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对上海时期我党中央军委的认知,还是从2009年6月2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50集革命历史剧《人间正道是沧桑》26集里,叛徒顾顺章出卖给国民党中统的电文中:中统上海站通信室无限电报员林娥,系中共军委瞿恩之妻的这个情节里了解到的。我对这部电视剧里演绎得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进程,和党中央在上海时期的斗争环境,以及剧中演员塑造的,以瞿恩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形象,深深地着迷,为之疯狂,以至于剧中演员再饰演其它作品里的人物形象,我都不能接受了。这十多年来,我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去上海在这些先辈们战斗过的地方走一走(麦脱赫斯路13弄201号夏姓住户、霞飞路27号李姓住户、3马路261号皮草行、静安街17号中共军委处住所),实地感受一下、领略一下先辈们战斗的精神和风采,而今,这令我激动神往的一天终于来临了。

2025年3月17日,我们这支由毛主席卫士长李银桥之子李卓韦同志、原百岁老红军王定国身边的工作人员王勇同志、上海东亚地球物理勘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中同志、上海都畔体育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赵静同志、本文作者刘忠昌同志组成的采风、调研、朝圣的“小分队”来到上海市静安区新闸路六一三弄12号,这里曾经是党中央在上海时期的中央军委所在地。中央军委自1925年10月成立到1933年1月离开上海向苏区转移,近8年时间的历史变迁,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欢迎参观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中共中央军委在后史料陈列展)”随讲解员姑娘清脆的声音,我们看到的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所在的这条弄堂经远里始建于1919年,距今已有百年历史了。纪念馆建筑面积364㎡,布展面积192㎡,其中12号为旧址复原。我们来到序厅,右边儿看到的是农村根据地形势图,正上方的五角星象征着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927年的81南昌起义诞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这之前,中央军委其实已经成立了,中央军委的全称是中共中央来不了军事委员会。早期的军委机关跟随党中央一直在上海活动(其间武汉工作短暂时间)。

1921中共二大宣言上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以无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1922中共二大宣言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提出了党的统一战线思想——民主联合战线思想,以铲除军阀政治,消除内乱,打造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中共三大正式通过了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为了造就革命武装的骨干力量,1924年5月国共两党共同创办黄埔军校。1925中共四大通过的《关于农民运动之议决案》提出宣传并扩大农民自卫军的组织。

伴随着对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学说的认识,中国共产党人对军队重要性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也逐步提高。蔡和森,邓中,夏运,代英,李大钊周恩来等人的论述表明,中国共产党早在建党初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组建革命军队和武装群众开展冰雪运动的重要性。

苏联共产国际也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工作进行了指导和帮助。1922年8月,共产国际远东部主任魏金斯基致信中共中央,这是迄今所见共产国际关于中共军事工作的最早指示。1925年7月21日,共产国际执委会东方部政治书记瓦西里耶夫致信中共中央,首次对中共军事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指示中共要组织工农武装。1925年8月21日,共产国际执委会东方部作出《关于中国共产党军事工作的指示草案》,明确要求中共中央建立“军事部”

同时在军事干部的培养方面,苏联也给予了很多帮助。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学校为中共培养过军事人才。这些人才成为党在大革命时期从事军事运动的骨干,也是党创建人民军队时期军事人才的重要来源之一。此外,苏联政府还为建立黄埔军校资助200万卢布。8000支步枪,200发子弹等物资,派遣加仑等军官作为军事顾问和教官。

1925年“五卅”运动的爆发,促使中国共产党开始重视建立民众武装力量。之前在苏联学习军事的聂荣臻、王一飞、颜昌毅等26人在1925年9月抵达上海。 10月中旬,中共中央在上海成立中央军事运动委员会(12月改为中央军事部)。由张国焘 、王一飞、任弼时、颜昌颐组成,张国焘兼主任(部长)、颜昌颐任技术书记。

在建立工农民众武装方面,刚建立的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央军事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军事运动议决案》是建党以来中共中央作出的第一个关于军事问题的议决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发动下,全国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办了农讲所,成立工人纠察队。这些工农武装的发展,不仅有力地支持了北伐战争,也为后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各地武装起义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这些工农武装成为创建红军的一支重要力量。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正式誓师北伐。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进行革命战争的重要实践。为了配合北伐军进军上海,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上海工人阶级先后组织了三次起义。由周恩来担任总指挥的第三次武装起义于1927年2月22日取得了胜利。这三次起义为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积累了经验,提高了对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意义的认识。

