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红色联播-李二娟:在田间守望书香
作者:渭南报记者 李二娟
浏览次数:
2025-07-01 10:04:52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走,书院看书去!”如今,这句话在大荔县安仁镇鲁坡村已成为村民日常交流的高频话语。从孩童到老人,读书学习正悄然成为乡村新风尚,而这一切,都源于一座名为“忽培元书院”的精神家园。

    晨光微露,“忽培元书院”便在鸟鸣声中苏醒。推开古朴厚重的木门,照壁上“勤劳质朴诚实坚定”八个大字赫然入目。步入西厢房的藏书馆,原木书架上整齐排列的书籍泛着墨香,桌椅干净整洁,处处透着清幽雅致。6月14日早上9点,三三两两的村民便陆续踏入这座精神家园。馆内一角,村民韩明阳一边擦拭眼镜,一边笑着感慨:“以前闲了就扎堆刷手机、聊闲话,现在往书院一坐,心里踏实,越读越觉得能找到新的自己。”

    这座改变村民生活的书院,源于一位游子的文化乡愁。作家忽培元先生是从鲁坡村走出去的文化人,始终对故土怀有深沉的眷恋与责任感。几年前回乡探亲,他欣喜地看到故乡依靠勤劳和科技走上致富之路,村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物质日益富足的背后,乡亲们农闲时无处读书看报的现状却让他忧心。“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没有文化滋养,乡村振兴就像没有根基的高楼。”怀着这样的信念,他决定在祖屋庄基上为乡亲们修建一座书屋。

    规划、设计到动工……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经过三年多建设,2024年11月,“忽培元书院”正式挂牌开放。这座建筑面积不大的一座书院,宛如一盏明灯,矗立在广袤的黄土大地上。它不仅照亮了乡村的知识之路,更成为凝聚乡情、传承文脉的重要纽带,以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在这片土地上激荡起层层文化涟漪。

    书院开放后,迅速成为村民们的“文化磁场”。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书院的窗户,便能看到有乡亲早早前来,翻开一本喜爱的书籍,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傍晚,劳作一天的村民放下农具,也会来到这里,在书页间放松身心,汲取精神养分。

    为建设书院付出很大努力的忽培元助理李娜说,为乡村建立书院,是忽老师文化传播带动乡村振兴的一个长远设想。这在他的长篇小说《同舟》中已有真切的描叙。

    “以前总觉得读书是城里人的事,和我们庄稼汉不沾边。现在好了,书院里有各种农业技术书籍,我跟着书里学了不少种植、养殖的新技术。忙完农活后,过来充充电,日子过得别提有多充实了!”李少鸿深有感触地说。

    浓郁的书香也深深浸润着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后,他们不再沉迷电子产品,而是结伴来到书院。或趴在书桌认真阅读名著,或围坐分享读书心得。“在这里看书特别有意思,知道了好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现在写作文都更有灵感了!”大荔县步昌初级中学学生忽悦轩兴奋地说。

    “书院对村庄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鲁坡村党支部书记温海龙感慨道,“以前村里年轻人都往城里跑,过年回来也待不住。现在不一样了,书院的开放让孩子有了学习的好去处,很多年轻人也愿意假期里带孩子回来居住,村里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人气也越来越旺。”

    据了解,“忽培元书院”现有藏书8000余册,这些由忽培元先生及社会各界精心筛选捐赠的书籍,不仅涵盖了忽培元先生不同时期的文学、书画原创作品,还收录了茅盾、路遥等当代作家的经典著作,以及农业技术、科普知识等实用读物。同时,书院秉持“阅读经典、弘扬正气、陶冶情操、走进崇高”的宗旨,为村民搭建起一座高品位的文化桥梁。

    展望未来,书院院长韩万潮信心满满:“我们计划定期邀请作家、学者来举办讲座,开展‘农耕文化讲堂’,把传统农耕智慧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同时,还要组织孩子们开展书法培训,培养下一代的文化兴趣。希望‘忽培元书院’不仅是乡村的文化地标,更能成为连接城乡、传承文明的精神驿站。”

    夕阳西下,书院的影子渐渐融入暮色。村民们依依不舍地放下书籍,相互招呼着离开。“明天再来!”——这句朴实的话语,已成为他们心照不宣的约定。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红色联播-王春龙:永远跟党走——谨以此文献给伟大光明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周年(组图)
·下一篇:无
·红色头条-刘振起:纪念建党,最忆毛主席——写在中国共产党第104个生日之际(图
·红色联播-王春龙:永远跟党走——谨以此文献给伟大光明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4
·红色联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党建长廊》
·红色联播-大漠风沙:北京中国地质大学的毛主席塑像(组图)
·特稿:七绝·长汀星火(外一首)
·特稿:七绝·长汀星火(外一首)
·红色联播:万晖五金(深圳)有限公司开展“铭记抗战历史,弘扬建党精神”主题党
·特稿:伟人颂:纪念七一建党节 无限怀念毛主席
·特稿:在红色历史中汲取养分 在缅怀先烈中坚定信念:两地联合开展“七一”党日活
·红色头条-赵行杰:周恩来总理在广东省新会县考察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红色联播-李二娟:在田间守望书香
红色头条-刘振起:纪念建党,最忆毛主席——
七一前夕,两代军人共同高唱《强军战歌》(
王曼祺:“薪火相传,初心如磐” 永远跟党走
红色诗词-王越:七律·红船启航(外一首)
红色联播-王春龙:永远跟党走——谨以此文献
红色联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党建
红色联播-大漠风沙:北京中国地质大学的毛主
特稿:七绝·长汀星火(外一首)
童化平:七绝·长汀星火(外一首)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