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李先念陈少敏张家冲会师记(组图)
作者:张志奇、张其文
浏览次数:
2025-08-12 16:53:18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张家冲会师    赵家棚抗日烈士陵园浮雕

    1988年4月23日,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重返革命老区安陆市赵家棚时,深情地对随行人员说:“赵家棚是我南下的第一站。我南下,一天到不了赵家棚呀,其它几个地方我只是暂一暂。赵家棚是我的‘发迹’之地哟!”当年,李先念踏上安、应、孝三县交界处的安陆赵家棚,首先落脚的赵家棚东的张家冲。 

    这里的人民群众,永远铭记八十年前,李先念、陈少敏、汪立波、许金彪等革命前辈,为抗击日寇,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同入侵者进行艰苦卓绝地殊死搏斗地奋斗历程。

    1939年春,为贯彻落实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时任中共豫鄂边区省委军事委员会副主任,军事部长的李先念,率领不足200人的队伍,由河南竹沟向豫南、鄂东北挺进。到达应山时,应山县委向李先念汇报了安、应、孝三县的基本情况和党组织状况。

    当时,入侵日寇穷凶极恶,平汉铁路沿线多处设有日本人的据点。国民党的军队不敢抵抗,土匪地主武装自立山头,称霸一方。日本人在中国无恶不作,这里的人民饱受苦难。地方党组织遭受空前破坏。安陆县城关设有日本人的据点,中共安陆县委转入地下活动。应山地域广阔,山大林深,中共党组织相对而言遭受的破坏要小一点。

当年地下联络站旧址,图为张继生儿媳汪从英老人在自家的后院(吉阳老街127号)     摄影:水易居

    李先念面对错综复杂,极其严竣的形势,当机立断:到敌人后方去,建立抗日民主统一战线,会聚党的零散武装,开展游击战、运动战,经过慎重思考,李先念将目光锁定在安、应、孝三县交界处——赵家棚地区。这里山大林密,位于平汉铁路西侧,南临江汉平原,便于开展游击战,如果能在这里建立抗日根据地,将彻底粉粹碎日寇依仗平汉铁路阻止路东的中共武装力量向路西发展的企图。 李先念的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由应山县党组织派人,秘密通知了赵家棚张氏祠堂党支部书记汪立波同志。张氏祠堂党支部是安北地区第一个独立支部,有了这块根据地,便于同应山县的党组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坚定了李先念的信心。

    应山县的党组织出于安全考虑,通知张氏祠堂党支部将有抗日的队伍要到赵家棚,请做好相关准备,没有告知部队的番号和带队的首长。

    孤悬敌后,只身秘密潜入赵家棚,历经艰辛组建安北地区第一个独立党支部的汪立波听说后,激动不已。自从参加“黄麻起义",后在攻打黄安县城一役任“敢死队队长”,激战中双腿重伤致残后,为躲蔽敌人的搜捕,化名经大悟到应山,住山洞,吃野菜,但始终不忘寻找党组织。1938年10月,汪立波同志由应山党组织委派秘密来到赵家棚,首住张氏祠堂。汪立波在张世哲、张世金等张家人的关照、掩护下,立足生存,刚刚起步发展,但力量十分微弱,处境极其艰难!现在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要来,是多么令人鼓舞的事情。于是,汪立波迅速召集党支部会议,经综合研判,首选张家冲作为部队到来后的第一驻扎点。随后汪立波、张世哲等分别到张家冲,秘密宣传动员,筹备生活物资,部署安全保卫等事宜。

    1939年5月9日,应山县委的几位干部提前来到张家冲,正同汪立波交谈,李先念率领的抗日队伍随后到达张家冲。李先念同大家一一握手时,惊喜地发现了汪立波,他激动地说:“汪立波,你还在呀,我以为你的坟上长了树哩!”

    李先念和汪立波都是黄安(今红安)人,1927年分别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又一起开辟了陂安甫根据地,李先念任县委书记,汪立波任独立一营营长。后汪立波因作战重伤,由组织安排,转入隐蔽活动,李先念随红四方面军主力西进,一别七年未见,音讯全无。而今天,在相距红安几百里路外的异地他乡赵家棚张家冲重逢是何等的激动!

