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村民70载守护百余烈士忠魂
邢台县白岸乡西就水村距邢台市区70多公里,西邻山西省左权县,南与邯郸武安市相接,这里山高林密是天然藏兵的好地方。1938年,八路军到这里发动群众,发展组织,建立抗日地方政府,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八路军、抗大分校的学员曾经在这里与日寇展开浴血奋战,新华日报(华北版)曾在该村印刷发行,八路军被服厂也在该村待过几年,现在还有100多位烈士的骸骨埋在山间,西就水村的村民日夜守护着烈士的忠魂。
新华日报印刷厂藏身羊圈
西就水,当地人又称作西臭水,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记者辗转才找到这个隐藏在深山里的村子,这里山高沟深林密,村子依山而建,溪水长流在村子的一侧。就在这个只有100多人的小山村里,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
今年85岁的村民王贵山对当时的新华日报印刷厂记忆深刻,虽然已是八旬高龄,但老人脸色红润,耳不聋,1942年他才15岁。他回忆说,新华日报印刷厂在村东的一个羊圈里,在里面挖地下室,对外称为教导队,因为保密的原因,整条街被封锁,工厂白天休息,晚上工作,不允许村民靠近,里面的任何纸条都不能随便带出。
印刷好的报纸和书籍村民见过,纸张的质量粗糙,粉红色的。直到印刷厂搬走后,村民才知道真实的情况。王贵山老人说,早先八路军一个医院也在该村,后来搬到武安马殿头村。
如今,原来的羊圈已经盖成了房子,当初村民清理羊圈时还发现过新华日报的印章和用来印刷的铅字。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东西已经不知去向。对于新华日报的印刷情况,西口村的王京春知道得更详细一些,西口村与西就水村过去属于一个村庄,现在都属于白岸乡。
王京春今年91岁,是有着74年党龄的老党员。王京春回忆,1941年初,新华日报印刷厂先建在西口村,当年冬天搬迁到西就水村,他那时还在印刷厂工作,主要任务是摇印刷机,干了整一年。负责印刷的有七八个人,一个小时可以印刷500张报纸,干一个小时换一个人。报纸是四开四版,铅板印刷,印完报纸或者书籍,用毛驴驮着送走。1942年,日寇对太行山的八路军进行疯狂的“五一大扫荡”,报社再度搬迁,机器设备搬到附近的涉县西安村。《中华印刷通史》第十五章中记载:为保证抗日根据地印刷报刊和书籍能及时、正常出版,华北《新华日报》还于1940年冬专门成立了培养印刷技术人才的太行印刷职业学校,校址在河北邢台县西臭水村。当时这所印刷学校招收学生50多人,校舍为西臭水村临街的一间店铺通房。全校加上教职人员约60人。学制一年。课程分文化课、专业课和技术实践三部分。上半年上文化课,下半年上专业课和技术操作,并设有实习工厂。
太行印刷职业学校从1940年冬开学,到1941年底结束。毕业学生除留归华北《新华日报》印刷厂外,部分学生被分配到八路军政治部印刷厂、一二九师印刷厂和冀南银行印刷厂,逐渐成为抗日根据地的印刷骨干,为中国的抗日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这篇文章从侧面印证了两位老人讲述的真实性。
烈士石碑篆刻抗日历史
在西就水村主任郭林书的带领下,记者沿着弯弯的山路登上了半山坡。在路上郭林书说,山下有个小山洞,八路军在那里隐藏武器弹药。1942年,八路军与日寇在此激战,在山顶的赶骡床处,用掷弹筒向日军射击,有七八名八路军被日军追赶到山崖顶上,弹尽粮绝,无处退身,跳崖壮烈牺牲。
穿过荆棘和丛林,经过半个小时的攀登,在一块玉米地里有一座褐色的石碑,碑身不大,是用山间的石块刻制的,中间写着“魏更始之墓”,碑文依稀可辨,“民国卅一年七月二十五日建立,家住湖北黄冈县阳镇下魏家塘,乳名魏谟回,年正月十六年二十一来陆军中学四队学生。本年五月二十七日被日本法西斯屠杀于南臭水村山上。民国卅一年七月二十五日建立。”南臭水也就是距离西就水不远的南就水村。
记者在网上找到一篇关于魏更始的博文中写道:王百评说,“大革命失败后,为了工作的需要,我弃井离乡,远走高飞,妻子陈惠莲是我村魏家塘的妇女协会主席,敌人到处搜捕她,并把她娘家的叔父抓去砍头处死,她顽强地带着两个儿子隐藏于距家四十里路的深山洞穴里,要饭维持生命。等她要饭回来时,小儿子革提已经冻死,只好葬于荒山郊野。长子挽提长大成人后参加了八路军,改名魏更始,进抗大陆军中学深造,1942年5月下旬在太行山东麓摩天岭与日军血战七昼夜,三次受伤,英勇牺牲。
1944年秋,参加延安整风运动后的王百评,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议室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交际处处长、冀中办事处处长、太行军区解放军军官教导团团长和党委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以后,恢复原名魏梦龄,曾在中共中央统战部联络处等部门任职,最后任职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副总经理。1973年9月12日,因患心肌梗塞,王百评不幸逝世。
通过这段文字可以得知,王百评,原名魏梦龄,魏更始是他的长子,并且搞清了石碑上无法辨认的字迹,确定是湖北黄冈县魏家塘人。
郭林书带领记者向东南方向又走了1000多米,在东南沟一片茂密的玉米地,一块抗日烈士碑矗立在田间,他的墓碑形状和魏更始的相差无几,墓碑上方四个字:抗日烈士,中间三个大字“刘登甫”,河北定县人,1942年5月26日殉国。
70年来,勤劳、善良、勇敢的西就水村民,一直守护着烈士的墓碑。
深山还有百余无名烈士
两位烈士还有墓碑可以寻找踪迹,而在东台等山坡处埋葬的100多位烈士,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村民说,当初这些烈士牺牲后,都有木牌插在坟头,可时间一长,风吹日晒,随着山体滑坡,木牌早已不见踪影。村民经常能看见露出的骸骨,整理后就地掩埋。
根据村民多年前整理的文字资料得知,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山进行为期半个月的疯狂大扫荡,西就水村北日寇杀死4人,抓走28人,烧毁房屋40多间。当时,大部队已经有计划地转移,跳到外线作战,西就水村只剩下难以转移的重伤员和少量留守部队,在紧急转移伤员、埋藏物资后,多数撤离到山上,来不及转移的3名重伤员藏身茂楼,被日军搜出杀害,转移到里沟的16名伤员在日军连续多日的搜山中被搜出集体残杀。
此外,还有从外地转来的重伤员,由于伤势严重不治身亡的烈士81名,71人埋在村东,10人埋在庙沟。这100多位烈士中,只有老家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西北坡村名叫光荣士的烈士遗骨,被家人迁走安葬。
就是这个当时100多人的小村庄,1938年却发展了5名党员,他们分别是郭九贵、马文贵、郭金德、王己贵、郭景,并以5名党员为骨干,组成了武卫会,武卫队员32人,主要职责是协助部队保卫各机关安全、运送伤员、筹集部队所需粮草等。因为该村驻扎了八路军,当年成了日军扫荡的重点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