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中红网-李见:祖孙三代接力从军 一脉传承家国情怀——记珍宝岛保卫战伤残军人朱心起(组图)
作者:李见
浏览次数:
2024-09-03 09:33:38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三个时代,三代军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岁月,祖孙三代心系国防、接力从军、赓续薪火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这就是参加珍宝岛保卫战的“四级伤残退伍军人”朱心起的家国情怀。

    朱心起,现年78岁,系河南省虞城县大侯乡花寺村人,他的家乡为革命老区。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第一枪在虞城县郑集乡张公店打响,其母亲朱陈氏,时任妇女救国会主任,她思想进步,机智勇敢,全然不顾个人安危,数次组织、带领当地妇女为前线部队送粮食、运弹药,并悉心照顾受伤战士,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做出了特殊贡献。朱心起从小就受到有着深厚拥军情结的母亲的教诲与熏陶,童年时就立下从戎参军、保卫边疆的雄心壮志。

    1965年11月,朱心起励志报国,应征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三十九军115师独立营工兵连战士,这是朱心起踏上社会、走向人生的第一站。军营这个熔炉,从一开始就没有把他这位怀有理想、抱负和使命的新兵当作“废钢”,而是当作一块“毛坯”,在不断锤炼中,让他成长、让他成型。当时工兵连担负着部队野战工程保障任务,具体负责战场埋雷、排雷、爆破、架桥等任务。朱心起在执行各项任务中不怕吃苦、踏实能干,他超前的思维和干练的处事风格在全连出了名,他的成长进步也刷新了工兵连里的历史纪录:其入伍9个月就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两个月后被提升为副班长,第二年晋升为班长。当年辽河泛滥成灾,朱心起多次带领战士奔赴灾情严重区域,抢险救援、助力群众,为当地的抗洪救灾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部队首长和战士们的高度赞誉。朱心起因表现突出,工作成绩斐然,于1968年10月被晋升为排长。

    1969年3月,珍宝岛保卫战打响,朱心起带领战士们一起奔赴战场前线。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挖战壕、埋地雷,后来在修筑工事时,不幸腰部严重受伤,被迫从战场上撤回后方,住进了医院。朱心起在部队医院治疗痊愈后,于1971年3月复员。

    朱心起复员返乡后,先后担任乡办企业厂长,实业公司经理、村干部等职。尤其是在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期间,他带领班子成员一起整环境、搞扶贫、抓改革、在认真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村办企业、运输业、商贸、饮食服务业等,经济效益连年翻番,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朱心起多次受到乡政府的表彰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朱心起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和地理位置,集资开发建成了淮扬社区,使一批有志之士来此安居乐业。之后又和村办小学时任校长杜存金一起,四处奔波,多方筹资,在省、市、县老促会、虞城县委、政府及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社区内承建了一处标准化学校---淮杨社区小学(下属幼儿园),朱心起被该学校聘任为“名誉校长”。据统计:该学校占地面积30余亩,校内布局合理、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拥有四座标准化教学楼、办公楼、生活餐厅、学生宿舍楼。在校学生(含幼儿园)600多人,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屡创新高。几年来,该校先后获得市、县“美丽校园”、“文明校园”、“校本研修示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学校”等,各种荣誉嘉奖二十余项。

    耄耋之年的朱心起,宝刀不老,退而不休,晚年痴心致力于弘扬红色文化研究,多年来,已整理印刷《淮海战役第一枪》、《英雄冀鲁豫》红色文化书刊、革命史料等一百二十余册。由朱心起创作撰写的六十集大型连续剧《淮海战役定乾坤》文学剧本已定稿。朱心起在做好红色文化传承事宜的同时,还注重收集革命先辈留下的遗物用品等。目前,已收集战争年代的马刀、长矛、炮弹、手榴弹、急救包、报话机、手提灯、手枪套等历史文物二百多件,并且妥善保存、陈列有序。供来访者参观见学,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

    目前,已年逾古稀的朱心起,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每天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不失当年军人风采。他将在有生之年,继续发扬革命薪火永不熄灭的大无畏精神,把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牢固树立红色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朱心起下一步准备筹办一所“淮杨少年军校”,在注重红色文化灌输,加强情感培育上下功夫。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朱心起先后获得商丘市“尊师重教模范”、“虞城县道德模范”、“红色文化传承愚公”、百名“乡贤孝子”、“十大虞城好人”、“优秀法律宣讲员”等,各种荣誉嘉奖三十多项。

    朱心起的大儿子朱训天,1992年12月参军入伍,在新疆伊犁武警部队服役,中共党员,历任班长,并多次荣获部队嘉奖,1998年11月退役。

    孙子朱小康,于2014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在上海武警部队服役,现任班长。多年来,荣立三等功一次、荣获“优秀班长”、“四有优秀警士”等各项荣誉嘉奖20余次。

    多年来,朱心起这个跨越三代从军的大家庭,从激情燃烧的动荡岁月,到当今和平盛世的法治社会,承载了一段与人民军队的不解之缘及薪火相传的家国情怀,这是一种光荣的使命、励志的责任与担当。祖孙三人历经保家卫国的洗礼,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及优良的家规家风,早已深深融入朱心起一家人的灵魂血脉,而且正在这个家庭中代代传承下去。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抗战岁月 青春无悔(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抗战岁月 青春无悔(组图)
·中红网-陈步峰:红绿古博美内阳 文化名村出太行——服务文化采风团走进历史文化
·中红网: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红色文化专业委员会2024年深情慰问抗美援朝志愿军老
·中红网:宋任穷在南宫(组图)
·特稿:唐铎将军在哈军工从严治学(组图)
·红色头条:丁薛祥 最年轻的中央政治局常委(组图)
·中红网-朱成山:南昌城有支高大的“枪”——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游记(原创)
·中红网-朱成山:未进校门先进馆门——馆校共建为新生播下一颗红色的种子(组图)
·红色头条:《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
·特稿:开学第一天,抗战馆向“吉鸿昌班”授旗(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中红网-李见:祖孙三代接力从军 一脉传承家
越南领导人瞻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中红网-白俊龙:红色少年相聚在校园,银发时
郑英:抗战岁月 青春无悔(组图)
特稿:抗战岁月 青春无悔(组图)
中红网-陈步峰:红绿古博美内阳 文化名村出
一老一小工程在行动之武汉践行(组图)
弼时中学百年校庆活动在弼时镇隆重举行(组
李殿仁: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
中红网: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红色文化专业委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