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上空的阳光为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镀上庄严的金辉。当80面战旗组成的方阵如翻滚的血色波涛般在长安街时,每一面旗帜都仿佛在诉说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战车方队承载着历史荣光浩荡而来!一面印有“观杰中队”四个大字的鲜红战旗在猎猎飘扬战旗方队中显得格外醒目。“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队列中,擎旗手目光如炬,配合背景音乐《钢铁洪流进行曲》,80年前在浙东大地谱写的“全民抗战、共御外侮”壮歌与今天的“铁甲洪流”是红色基因血脉相承。这是浙江省上虞籍抗日英雄观杰烈士命名的英雄连队旗帜第二次在天安门广场接受习主席检阅。
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胜利日阅兵中,10个英模部队方队高擎70面英模部队旗帜,走过天安门广场时,其中有一面旗帜赫然在列,上书非常显眼的四个金色大字——“观杰中队”。这也是已浙江籍烈士为命名的英雄旗帜第一次走过天安门广场。
资料显示,观杰(1921年3月-1944年7月31日),原名石永仙,又名石子英,上虞大勤乡任叶村人。1938年,在皖南参加新四军第三期教导队学习。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学习结业后,任见习参谋、教育副官、连长等职,战斗在江苏盐城一带。1942年冬,参加浙东敌后抗日斗争,任参谋部教育副官。1943年夏,浙东区党委任命他为特别大队一中队队长,后改为七中队队长。1944年,在浙东第二次反顽自卫战争总结评比中,获“模范干部”称号,其所率领的中队获第三兵团授予的“模范中队”称号。同年7月31日,在慈溪东埠头与伪军警的战斗中,观杰身中数弹,仍在高呼“战斗要紧”,最因失血过多壮烈牺牲,年仅23岁。
观杰和“观杰中队”的英勇事迹,早在浙东抗战时期,就已经在当地军民中广为传颂。有这样一首赞歌,在群众中广为传唱:“观杰同志真英勇,身先士卒带头冲。完成任务不怕死,留下英名千古颂……”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政治部为了表彰和纪念观杰,于1944年8月13日发布命令,追授观杰“二级人民英雄”光荣称号,授予观杰领导的七中队为“观杰中队”等光荣称号。
此后,“观杰中队”随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北撤山东,部队番号几经变更,“观杰中队”英雄旗帜始终在,其传承部队南征北战,先后参加过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渡江、长津湖、一江山等著名战役。现为第83集团军某旅的“观杰中队”已经成为一面“英雄的旗帜、胜利的旗帜、不朽的旗帜”,其英勇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继续得到传承和发扬。
2020年9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了第三批185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观杰烈士名列其中。
同年9月27日,上虞区章镇镇人民政府隆重举行观杰烈士纪念碑重修落成典礼暨座谈会,深切缅怀观杰烈士不朽功勋,继承和发扬“忠诚向党、勇猛顽强、敢打必胜、全心为民”的观杰精神,激励全区上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发图强、坚毅前行。
现在华夏大地上的烽火硝烟虽远去,但历史记忆永不灭!“观杰中队”战旗第二次经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全国人民检阅,这是上虞人民的光荣,更是骄傲!山河为证,时代作答。先辈们在天之灵会很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