    “李司令,你好哇!”仰望神采奕奕的李先念,汪立波用浓重的红安话问候,并紧紧握住他的双手,两行热泪簌簌而下。紧接着,汪立波向李先念详细汇报了几年来他所掌握的安、应、孝三县交界处的国、共、日、伪、匪、顽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议,得到李先念地充分肯定,称赞他为革命出生入死、坚贞不屈、对党忠诚、一往无前的斗争精神!并向在场的应山县委书记马远清介绍汪立波参加应山县委工作。成立赵家棚区委,汪立波兼任赵家棚区委书记,张世哲接任张氏祠堂党支部书记。随后,李先念鼓励大家,按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放开手脚,大胆工作,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迅速把赵家棚地区建设成我党我军抗日的坚强阵地。

    李先念第一次踏入安陆赵家棚,首住张家冲塆中部张世照家中。由于汪立波、张世哲等提前筹备,张家冲村的群众像迎接自己的亲人回家一样,欢迎抗日队伍入驻张家冲,李先念等受到张世照全家及张家冲各家各户的热情款待,战士们就像回到了自己家里一样温暖和安全!李先念来到张家冲村后的一座山头俯看:地处安应孝三县交界处张家冲,果然是三面环山,层峦叠嶂,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适宜游击战、运动战。从汪立波介绍自己亲身经历的生存、扎根和初步发展看,充分证明这里民风淳朴、群众基础好、抗战热情高、深明大义。老百姓节衣缩食筹措军粮,腾房让铺供战士们休息,站岗放哨保部队平安,军民鱼水情深。很适合部队在这里宿营驻扎、整训发展。李先念极目远眺,更增强了自己所作战略决策部署的必胜信心!

赵家棚抗日烈士纪念碑  摄影:水易居

    5月15日,李先念在张氏祠堂召开了联席会议。

    1938年3月,红军战士许金彪曾遭敌机轰炸,弹片击中左脚致残,并以“平型关战役伤员”的身份,从八路军一二九师精简回到孝感(今孝昌)中和乡饶许塆老家。然而不久,日军前锋兵临武汉,孝感岌岌可危。身残志坚的许金彪迅速和一起回乡的几位战友组织起来,在中和乡热血青年们的拥护下,组建了以许金彪为团长的“抗日防护团”。10月,国民党军队在武汉会战中受挫,溃兵路过中和乡时,许金彪带领队员收集丢弃的枪支弹药。捡到一挺重机枪,二挺轻机枪。武器的增多,吸引了更多的有志男儿前来参军。随着人员、武器的增加,许金彪将部队改称“湖北省抗日游击大队”。然而,由于抗战形势激剧恶化和伪军的不断扩大,游击队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动摇份子。1939年春,被日伪秘密收买了一个副大队长,想趁许金彪病卧在床时策反投奔伪军。但其行为引起了队员们的公愤,纷纷向许金彪报告。关键时刻,许金彪采取了断然措施,除掉了内奸。

    正当游击队面临日伪顽三面夹击之时,1939年5月15日,李先念来到了孝昌中和乡,令许金彪喜出望外。他们早就盼望着上级快快来联络,现在见到了李部长,二话没说就把队伍的指挥权交了出来,李先念直夸许金彪的组织观念强!随即许金彪和他的队员们一起加入到李先念的队伍,来到了安陆赵家棚张家冲。许金彪任团长。时隔五十年,李主席重返赵家棚时还称赞说:“我那时没有多少人,挺进团的人大都是许金彪带来的哟!”

