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骨子里的红色DNA ——专访中国最大的毛主席像章主题博物馆馆长李章平(组图)
作者:徐雨峰
浏览次数:
2025-04-08 08:50:04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拉萨,挺立着一座中国最大的毛主席像章主题收藏馆——西藏毛主席像章博物馆,它被称为拉萨的红色建筑地标。其创始人、馆长名为李章平。

    认识李章平是202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不久联系上以后,他就专程来到了江苏无锡,考察我市“延安精神纪念馆”,随后我邀请他到工作室喝茶聊天。在全程陪同过程中,逐步了解李章平,从此结下良缘。

    初见李章平,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戴着眼镜,相貌清瘦,衣着朴素,说话温和的一个普通人,脸上常挂着笑容和自信,让人倍感亲切。他今年54岁,为人大度、守信、善良,一接触就感觉是一个很靠谱的人。

    他出生在革命圣地——陕西延安,从年青时就赴西藏拉萨工作,经商办企业,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非常执着,有红色信仰的忠诚“信徒”,对伟大领袖和红色文化,怀有深深的情感。有意思的是他父母在起名时安排了一个“章”字,从此注定了他一生与“章”有缘,最后真的成了一名收藏毛主席像章的大家。

    信仰+收藏达到了一定境界,就会有无穷的遐想和力量。

    2021年12月26日,西藏毛主席像章博物馆在热闹的鞭炮声中诞生了。在他亲自策划下,以大规划、大手笔和大投入,打造了一个有亮点、有特色和有影响的红色文化博物馆。当时在西藏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轰动。

    在微信图片中,我第一次看到了这个博物馆,很是惊讶。我去过无数红色收藏馆,首次看到有如此规模的毛主席像章收藏主题馆。

    随后,李章平几次诚邀我到拉萨考察博物馆。因我有“高反”顾虑和高血压,最后还是答应了他的邀请。

    2024年11月的一天,我飞抵拉萨后,立刻去了他的博物馆。

    我漫步细细观赏了像章博物馆。宽敞大气的主厅,琳琅满目的展品,一层又一层的展馆,让人目不暇接。馆内一枚枚像章、一张张图片、一座座塑像,仿佛在诉说着那段红色历史。该馆的讲解员也是一道风景,他们全部规范和统一服装,并同时能用汉语和藏语介绍,每位工作人员胸前都佩戴一枚精致的毛主席像章,让人印象深刻。

    随后在座谈会上,我谈了3点“没有想到”:

    没有想到这是一个规模达一万多平方米的博物馆群,4层大楼,不仅有毛主席像章博物馆,而且有延安精神纪念馆、“老西藏精神”展览馆、红色年画展览馆、国史影像西藏分馆等,还有专营红色文化主题的文创系列商品专区,形成了可观、可游、可购的一个红色文化博览园,馆藏品达到了30余万件,而且评上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完成超出了我的预期。

    没有想到西藏一个民营企业家完全用自己的“真金白银”,投资几千万元,用红色信仰,红色精神,不为世俗利益,倾注了巨大的心力、精力和财力,打造了一个叹为观止的景区化红色博物馆群。

    没有想到李章平原有的企业不再经营后,带着他的经营班子和所有30多名员工,全部“跨界转型”,转变为管理和经营红色博物馆,一心一意谋划和发展红色事业。

    更令人感慨的是,企业转型后,李章平没有裁员、没有降薪,员工全部转岗为博物馆工作人员;展馆日常维护经费不够,他掏出自己的钱补贴;工作经费再紧张,他不欠员工工资;建馆3年多来,他还利用出差机会,跑市场、访藏友、购像章,丰富和更新展品,不断提升博物馆的品质——

    2022年,毛主席侄女毛小青专程来到博物馆,对李章平的壮举予以高度评价,并参加了“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暨中国关心下一代红伟爱国主义西藏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同时签约和授牌“中国关心下一代红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专项基金(西藏代表处)”。2023年,西藏大学授予该馆为“思政教育实践基地”。

