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实施旅游行业标准《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等级划分》(LB/T 089—2024)(以下简称《标准》)。这是全国首个聚焦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主题的行业标准,为建设完善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提供了操作指南,对于加快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具有重要意义。
历经20余年发展,我国已经初步构建起以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精品线路、融合发展试点单位等旅游供给体系为核心的发展根基。特别是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布三期《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初步解决了红色旅游的发展内涵、功能、供给等基础问题,推动红色旅游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红色旅游作为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和社会工程的综合功能持续彰显。
当前,我国红色旅游进入融合发展的重要阶段,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各试点单位逐步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模式。此时,从试点示范到落地推广,如何高标准建设一批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亟待从国家层面加快形成清晰的规范指引。《标准》的出台可谓正当其时。《标准》首次明确了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这一行业新术语的规范定义,规定了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的等级划分和基本要求,填补了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建设标准的空白,呈现出鲜明的价值导向和实践指向。
一是聚焦红色文化活化利用,以红色旅游吸引人。红色文化活化利用展示水平,是衡量红色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标尺。大众旅游时代,提升多元业态和多样场景,是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的必由之举。基于此,《标准》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着手,着力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
在内容上,聚焦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就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的红色资源种类、独特性及红色旅游产品、品位等提出明确要求,将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内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或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数量、旅游讲解员数量等量化指标纳入建设标准,有助于指导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摸清家底、盘活资源,为实现红色旅游内容创新和体验升级指明方向。
在形式上,《标准》聚焦红色旅游产品打造,提出了现代智能科技体验、红色旅游演艺项目、国防教育旅游产品以及红色动漫、红色音乐、红色影视等一系列创新型旅游产品和服务,为红色旅游场景化、体验式、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径指引,有利于打通红色文化资源向红色旅游吸引物的转化通道,让红色文化呈现出跨时空多感官沉浸式的感染力。
二是聚焦红色文化原真性挖掘,以红色精神感染人。红色旅游不是简单的旅游行为,其首要目的在于开展革命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标准》在红色文化的深入挖掘、系统呈现、活化利用等方面提出要求。
一方面,注重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划红线”“定底线”,明确提出“应科学有序规划建设,维护原有历史氛围和红色底色,保持原址原貌、体现地方特色,严防不合理开发和娱乐化、庸俗化、过度商业化倾向”,旗帜鲜明地维护红色文化的原真性和严肃性。另一方面,注重为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开方子”“指路子”,对红色旅游景点承载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等进行深化研究、宣传教育、转化利用等内容提出明确要求,着力引导从业人员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梳理、深入挖掘、系统研究,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不竭的源头活水。
三是聚焦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以融合产业留住人。红色旅游不仅具有一般旅游产业的综合带动作用,还具有突出的融合发展优势,通过将红色文化之“魂”与旅游方式之“体”紧密结合,可以在发扬革命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