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廖聪济和母亲、妻子在一起。杨建勇摄
为了红军一声嘱托,廖氏一家三代用80年沧桑岁月兑现着一个庄严的承诺:守护一位红军师长烈士英灵。其间艰难坎坷,让人闻之慨然落泪。对于廖氏第三代守墓人廖聪济来说,这份坚守不需要理由:“我爷爷、父亲说了,他为了让穷人过上好日子,连命都舍得,我们做这点事算得了什么?”
一路崎岖不平、杂草丛生,经过3个小时的攀爬,李婷和家人终于来到了位于大山深处的广东省乐昌市梅花镇廖氏一家人居住的土屋。
看着爷爷那座简陋而又修葺工整的坟头,看着清贫而纯朴的廖氏家人,李婷等人禁不住泪湿眼眶。“几十年来,我这做孙女的一边因为爷爷自豪,一边又深感愧疚。革命胜利几十年了,我们却不知他老人家安息何处。直到前些天,我们才知道他长眠在这里。”李婷对廖家人说,“没想到,你们这么清贫,竟然帮我们守了80年墓。”
廖家第三代守墓人廖聪济平静地回答:“这是我爷爷那时传下的规矩,要像照顾家坟一样照顾这座红军烈士墓。”
事实的确如此。廖氏一家三代一直在大山深处守护着李婷的爷爷、时任红七军20师师长李谦的英灵,扫墓、烧香,80年来从未间断。
1931年2月3日,红七军与敌军在这里展开了一场殊死战斗,20师师长李谦带领部队连续打退敌人8次进攻后壮烈牺牲。受红军托付,住在石子坳山上的农民廖文成将李谦遗体埋在自家屋旁。由于怕暴露,廖文成不敢给烈士刻碑文,碰到匪军前来搜山询问,他就称那坟是自家的祖坟。解放后,廖家人将遗骨装在一个缸里下葬,还修葺了坟墓,爷孙三代扫墓、烧香,一直守护到今天。
80年过去了,廖文成故去多年,他的儿子廖更新已经82岁高龄,现年38岁的廖聪济成了廖家第三代守墓人。廖氏一家独居深山,方圆十里没有人家,很少有人踏进这里。
廖聪济一家住着用泥土垒砌而成的土屋,他们在土屋旁开垦出两亩地,种了些粮食,又承包了一片山林,平时靠伐木烧炭支撑家庭生活。由于家里只有他一个劳动力,全家一年收入仅有千元。一些亲朋好友劝廖聪济一家搬到山下住,有利于改善生活。
尽管家境十分清贫,但是廖家人时刻没有忘记过守护英烈墓地的使命。“我爷爷、父亲说了,他(李谦)为了让穷人过上好日子,连命都舍得,我们做这点事算得了什么?”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廖聪济言语坚定,“只要烈士的坟墓一天没迁进烈士陵园,我们家就会将这守墓的事代代传下去。”烈士英灵可证,每年清明,墓前的红烛、高香从没断过。
像他的爷爷和父亲一样,廖聪济心中有烦恼,或家庭面临困难时,总会到烈士墓前坐一坐。如果家里有酒,还会倒上两杯,一边祭祀先烈,一边与先烈说说心里话。“来到烈士墓前,心中什么杂念、什么烦恼都没有了,想想革命斗争的艰辛,想想革命先烈的壮举,感觉到眼前的困难算不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