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在创作杨开慧雕像的小样。照片由张恒本人提供
杨开慧雕像。照片由杨开慧纪念馆提供
毛岸英雕像。余志雄 摄
毛岸青雕像。照片由杨开慧纪念馆提供
今年是杨开慧同志英勇就义80周年,也是毛岸英烈士在朝鲜战场为国捐躯60周年。11月15日,由我国著名雕塑家张恒先生雕刻的毛岸英烈士塑像静静地矗立在杨开慧烈士陵园的苍松翠柏间。从杨开慧烈士塑像,到毛岸青、毛岸英的塑像,到邵华母亲、革命老人张文秋塑像,张恒的一把刻刀再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这个极不平凡家庭的几位重要成员的音容笑貌,把自己对伟人和烈士的崇敬全部倾注在纤纤刻刀上。
同一块玉石,雕出主席与开慧两塑像
今年11月11日,由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独立投资的献礼大片《湘江北去》在长沙正式开机。由新一代清纯“谋女郎”周冬雨饰演的杨开慧烈士形象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将烈士形象展现得栩栩如生的莫过于矗立在杨开慧烈士陵园内的那尊全身汉白玉雕像。而这尊雕像的作者,就是我国著名雕塑家张恒。
据了解,这尊雕像是为纪念杨开慧烈士诞辰90周年、英勇就义60周年所塑建的。1989年,国家开始筹备杨开慧烈士全身雕像的创作。经过历时半年的多番审稿,最终由邵华女士确定了张恒的雕像创作稿,开始了为期一年的雕像塑制。1990年11月,雕像正式完成。
据张恒透露,这尊汉白玉像与北京毛主席纪念堂中毛主席的汉白玉像所用的石料是同一块。“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在那个狂风暴雨的革命岁月里,润之与霞姑,在风起云涌的局势变化里坚定地相互守望,在严酷的白色恐怖中,他们天各一方,却共同怀抱着伟大的革命目标,坚持斗争。杨开慧烈士被捕后被逼迫与毛泽东断绝夫妻关系,但她一句“要我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让这段家国天下的爱情成为千古佳话。
一次串门,与邵华结下不解之缘
张恒1942年9月出生于内蒙古一个书香世家。父亲在当地是小有名气的画家。在张恒眼里,从小到大,父亲就是自己的偶像,父亲手拿画笔、刻刀的形象成了他立志奋斗的目标。长大后,张恒先后做过当地小学的美术教师、文化馆的美术指导员。求知若渴的张恒并没有满足于稳定的工作。1980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张恒考入中央美院,在雕塑创作研究室进修。1989年,师从钱绍武大师门下,就读中国城雕研究生班。
1989年,一次机缘巧合,在湖南籍同班同学的介绍下,张恒来到邵华女士家做客,结识了毛主席家人。那时,邵华女士正在着手杨开慧烈士雕像创作事宜。从北京回到内蒙古后,张恒随即创作了杨开慧烈士的雕塑小样,得到了邵华女士的高度认可。在邵华的力荐下,张恒从北京调至广州美院,还在研究生进修中的张恒与杨开慧塑像创作小组一起,开始了杨开慧烈士雕像制作班的进修。
当时正值杨开慧烈士诞辰90周年、牺牲60周年纪念。邵华女士对此次雕像塑造高度重视,由钱绍武大师担任艺术顾问。经过十多篇绘画稿的多番送审,最终邵华女士敲定了张恒的作品《骄杨》。
张恒告诉记者,为出色地完成这一有着历史意义的光荣任务,他曾多次访问长沙清水塘毛主席和杨开慧烈士住过的地方,对烈士所处的时代环境和英雄事迹,特别是烈士作为毛主席亲密战友的那些生动感人的史实,作了很多访问了解,进一步提高对杨开慧烈士的崇高品质的认识。在创作过程中,他仔细研究烈士的遗嘱,而且还找了一些脸部特征与烈士相似的南方女战士作模特,进行细致的观察、写生。最初他想将雕塑表现为“她在丛中笑”。在烈士身前用一枝梅花衬托,但后来为了更加着重人物性格本身的刻画而放弃了。经过几次大的修改,最后决定塑造开慧烈士手握书卷,在风中昂首向前的骄杨姿态,最简单明了地表现出烈士最本质的特征,即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境界,坚定、纯洁、朴实的革命品质、对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敌人的蔑视和憎恨。
经过八个多月没日没夜的创作,1990年9月18日,《骄杨》的初样得到了湖南省委领导以及钱绍武大师和邵华的认可。最后,钱绍武亲自动手进行修改。1990年11月,这一尊历时一年半制作完成的雕像正式伫立在了板仓杨开慧烈士陵园内。
张文秋雕像也由他创作完成
11月15日,由张恒创作完成的毛岸英烈士塑像在杨开慧烈士陵园正式揭幕。60年前,他长眠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60年后,他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和母亲、外婆、外公、弟弟等亲人“团聚”在家乡板仓。作为杨开慧烈士和毛岸英烈士塑像的作者,张恒对于毛主席一家,有着不同于他人的情感。
杨开慧烈士的塑像任务顺利完成以后,在风中伫立的杨开慧烈士雕像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赞扬与认可。年轻的张恒从此与邵华一家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导师钱绍武的帮助下,张恒的才华得到了极大的施展,杨开慧烈士雕像的出色完成也让邵华女士对年轻的张恒另眼相看,一直对毛主席家人塑像要求极高的邵华,认可了这一位年轻的雕塑家。与主席一家的结识让张恒加深了对主席家人的了解。2002年7月23日,邵华母亲张文秋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邵华亲自点名要求张恒来完成位于湖北省京山县烈士公园内的张文秋汉白玉雕像。
“邵大姐将自己母亲的雕像任务交给我,我当然感受到了这一份独特的信任,也深感肩上的重担。”张恒夜以继日地创作制作,最终出色地将这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革命老人和蔼可亲的形象,永久地留驻在那一方玉石之上,成就了另一座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