈要求严格,对自己的弟弟同样如此,甚至有些“不近人情”。周秉和告诉记者,父亲在战争中对革命有贡献,能力突出,本可以有一个好职务,然而伯伯却主动找到父亲的领导提了一个“特殊要求”,要求父亲的工作“职务尽量低、工资待遇尽量低”。
他告诉记者,总理非常谦虚,生前根本不让人宣传,在伯伯去世之后,他才知道,原来在伯伯身上,有那么多令人感动、震撼的故事,伯伯是如此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他教会我们独立自强、吃苦耐劳,希望我们做有道德的人。”
“他是个好总理。”他认真地说,“作为一个亲属,我感到很光荣。作为一个老百姓,我感谢我们国家有这样一个好总理。”
对话
陕西的老百姓教会我们吃苦
华商报:作为一个曾在延安插队的知青,能聊聊您对陕西的印象吗?周秉和:陕西的老百姓真是太好太淳朴太善良了,他们教会我们吃苦耐劳、忍受,遇到任何挫折自己来排解。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遇到困难我们都能够想得开,都能排解。
华商报:但当时觉得特别苦?
周秉和:当时压根就不习惯,连老乡都说,真是苦了你们了。
华商报:您现在把一部分精力用到做“知青网”这个网站,主要是做些什么事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