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轨裂处夜未央,山河破碎痛国殇。 松江咽泪家书断,烽火燃躯脊未凉。 十四载霜凝碧血,三千万魄铸玄钢。 警钟长彻兴亡鉴,吾辈擎天续新章。
创作立意解析:
1、历史苦难:首联以“铁轨裂”直指柳条湖事件,“山河破碎”浓缩东北沦陷之痛;颔联“松江咽泪”呼应《松花江上》的悲怆,暗喻民众流离。
2、英雄气节:颈联“十四载霜”“三千万魄”致敬杨靖宇等先烈,以“碧血”“玄钢”喻民族铁骨,凸显抗战之艰与精神不朽。
3、现实担当:尾联“警钟长彻”紧扣当代纪念仪式,“擎天续新章”落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强调吾辈自强、振兴中华的使命。
意象选择:
铁轨/烽火:历史事件符号,具象化国耻记忆;
松江/碧血:地理与生命意象交织,强化情感共鸣;
警钟/新章:从历史警示到当代行动,完成时空跨越。
此诗谨献所有为民族存亡抗争的先烈。94年回响犹在耳畔,我们铭记的不仅是苦难,更是觉醒的力量。愿以今日之奋斗,护山河永固、盛世长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