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重纪念 海南解放七十五周年! (1950·5·1—2025·5·1)

誓师出发跨越琼州海峡

这是当年参加渡海登陆作战指战员们高唱的战歌——
千万艘战船, 千万把尖刀! 千万个英雄, 怒火在燃烧; 千万挺机枪, 千万门大炮, 千万条火龙, 直奔海南岛; 千万面红旗, 迎着海风飘……

四十军在进行海上射击训练

四十军在进行武装泅渡训练

四十军指战员自己动手做航渡等救生器材。

四十军土炮艇装配完毕,等待试航。

1950年3月5日,四十军一一八师三五二团一营为主的799人加强营首先发起渡海登陆作战。傍晚,海上吹起了东风,加强营全体人员与前来送行的军、师、团首长们一一握手告别,在雷州半岛灯楼角附近的放坡村之鹅房港迅速登上14只木帆船。17时35分,随着启渡命令,他们开始跨海南征。6日下午,加强营在海南岛白马井超头湾成功登陆。
1950年4月21日,《南方日报》刊登四十军渡海先锋营成功登陆的消息。

琼崖纵队第一总队接应四十军三五二团渡海登陆先锋营后合影。左起:一营教导员张仲先、琼纵侦察科科长郭壮强、一营营长陈永康、琼纵一总队总队长陈求光、三五二团团长罗少福、一营副营长刘绍明。


用木船打兵舰的四十三军一二八师三八二团副排长鲁湘云和他的英雄船。

在美亭决战中,四十三军卫生员为负伤战士包扎。

1950年4月17日凌晨,四十三军一二七师两个团渡海登陆成功,立即向纵深冲击。

被解放军占领的海口国民党“海南特区行政长官公署”等机构。

被解放军占领的榆林国民党军“海南岛要塞司令部”

榆林港准备撤退的国民党军

国民党撤退后的三亚街头

1950年5月1日,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机关报《南方日报》刊登新闻消息《海南我军昨解放榆林港》

5月4日《南方日报》刊登新闻消息《胜利结束解放海南战役》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军、四十三军和琼崖纵队的协同作战下,1950年5月1日,海南岛全境获得解放,全岛一片欢腾。
这正是——
千船竞发战恶浪, 飞渡琼崖斗志昂。 伯陵防线烟灰灭, 五指山高战旗扬。

5月10日上午,海口市举行盛大的解放海南岛大游行,在海南坚持23年苦斗的琼崖纵队担任解放军入城式阅兵主角,海南岛党政军首长们检阅了游行队伍及解放军入城式官兵。

5月10日午后,参加解放海南岛的一百多名各路党政军负责人齐聚海口市五公祠,其中19名主要首长在五公祠东侧的苏公祠大门前留下了这张合影照片。

第一排左起:张池明、冯白驹、邓华、韩先楚、李作鹏; 第二排左起:李伯秋、解方、宁贤文、何浚、杨少民; 第三排左起:符荣鼎、袁升平、黄康、符振中; 第四排左起:肖焕辉、龙书金、陈乃石、吴克之、黄一平。

海南党政军合影照领导人简介(1950年4月至5月10日期间任职)
邓华:十五兵团司令员、广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海南军政委员会主任 冯白驹:琼崖区党委书记、琼崖临时人民政府主席、琼崖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海南军政委员会副主任 韩先楚:十二兵团副司令员兼第四十军军长、海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袁升平:四十军政治委员、海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李作鹏:四十三军军长、海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张池明:四十三军政治委员、海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何浚:中共七大候补代表、琼崖区党委副书记、琼崖临时人民政府副主席、海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黄康:琼崖区党委副书记、琼崖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海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杨少民:琼崖区党委常委、琼崖支前委员会主任、海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吴克之:琼崖区党委委员、琼崖纵队副司令员、海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肖焕辉:琼崖区党委委员、琼崖纵队第五总队政治委员、海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以上是参加海南军政委员会领导,不久陆续有调整。下面是该合影照片上的其他首长——
解方:十二兵团参谋长兼四十军第一副军长 宁贤文:四十军参谋长 李伯秋:四十军政治部主任 龙书金:四十三军副军长 黄一平:四十三军参谋长 符振中:琼崖纵队参谋长 符荣鼎:琼崖区党委委员、琼崖纵队政治部第一副主任 陈乃石:琼崖区党委委员、琼崖区党委秘书长
根据中央军委命令,1950年5月15日,四十军开始撤离海南,与三十八军和三十九军在河南组成全国战略预备队。6月25日,爆发朝鲜战争。7月4日,四十军在广州乘坐火车前往武汉,后路经河南,7月底,全部抵达辽东省(今辽宁省)安东(今丹东)地区,加入东北边防军。
四十三军奉命驻守海南。
1950年5月15日上午,四十军在撤离海南前,团以上干部在海口秀英港合影留念。

