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中红网-朱成山:红丝巾平民英雄嘎丽娅——绥芬河和平天使嘎丽娅纪念馆游记(组图)
作者:朱成山
浏览次数:
2024-08-14 14:15:14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摘要)绥芬河是一个中俄边陲小城。这里杂居着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多国人士。嘎丽娅出生在绥芬河一个中俄混血家庭,从小沐浴着中俄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她正义感强,美丽、善良、聪明、能干,熟练掌握了中、俄、日三国语言,善于与他人打交道。1945年8月,她受苏联红军的委托,为了解放绥芬河,孤身一人进入日军阵地进行和平谈判,最终惨遭杀害,留下了一条红丝巾在树枝上随风飘曳。嘎丽娅牺牲后,人们忘不了这位平民英雄,中俄两国采用各种方式纪念她,称她为和平天使。她为了和平正义而奋不顾身的精神将与世长存。

    主题词: 嘎丽娅  红丝巾   平民英雄  和平天使 

    绥芬河(满语:意为“锥子”)[ 引自百度百科。]是我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个中俄接壤的边陲小城。

    这是一座被称为火车拉出来的城市。据史料记载,1899年远东铁路绥芬河站建成,这里成为俄罗斯进入中国的第一站(从俄罗斯境内起点算起第五站))。[ 引自绥芬河市“中东铁路记忆馆”展览]1903年1月17日,清政府正式设立绥芬河铁路交涉局,绥芬河地名因应而生。随后,一批中国人和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等相继涌入绥芬河工作和生活。

图为绥芬河市“中东铁路记忆馆”外景

    故事的主人公嘎丽娅就出生在这座小城里,她是一个具有中俄血统的中国人,也是一位被称为“和平天使”的平民英雄。她的名字在绥芬河市家喻户晓,老幼皆知。

图为1945年2月4日嘎丽娅17岁成人证件照

图为嘎丽娅与其大哥张国烈合影

    一、出生于绥芬河一个中俄混血平民家庭

    嘎丽娅的父亲名叫张焕新,出生于山东省掖县平里镇吕村。其母亲菲奥克拉·列奥奇耶娃,昵称“菲妮娅”,出生于前苏联(现乌克兰)吉耶夫斯克维省瓦杰里果夫县奥焦拉诺耶村(意为“湖泊村”)。1913年,18岁的张焕新从老家山东省来到了黑龙江省小绥芬河畔三岔口,在一个店铺做杂工。河对岸的双城子(今为俄罗斯乌苏里斯克)附近有个新河村(今为俄罗斯格拉纳达夫卡),有位山东老乡名叫邢谢元,诚邀张焕新去他的店铺做买卖,结识了一位开店铺的俄罗斯老人名叫杜别耶夫。后来,杜别耶夫要求张焕新到他的店铺里工作,并收养其为义子,教会他俄语,取名为杜别耶夫·瓦西里·毛伊谢维奇。昵称“瓦夏”。1921年,21岁的张焕新与同在店铺里做饭的菲妮娅相恋爱,其义父杜别耶夫也催促他们早日结婚。他们在教堂里接受了洗礼,两人结为夫妇。[ 引自绥芬河市和平天使嘎丽娅纪念馆展览]

图为嘎丽娅父亲张焕新和母亲菲妮娅

    1922年12月1日,菲妮娅跟随丈夫张焕新来到了绥芬河安家,她随夫姓,改名为张·菲奥克拉·列奥奇耶娃。他们夫妇俩在绥芬河艰苦创业,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张焕新靠卖菜、罐头、酒、肠等日用品赚钱养家,后来又在绥芬河铁路段找到了一份工作。而勤劳的菲妮娅在家做家务,饲养了2头奶牛,并为张焕新生养了三男一女。大儿子名叫张国烈,1923年10月出生,俄文名叫杜别耶夫·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昵称“郭烈”;二儿子名叫张义国,1925年6月18日出生,俄文名叫杜别耶夫·伊格里·瓦西里耶维奇,昵称“伊戈尔”;女儿名叫张嘎丽娅,1928年2月4日出生于绥芬河,俄文名叫嘎丽娅·瓦西里耶夫·杜别耶娃,昵称“嘎拉”;小儿子名叫张树烈,1930年4月16日出生,俄文名叫杜别耶夫·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昵称“舒拉”。

图为绥芬河市“和平天使嘎丽娅纪念馆”展厅内的装置,用“福娃”(中国)套娃(俄罗斯)工艺形象,来象征着中俄组合的家庭。

    嘎丽娅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是幸福的。她生长于一个无忧无虑、温馨和睦的家庭,身上流淌着中俄两国人的血液,从小受到中俄两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这位中俄混血姑娘,不仅美丽、善良、贤慧,而且十分地聪明能干。她有着一对明亮的大眼睛,梳着一双大辫子,修长的身材。1936年,8岁的嘎丽娅进入绥芬河苏联侨民学校,在那里学习了6年文化知识。由于家庭原因,她的汉语、俄语流利,还学会了日语。她会说三国语言,成为当时在绥芬河地区不可多得的人才。

