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指示精神,由吕梁精神研究中心组织志愿者组建的“吕梁魂·英雄颂”调研组,于6月26日至28日赴山西吕梁革命老区交城山,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吕梁精神”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交城山曾是晋绥边区第八分区的核心地带,被誉为“晋绥边区的南大门”。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里,这里不仅是抗日斗争的重要根据地,更是军民同心、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调研组深入走访交城县党史办、交城政协、晋绥边区八分区革命历史纪念馆,与晋绥八分区民兵英雄段兴玉、韩凤珠、张继联、王林林之子段永强、韩新奎、张学海、王文贵进行了长达10小时的深度访谈,通过口述历史,还原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
当大学生们握住英雄后代粗糙的双手,抚摸写有八分区出席边区第四届群英大会民兵英雄摄影纪念字样的已经泛黄的老照片,时光仿佛在这一刻凝固。指尖触碰到的不仅是斑驳的相纸,更是一段段尘封已久的烽火记忆。他们指向照片中一张张年轻的面庞,讲述着那些父辈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时,那些曾在课本上读到的“地雷战”“麻雀战”,此刻在英雄后代的讲述中变得鲜活而具体。“以前只知道‘地雷战’这个词,但听到段兴玉的儿子段永强讲述父辈如何用土法制造地雷时,我才真正明白什么叫‘人民的智慧’”,团队成员、24级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康建琪感慨道。
“最触动我的,是英雄后代提到父辈时,没有豪言壮语,而是反复说‘他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指导教师孔园园说,“这种朴素的价值观,恰恰是当代青年最需要传承的精神内核。”


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一场精神的接力。不仅是一次对英雄的崇高礼赞,更是新时代青年与革命先辈跨越时空的灵魂对话,团队成员、24级物理学专业薛凯乐表示:“我们记录的不仅是珍贵的口述史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让这些深藏民间的抗战记忆,永远鲜活地传承下去。”
通过面对面访谈,青年学子们深刻感受到抗战岁月的艰苦卓绝和信仰的力量,也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青年的心中深深扎根。未来,调研团将进一步整理口述史料,结合数字化技术,让吕梁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