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宣告国共合作关系彻底破裂,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1927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会议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和党内强烈反应,批评了陈独秀对蒋介石反革命妥协退让政策和忽视军队领导权的错误方针。5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决定,以湖北省军委为基础,组建新的中央军事部,部长周恩来。在武汉召开的“八·七”紧急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展出的会议记录上划红线的地方就是毛泽东的著名论断“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的”

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迫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拿起枪杆子,开始独立领导革命的武装斗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的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公开打出共产党的革命旗帜。广州起义,起义军一度占领广州绝大部分地区,成立了苏维埃政府。1927年8月至1928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先后在10多个省,140个县,领导了数百次起义,创立根据地,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土地革命时期。

1928年5月25日,中共六大通过《军事工作决议案(草案)》。明确“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军事工作都应集中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部”,并提出在党的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和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地方。应当迅速的将起义武装改编为正式的红军,在建设什么样的红军、怎样建设红军的重大问题上,红四军的建军经验最具有代表性。红四军是朱德率南昌起义余部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骨干在井冈山会议之后建立的,史称“朱毛红军”是当时红军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建设最好的一支部队。

1929年11月23日,中央军事部制定《目前红军扩大的计划大纲》,明确了目前在军事工作上的两大任务是扩大红军与有计划的组织兵变。1930年4月3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中央通知第103号——关于全国红军指挥问题》。明确规定各地已组成的正式红军一切指挥权完全统一于中央军委。1930年5月中旬,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在上海举行,这是红军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会议。会议提出组建正规军团,实行统一指挥的要求。由此,红军开始实行由以游击战为主向以正规之运动战为主的转变,集中整编为正规兵团,进行初步的正规建设。

条令、条例是规范军队一切活动和军人行为举止的准则。1930年9月30日,中共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这是红军创建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颁布的第一批条令、条例,标志着红军开始以条令、条例治军,为人民军队的制度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929年10月,中共中央第一座秘密电台在上海建立。1930年10月,成立中央交通局,吴德峰任局长。主要任务是打通苏区的交通线,布置严密的全国交通网。1930年底,中央交通局开辟了从上海经闽西根据地到瑞金的交通线:上海-香港-汕头-潮州-大浦-永定-上杭-长汀-瑞金。

随着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全国红军发展到约15万人,革命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引起了国民党军队中有正义感军官的不满,中央军委坚持深入开展兵运工作,发动国民党军起义,其中最著名的则是宁都起义。

中共中央军委机构自1925年10月成立以来,至1933年1月撤离上海,向中央苏区转移,是在斗争中逐步发展完善的。在这段时间内,不仅中央军委机构的名称有变化,甚至有一段时期,军事部撤销,设立军事科,直属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之下的组织局领导。同时,中央军委内部科室的设立也是根据形势和工作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我们特别不能忘记的是中共中央军委的四烈士。1929年8月24日,因中央军事部秘书白鑫叛变出卖,中央军事部部长、中央军委主任杨殷,中央军委委员兼江苏省委军委书记彭湃,中央军委委员兼江苏省省委军委委员、秘书颜昌颐,中央军事部兵士科科长、江苏省委军委委员邢士贞和上海总工会纠察队副总指挥张际春等在原新闸路清源里1015号(现新闸路六幺613弄12号)2楼开会时被捕。

中央得知消息后,指示中央特科不惜一切代价进行营救。因错过最佳机会,于8月30日,四人英勇就义。杨殷、澎湃、颜昌颐四位同志牺牲后,中共中央发起纪念活动,号召广大革命群众起来反抗国民党屠杀政策,踏着先烈们的足迹,继续革命事业,夺取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1929年8月31日,周恩来起草《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屠杀工农领袖的宣言》。9月14日,周恩来还撰写了《纪念着血泊中我们的领袖——彭、杨、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经过》一文。同时,为纪念杨殷和澎湃烈士,部分红军学校相继更名为“彭杨步兵学校”、“彭杨军事政治学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历史不会忘记早期中央军委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更不会忘记刻骨铭心的历史与教训。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