    二、为了和平孤身闯入虎穴狼窝的平民英雄

    1933年1月5日,日军侵占绥芬河地区。同年10月至1934年4月间,日军参谋本部作战科铃木率道大佐及其幕僚,多次前往中国东北境内的东宁、绥芬河、虎头等地侦察、测量并具体设计方案,起草并陆续下达修筑要塞工事的命令。日本关东军为了防御和伺机发动对苏联的进攻,在中国境内南起吉林珲春、北至内蒙古的海拉尔近5000公里的国境线上,共修筑17处军事筑垒阵地——要塞。其中,绥芬河区域内32公里的国境线上共修筑了3处要塞,分别称为绥芬河、鹿鸣台和月观台。为此,日军不断向中苏(中俄)边境派遣军事力量,在绥芬河地区相应设立第2(绥芬河)、第10和第11三支国境守备队驻守。1938年,日军驻守绥芬河的第2 国境守备队、绥芬河旅团辖步兵、炮兵5个联(团)队、2个大队,共计1.2万人。绥芬河独立守备队驻绥芬河街内,本部设立在原华俄中学校内,辖581.1高地,有步兵、炮兵约500人。一个步兵联队第229部队,本部驻天长山西麓,有5个步兵中队,1个 炮兵本部、2个炮兵中队以及1个工兵中队,大约6000人,辖719.1高地,有4门口径30厘米大炮,担负着绥芬河国境地区的防御和进攻任务。1941年6月,日本关东军进行特别大演习期间,日军驻绥芬河兵力最多时达4.5万人。[ 引自绥芬河市和平天使嘎丽娅纪念馆展览]

侵华日军修筑的17处要塞分布图

    嘎丽娅家在绥芬河最东边原契诃夫大街(现迎新街)最东头北侧,再往东便是日军边境监视哨,路南是日军驻守靖国山(南炮台山)兵营。有一次,嘎丽娅家中的奶牛跑进了日军军事禁区内被扣留,没有人敢去要,胆大并且会说日语的嘎丽娅,独自一人前往日军兵营内,硬是把自家的奶牛要了回来。1935年,日本从苏联手中收购北满铁路,并与苏联断绝了铁路交通,其父张焕新因此丢掉了在铁路上的工作。不久后,他家在绥芬河开了一家名叫“露西亚”的饭店,先后共经营了8年时间。期间,嘎丽娅经常到该饭店里帮忙买菜和打杂,进一步锻炼了她与他人打交道的能力,也练就和熟练掌握了中、俄、日三国语言。1943年3月12日,张焕新被绥芬河铁路警护队逮捕关押,嘎丽娅每天去警护队为父亲送饭,还和两个哥哥一起,到日本宪兵队为其父亲说理求情。张焕新在被关押一个月后,终于被释放出来。上述这些经历,都为嘎丽娅增添了敢于与日军官兵对话的胆量。

图为侵占绥芬河的日军哨兵

    1945年8月,苏联红军攻入绥芬河地区,与驻守绥芬河的日军部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为了减少部队的伤亡,苏联红军准备劝降日军。由于苏军不会日语,他们寻找一位会说日语的人担任翻译,前往日军的驻地举行谈判,嘎丽娅自告奋勇地承担了这一光荣的任务。由于种种原因,第一次的谈判未能取得成功。

    8月12日这一天,苏联红军再次研究了劝降方案,拟定了谈判书面提纲。委派副营长菲多尔琴科·斯捷潘·扎哈洛维奇大尉作为领队,挑选了15名战士,配备精良的武器,与嘎丽娅一起,组成了一支特别的小分队,准备与龟缩在天长山工事里负隅顽抗的日军谈判。临行前,母亲菲妮娅流着不舍地眼泪看着她,把一条祈祷好运的红色丝巾系在她的头上。嘎丽娅亲吻了母亲的额头说:“妈妈,不用担心,我很快就会回来的。”然后,跟着苏军小分队,果敢地踏上了前往谈判的山路。

