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拥有红色记忆的涧沟村还原平西情报站,除了充分的地理原因外,还可以让人们在这块不大的地方,从历史的痕迹中寻找一种共通的信仰与情感,这在今天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最近,孙珂每晚都守在电视机旁等着《潜伏》开演。“看着余则成跟翠平小心翼翼地扮演夫妻,巧妙地传递情报,我也能为自己的工作找找感觉。”
2009年4月13日,“平西情报交通联络站”展览馆在海拔1290多米的妙峰山涧沟村正式开馆,孙珂是馆内的讲解员。整座展馆是一幢青砖灰瓦的四合院,分为历史回顾、数字电影院、电台联络工作模拟实景三个展区。而最值得一提的,展馆是在当年晋察冀抗战根据地的真实情报战所在地原址重建的。
“从一位83岁的老情报员刘致祥口中,我们得知了情报站的具体位置。当年的老房子早已无人居住,成了随时可能倒塌的危房。”孙珂说,2008年5月,妙峰山镇政府决定在原址还原“平西情报交通联络站”。涧沟村村委会开始走家串户,向老一辈的村民了解情况。“我们专访了当年的情报员、电影《地下尖兵》的作者刘致祥。为使史料准确可靠,村委会还查阅了《海淀革命史资料选编》、《门头沟文史》、《京西革命斗争史》等书籍,并参照了聂荣臻和情报战例任站长、交通员的回忆录,前后耗时1年多,终于完成了地点确认、修葺房屋、物品搜集等筹备工作。”
走进历史回顾区,情报人员使用过的马灯、刀枪等物品早已锈迹班驳,当年繁体铅印的《华侨日报》记录着往昔的峥嵘岁月。孙珂说:“妙峰山地处北平与天津、东北等敌占区的中央地带,且山林茂密,是重要而理想的联络通道。1941年初,党中央看中了这里的地理优势,决定建立情报交通联络站,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它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情报站的工作人员负责护送战友往返于北平和敌占区,并与当时燕京大学等地的秘密交通员、地下党员、国际友人接头联络,运送报刊、药品、通讯器材、炸药的化学原料等重要资源。为隐藏身份,大家在邻近的固定村落扎根,工作通常选择傍晚出行,与对方在街头、茶馆等地碰头。”
在展厅里,记者看到一位齐耳短发的中年妇女照片,她就是平西站的秘密交通员琴姐。丈夫去世后,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在涧沟村,负责传送情报。她经常穿行岗哨,与盘问的敌人周旋,并掌握了在布满地雷的土便道上安全通过的要领。为了方便工作,每当从山外归来时,她总要给站岗放哨的兵丁捎回点烟酒、酱肉,时间长了,大家只当她是常串亲戚的寡妇,放松了盘问。
走进实景展室,5平方米左右的空间被布置成一个狭小的山洞,一位身穿蓝布衣的妇女正在电台前发报。孙珂说:“她是苏静。1943年冬,这里建立了隐蔽电台。为了绝对保密,苏静独自往来于山洞和村落之间。在别人眼中,她只是个平凡的村妇,早晨起来跟‘婆婆’一起做饭,白天一起下地干活。实际上,她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晚上偷偷返回山洞,用电台传送情报,数年如一日,直到赢来和平解放。”由于水源缺乏,苏静经常只能引用洞内的苦水,食粮也只是些野菜粗饭。1947年,从这里发出的700字电文,准确无误地传递到晋察冀野战军指挥部,野战军连夜改变作战路线,在清风店成功围剿国民党第三军,大获全胜。
在孙珂看来,在拥有红色记忆的涧沟村还原平西情报站,除了充分的地理原因外,还可以让人们在这块不大的地方,从历史的痕迹中寻找一种共通的信仰与情感,这在今天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