    1939年5月,时任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部长的陈少敏,受命率领信阳挺进队两个中队150余人及竹沟留守处干部50余人,从河南竹沟到达花山,经郝店、天子岗、西肖店一路向豫鄂边,李先念率领的部队驻扎地安陆赵家棚进发。同时,李先念派柴诗芳送信给应山县委军事部长杨焕民,让他把部队带到安陆赵家棚张家冲。当时杨焕民带领的两个中队正在应山西余店一带活动,处在日伪顽的交叉地带回旋地域小,很容易被吃掉,同时经费紧张,急需寻找一条出路。接到李先念的信后,杨焕民百感交集,立即带领两个中队向安陆赵家棚张家冲进发。

    李先念率领部队在安应孝交界处活动一圈后,又回到了张家冲,司令部仍设在张世照家里。杨焕民率领的部队也来到了张家冲汇合。

    1939年6月6日,陈少敏带领的部队一路艰辛,顺利到达了赵家棚,在张家冲同李先念胜利会师!张家冲上下一片沸腾!

张家冲会师   绘画:周毅 

    珠联璧合、蛟龙入海、猛虎添翼,共同的理想、信念、初心和使命凝聚起军民一家的钢铁长城和磅礴力量!天佑张家冲!

    胜利会师后,李先念、陈少敏在张氏祠堂召开各路干部及后勤保障会议。决定将先后到达张家冲的几支部队统一整编为“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李先念任司令员,陈少敏任政治委员。

    汪立波同志任赵家棚区委书记后,也由秘密地下工作转入公开活动。他带领党员,组织动员赵家棚的人民群众和各界人士积极为部队筹粮捐款。由于后勤保障有力,张家冲外围设有明岗暗哨,在李先念、陈少敏的直接指挥下,新成立的豫鄂游击支队在张家冲平安顺利地进行了集中整训。通过学习训练,干部、战士们的政治素养、军事技能、组织纪律性、战斗力大大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新四军豫鄂游击支队的成立,是武汉沦陷后以豫卾边各抗日武装力量会合,组建的第一个新四军主力团队,也是新四军第五师的前身,由此,安陆赵家棚张家冲是新四军第五师的发迹之地!从这里走出去的许多干部、战士后来都成为了新四军第五师的核心和骨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李先念、陈少敏带领的抗日为民的队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戴!之后,李先念率领部队多次来到张家冲,每次来李司令都住在张世照的家里。张家冲各家各户住满了新四军的部队,军民鱼水一家亲。张世照还把自己的两个侄儿张明山,张其喜,介绍给李先念参加新四军。同时张家冲的张世法、张世主、张世宏等也先后参军入伍。正因为张家冲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人民群众的抗战热情、充裕的后勤保障及相对安全的生存环境,李先念和陈少敏带领的部队先后在张家冲顺利的进行了三次整训,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国难当头,安应孝边区的热血男儿奋勇参加新四军。至1939年11月,新四军豫鄂游击支队迅速发展到9000余人。同时,创建安应抗日根据地,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2016年6月,安陆市纪念中原.突围胜利70周年座谈会   摄影:水易居

    谨以此文献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追寻红色记忆 赓续精神血脉(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追寻红色记忆 赓续精神血脉(组图)
·特稿:红色火种播撒乡村校园,青春力量传承革命精神(组图)
·特稿:庚续红色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乌鲁木齐市多家单位走进八一街道古城北社
·特稿:南雄市老促会到乐昌市老促会交流学习(组图)
·特稿:四川华蓥:农文旅深度融合让“红岩”更红(组图)
·特稿:参观于恩波纪念馆有感(组图)
·特稿: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河滨街道聘请红色文化(水南娘子军连)特
·特稿:寻访革命老兵 赓续红色基因(组图)
·特稿: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精神——青年学子踏访高台红色沃土,让信仰之光照亮
·特稿:寻访红色记忆 传承革命精神(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张志奇、张其文:李先念陈少敏张家冲会师记
特稿:李先念陈少敏张家冲会师记(组图)
从延安走来的开国将帅(四)
张玉涛:追寻红色记忆 赓续精神血脉(组图)
特稿:追寻红色记忆 赓续精神血脉(组图)
张玉涛:红色火种播撒乡村校园,青春力量传
特稿:红色火种播撒乡村校园,青春力量传承
庚续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乌鲁木齐市
一凡、民生:庚续红色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特稿:庚续红色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乌鲁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