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红色脊梁:赤诚人生洪英美(组图)
作者:文/洪英美之子 洪龙水、摄影/许松国
浏览次数:
2025-08-11 12:50:16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漳州高新区寨内敬承堂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以坚定的信仰、无畏的勇气和无私的奉献,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撑起一片天,洪英美同志便是其中一位闪耀的红色之星,他的一生,是对党的忠诚践行,是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生动注脚 。

    1924年,洪英美出生在龙溪县南乡凤塘村(漳州高新区)贫困家庭,生活的困苦如影随形。从为地主放牛补贴家用,到稍大后跟着大人挑瓷砖做小买卖,艰难的生活并未磨灭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而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也让他对社会的不公和底层人民的苦难有了深刻的体会,在心底种下了改变命运的种子。

    1932年中央红军进驻漳州,举行隆重的入城典礼。毛泽东身穿一件大褂,头戴凉盔帽,骑着一匹白马,随队入城。红军每到一处就协助地方恢复农会、工会发动群众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时值8岁的孩子英美在关帝大庙(南安堂)听同村的大人讲,红军部队入城时纪律良好,有的红军入城时,还将全团司号员集中起来,在队伍前面鸣号作先导,步伐整齐地开入城区。向群众大力宣传工农红军是穷苦人民的军队,废除国民党反动派苛捐杂税和高利贷、烧毁地契,并建立地方武装,分发谷物给群众,扩大红军政治影响,此刻在孩童的心里励志长大以后也要当一名工农红军。

漳州市六桂堂文史研究会会长洪建福在敬承堂强调不忘初心、讲好红色故事。

    1940年,在国共合作抗日的浪潮中,洪英美毅然投身中国国民革命军,成为一名抗日小战士。彼时,国家正遭受外敌入侵,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洪英美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奔赴抗日战场,与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战场上的枪林弹雨、血与火的洗礼,不仅锻炼了他的意志,更坚定了他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战的决心。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不畏生死,只为将侵略者赶出家园,保护人民群众还百姓一片安宁。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国内战争爆发后,洪英美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刘邓大军中,他跟随部队南征北战,历经无数次残酷战斗。

    1945年8月至1949年10月。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这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艰难地指挥着全国的解放战争,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

    1949年4月,国共双方分别派出周恩来和张治中一行人在北京进行和谈,4月15日通过了《国内和平协定》,要求蒋介石政府必须4月20日予以批准。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当夜,解放军遵照毛泽东和朱德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的要求,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迄江西湖口的千里长江上,分三路强行渡江。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由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等统一指挥的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的百万大军,即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一千余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并于四月二十三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后欢欣鼓舞,于是写下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淮海战役、南征渡江战役、进军大西南等重要战役中,冲锋在前的洪英美凭借出色的表现多次立功。战场上的英勇无畏,正是对革命理想的坚定追求,对人民解放事业的无私奉献。经上级领导批准在炮七团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战士,从此将自己的一生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出全部的力量。

    1956年,复员后的洪英美回到家乡,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光发热。无论是担任红光高级社党支部委员、颜厝乡民兵大队部副部长,还是在粮食局工作,他都兢兢业业,恪尽职守。1962年响应国家上山下乡号召,他回到乡镇担任洪塘大队民兵营副营长,1970 - 1973年出任洪塘大队党委书记。在这些岗位上,他以身作则,坚守党纪国法,以人民为中心。他积极带头开荒扩种,带领社员发展水果种植产业,一心一意为乡亲们谋福利。他深知人民的需求,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洪英美同志用一生的行动,践行着这一伟大的理念,赢得了乡亲们的衷心拥护和爱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
们的奋斗目标。”

为钟骞革命烈士纪念馆捐赠星星之火红色书籍
厦门市红色文化研究会漳州联络处组长洪龙水(洪英美之子)与厦门理工学院组织部刘淑强驻漳州霞寨钟腾村第一书记合影。

平和县委党校原副校长周国林为敬承堂赠送书籍

    从苦难童年中走出,在战火中淬炼忠诚,于和平年代扎根乡土,每一段经历都镌刻着“为党为民”的初心。一生保守党的秘密,无论面对何种艰难险阻,都未曾动摇对党的忠诚。在战争年代为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出生入死,在和平年代为家乡建设和人民幸福默默奉献。他的故事无论是枪林弹雨中的冲锋,还是田间地头的耕耘,始终以党员的标准践行使命,这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正是革命精神最生动的注脚。是一部生动的红色精神教材,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和无私的奉献,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砥砺前行不负韶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南乡游击队大后方
毛主席警卫员、国家质检总局原巡视员尹月林为敬承堂题写

    漳州联络处:许松国
    颜厝敬承堂组长洪龙水、副组长洪顺水、联络员洪合作
    成员:洪下放、洪汉根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红色联播:芦花会议会址五代红色守护传承人简介(组图)
·下一篇:无
·红色联播:芦花会议会址五代红色守护传承人简介(组图)
·红色联播:纪念长征胜利89周年 纪念长征1935年7月中央政治局芦花会议90周年(组
·特稿:践行红色足迹 传递老兵力量(组图)
·红色联播:赓续红色血脉 谱写振兴篇章——店子底村党员赴延安、梁家河开展红色教
·特稿:探访红色印记,传承革命精神——艺术学院“艺寻红根”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
·特稿:躬身三线陵园,赓续红色血脉——六盘水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艺润乡土,画启
·特稿:“寻迹 乡韵红影”——晋鲁豫革命根据地调研(组图)
·特稿:“赓续红色血脉,青春对话烽火”志愿宣讲团在安阳市马氏庄园缅怀革命先烈
·特稿:大国边疆 青春聚力——昌吉学院师生共上一堂“行走的思政课”(组图)
·特稿:革命老区镇——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召开筹办“红色文化”展览座谈会(组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洪龙水:红色脊梁:赤诚人生洪英美(组图)
特稿:红色脊梁:赤诚人生洪英美(组图)
红色脊梁:赤诚人生洪英美(组图)
红色诗词:祭拜烈士父亲(组图)
毛主席亲自制定的抗大教育方针也是指导抗日
这里的歌声依然嘹亮(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回望车桥:黎明时刻的主动抉择
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长征一号”
百团大战纪念馆讲述历史壮举、传递奋进力量
百团大战胜利的有力注脚——日军冈崎支队覆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