四十军团以上干部合影全图

1、夏克 时任四十军一一九师参谋长 2、郑志士 时任四十军一二〇师参谋长 3、何耀海 时任四十军一一九师三五六团团长 4、孟兆群 时任四十军一一八师三五四团政治部主任 5、朱玉荣 时任四十军一一九师科长 6、 7、王世乾 时任四十军一一九师三五六团政委 8、李广文 时任四十军一一八师三五二团副团长 13、邹平光 时任四十军一一八师三五二团政委 14、董桂凡 15、徐国夫 时任四十军一一九师师长 16、 17、 18、展 明 时任四十军一二〇师三六〇团政委 19、肖润棠 时任四十军一一九师三五六团政治处主任 20、袁升平 时任四十军政委 21、 22、翟子春 时任四十军后勤部参谋长 23、邹起 时任一一八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 24、 25、 26、汤景仲 时任四十军一一八师 27、张玉华 时任四十军一一八师政委 28、王宝瑢 时任四十军一二〇师三五八团政委 29、陶铁英 时任四十军一一九师三五六团参谋长 30、 31、刘 永 32、 33、郑需凡 时任四十军司令部侦察科科长 34、 35、许绍龙 36、雷致祥 时任四十军一一九师三五七团政委 37、陈耶 时任四十军一一八师炮团政委 38、祝顺鹏 时任四十军后勤部部长 39、耿近山 40、宁贤文 时任四十军参谋长 41、王统三 42、王 昕 时任四十军一一九师 三五五团政委 43、韩先楚 时任十二兵团副司令兼四十军军长 44、刘振华 时任一一八师政治部主任 45、解方 时任十二兵团参谋长兼四十军第一副军长 46、张纪之 时任四十军一一八师三五四团政委 47、李伯秋 时任四十军政治部主任 48、蓝兴 时任四十军卫生部部长 49、程克亷 时任一一九师政治部主任 50、李冠智 时任四十军一一九师三五七团团长 51、尹灿贞 时任四十军司令部作战科科长 52、于晓云 时任一一八师供给部部长 53、 54、高士衡 时任一一八师卫生部部长
备注:(1)时任四十军第二副军长蔡正国此时不在海南岛上;(2)时任四十军一一八师师长邓岳因故未参加合影。(3)时任四十军一一八师参谋长苟在松因病未参加合影。


5月1日上午,四十军团以上干部在海口秀英港另外一张合照图。

6月2日,四十三军在海口举行“胜利解放海南岛作战战后军事会议”并合影。

第一排:军长李作鹏(左八)、军政委张池明(左七)、军参谋长黄一平(左六)、军副参谋长冯精华(右四)、一二七师师长兼海口警备区司令员王东保(右三)、一二八师师长黄荣海(右二)、一二九师师长阎捷三(右五)、一二九师副师长吴纯仁(左九)、军作战科科长李治平(左一); 第二排:三七九团团长冯镜桥(左六)、三八一团团长胡海晓(左九); 第三排:军副政委袁克服(右五)、军政治部主任刘锦平(右四)、一二九师政委孙正(左一)、军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梁熙(左八)、军侦查处处长范华(左九; 第四排:副军长龙书金(左三)、一二七师政委宋维栻(左二)、一二八师政委(相炜)、一二八师参谋长孙干卿(左七)、三八二团团长张实杰(左八); 第五排:一二八师副师长李丕功(左四)、三八四团团长寇吾先(左二)。


琼崖纵队首长们在商议迎接渡海大军的具体事宜。左起:政治部第一副主任符荣鼎、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黄康、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冯白驹、副司令员吴克之、副司令员马白山。

海口市五公祠被称为“海南第一楼”,建于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祠内祭祀着五位唐宋年间被贬海南的贤臣名相、忠义之士,他们是:李德裕、李纲、赵鼎、胡铨和李光。
苏公祠原本是苏东坡在海南借住时的金粟庵,他离开海南后,这里成为“东坡读书处”。到了元代,在此基础上开设了东坡书院。到明朝1617年,琼州副使戴禧在原来书院的基础上改成了苏公祠。到清朝的1889年,又对苏公祠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我们现在看到的苏公祠,基本就是清朝修建的规模。1915年,民国初年的琼崖道尹朱为潮对苏公祠又进行筹资修整,并撰写了十二字的楹联悬挂于厅堂圆柱上。此联曰:“此地能开眼界;何人可配眉山。”此联在“文革”期间被毁。1980年,海南有关部门邀请当代著名书法家、广东美院麦华三教授重书复原。

苏公祠紧靠五公祠东侧,这两组祠堂构成了海南重要古建筑群。1949年12月1日至1950年4月22日,薛岳就任国民党海南防卫总司令部总司令,他把自己的办公室就设立在这里,并在此地发出一项项指令,与解放军共同演绎出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

1950年4月23日,解放军解放海口,琼崖纵队战地医院最早进驻这里。之后,这里成为海南军政委员会早期重要活动场所。
5 月4日,海南军政委员会在这里召开了有两百多人参加的入城干部座谈会。主任邓华就“城市工作”“新区工作”两项中心工作作了指示。副主任冯白驹作了《当前的中心任务》的讲话。
5月5日,渡海登陆作战大军和琼崖纵队在这里举行了一场会师祝捷大会,邓华作了《庆祝胜利,继续前进》的讲话,冯白驹作了《抓紧机会向主力学习》的讲话。



海南岛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解放中南地区的最后一个大仗,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特制了“解放华中南纪念章”(两百万枚)和“解放海南岛纪念章”(十五万枚)。


海南岛解放后,海南党政军机关也制作了三枚纪念章。

中共海南区党委制作的“人民功臣”奖章。

“特等功臣”奖章(二十多枚)


琼崖纵队司令部和政治部联手制作了“人民功臣”奖章(两百多枚)。


谨以此美篇献给那些为了争取海南岛的解放,勇敢担当,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惧牺牲,敢于冲破一切阻力,奋勇渡海登陆冲锋作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第四十三军、琼崖纵队并其他全体参战将士,以及海南岛、雷州半岛、粤西南路、粤中及广东各地方党政军及广大支前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