    博物馆的核心功能是文化传播,李章平在这方面做足了文章。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和提升,如今博物馆已呈现展陈内容丰富,教育功能强,活动面积大的红色文化活动基地,已成为集展馆、会议、旅游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红色博览园,为广大观众和游客提供了一个红色文化体验和知识交流的休闲平台,并成功打响了“红色博物馆旅游”品牌,成为中国民营红色博物馆最成功的标杆之一,不仅在拉萨、西藏,乃至全国都产生了影响,发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成为西藏红色文化的精神家园,资源丰富的红色宝库,红色文化的建筑地标,为当地市民和中外游客展现了一幅中国红色文化的亮丽画卷。

    李章平的微信名为“爱泽天下”,一种雄才大略的气概尽显其人。在这里,我目睹了中国最大的毛主席像章主题博物馆的壮观,感受到了红色信仰的无穷力量,更体验到了一个民营企业家对红色收藏事业的坚定执着和巨大奉献,令人敬佩不已。

    凡是参观该馆的观众和游客,情绪价值都拉的满满的。一位参观者在微信里说了这样一段话:“李馆长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是许多人都做不到的事,传承红色精神,太了不起了。感谢你的付出,我来到博物馆太震撼,太感动了,几次泪水充满泪眶”。李章平回复道:“为西藏做点事是我的心愿、荣幸和福报,是西藏培育了我,让我发展,所以我一定要回馈西藏、回馈社会。”

    博物馆建设没有止境。在拉萨期间,我和李章平就民营博物馆建设进行了深度交流,并提出一些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李章平当即决定聘任我为该博物馆首位“特别策划顾问”,我深感荣幸。

    由于我是第一次到海拔3600米以上的西藏高原,高反较为严重,我不得不提前返程。临行前,副馆长曾建云热情周到地为我准备了红景天药物和氧气瓶,让我在路上再舒缓一点,令人倍感温暖。

    告别时,我再次来到博物馆,再多看一眼展馆。虽然在拉萨仅停留了短短的两个半天,但我带回了李章平和他博物馆的深深印记。

    回锡后,我为他的博物馆精心编制了一份《西藏红色文化博览园策划方案》。在编制过程中,我深深思索,是什么原因、什么动力,让李章平如此痴迷,如此付出、如此乐此不疲?最后终于找到了答案——这就是刻在他骨子里的红色基因,也就是红色DNA,将伴随他的一生,永远不变。

    “李章平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他还在谋划未来更大的愿景,对此,我们充满期待。

    (作者:全国徽章收藏联盟原副主席,江苏省文旅厅旅游专家评委、红色文化项目策划中心创始人)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中红网-鲁海员:红色传承,清明祭英魂:缅怀先烈,共铸精神丰碑(组图)
·下一篇:无
·中红网-鲁海员:红色传承,清明祭英魂:缅怀先烈,共铸精神丰碑(组图)
·中红网-马远东、张光军:云南举办“百年红色报纸展进校园暨云南省大专院校学生红
·中红网-常魁星、张仕文:缅怀革命英烈 传承红军精神——写在2025年清明节祭扫之
·中红网-胡山:战天斗地凿天河 红旗渠人向天歌(组图)
·中红网-唐波、石涛:川陕两地携手开展清明祭扫活动(组图)
·莘莘学子心向党,红色校园育栋梁——商城镇中心小学清明节活动(组图)
·特稿:赓续英烈精神 厚植家国情怀——诏安县退役军人事务系统联合开展“赓续 20
·特稿:清明追思 缅怀先烈——长汀县各地组织开展“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主题
·中红网:清明节“书香润春日”阅读文化主题活动举办(组图)
·特稿:随行摄影108里,感受祭奠英烈之旅的不易(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王立华: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毛泽
徐雨峰:骨子里的红色DNA——专访中国最大的
特稿:骨子里的红色DNA ——专访中国最大的
清明忆先辈,精神启后人——吕玉兰纪念馆清
中红网-鲁海员:红色传承,清明祭英魂:缅怀
中红网-马远东、张光军:云南举办“百年红色
中红网-常魁星、张仕文:缅怀革命英烈 传承
情暖老兵,关爱帮扶——一次性帮扶资金助退
吕玉兰书记之颂
清明节气:文化与养生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