    当时年龄只有17岁的嘎丽娅姑娘,扛着一面小白旗,怀揣着一份劝降书,英勇地走在前面带路,苏军特别小分队战士紧随其后。他们于中午时分到达距离日军阵地前沿只有四五十米的地方。嘎丽娅边走边用日语喊话,内容大意为:“我们是苏联红军派来和平谈判的代表,不要开枪,请出来和我们谈话。”大约过了1个小时后,从日军阵地内走出来一个日本兵,双方通过对话得知,日军只允许嘎丽娅一个人进入日军阵地里谈判,其他苏军人员原地等候谈判结果。菲多尔琴科大尉对嘎丽娅说:“我们不懂日语,只有您能把劝降提纲翻译过去,我们在这里等您回来。”说完,头戴红丝巾的少女嘎丽娅,宛如头擎着一面鲜艳的红旗,勇敢地独自一人走进了狼窝虎穴,承担着和平谈判的重要任务,与敌人进行斗智斗勇去了。[ 根据嘎丽娅弟弟张树烈于2004年6月5日至7日,接受绥芬河电视台采访录制的专题片《和平天使嘎丽娅》整理。]

    苏军小分队隐蔽于山坡树林里,他们在焦急的等待中,隐隐约约听到日军阵地内传来激烈地争吵声,随后听到一声枪响,估计是疯狂地日军枪杀了前来和平谈判的嘎丽娅。与此同时,从阵地内冲出了一伙日军,向苏军小分队开枪射击,进行垂死的挣扎。菲多尔琴科大尉立即组织反击,有几名苏军战士伤亡。从次日起,苏军更是调动了重炮,连续轰炸三天三夜,将日军阵地轰倒炸塌,并一举攻破了日军天长山阵地。但美丽的姑娘、一介平民、和平使者嘎丽娅,将自己青春少女如彩如花般地生命,永远定格在17岁,永远献给了家乡绥芬河人民,献给了抗日战争即将获得胜利的曙光,献给了人类和平友好事业。她不是军人,却履行着与苏军合作共同对敌斗争的职责;她不是战士,却有着冲锋在前钢铁般战士的大无畏形象;她不是英雄,却有着孤胆英雄般的舍身取义壮举。[ 根据2004年10月8日,新华社黑龙江分社编发的电讯特稿《和平天使倒在“二战”最后的硝烟里》一文整理。]

图为苏联红军攻占日军炮兵阵地

    三、和平天使嘎丽娅与世长存

    嘎丽娅牺牲后,苏军和她的家人一直在寻找遗体未果,只是在日军阵地附近的小树稍上挂着那条随风飘荡的红丝巾,似乎在说,我就在这里。嘎丽娅走进了历史,走进了传奇,走进了永恒。后来,她的家乡绥芬河人民把红丝巾作为英雄的化身,称她为和平使者,用“5个一”来纪念这位二战时期中俄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典范:

图为系在绥芬河日军要塞旧址树梢上的红丝巾

    在绥芬河市内命名一条“嘎丽娅路”。1998年6月,为了纪念这位和平天使,绥芬河市人民政府决定将该市的新兴街通往人工湖的新筑一条路,命名为“嘎丽娅路”。

    修建了一座“友谊和平天使纪念碑(铜像)”。2009年10月8日,在绥芬河市博物馆附近的街心公园内,“友谊和平天使”纪念碑及其铜像落成,嘎丽娅从战争的火焰中幻化生成和平的翅膀和圣洁美丽的形象,用以感动一代又一代善良的人们。[ 绥芬河市“友谊和平天使纪念碑”由孙伯言策划与工程总负责,中俄雕塑家、建筑师、艺术家共同设计创作的。雕塑家为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院长、人民艺术家A.C.查尔金主持设计,主体由该学院雕塑系主任、功勋艺术家斯维什尼科夫·瓦德和中国在读博士生李富军设计;圣彼得堡城市建设艺术委员会主席、功勋艺术家、著名建筑师罗曼诺夫斯基·菲·戈切尔诺夫·安·普担任建筑师设计基座和平台。艺术总监为俄罗斯的恰尔金·阿·希,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题写碑名,捐建方为黑龙江万事利经贸集团公司。2007年5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专门为纪念碑建造回信绥芬河市民,并为纪念碑题词。俄罗斯总统新闻局为此举行新闻发布会。俄罗斯特命全权大使拉佐夫受普京总统指派,专程到绥芬河送信。该纪念碑获得“2009年全国优秀城市雕塑建设项目”的“年度大奖”。]在该碑建造过程中,2007年5月14日,俄罗斯联邦总统弗·普京给绥芬河市民的一封回信中写道:“人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巨大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因此我们都有义务让子孙后代铭记这场最严峻的考验并缅怀那些英勇献身的烈士们。为此而建立‘友谊和平天使’纪念碑,表彰这位翻译姑娘为拯救和平居民而献身的功绩,将受到我们后代的敬仰。”目前,这座纪念碑(铜像)已经成为绥芬河市的标志性纪念物。

图为绥芬河市“友谊和平天使”纪念碑

图为2007年5月14日,俄罗斯联邦总统弗·普京给绥芬河市民的一封回信

    修建一座“和平天使嘎丽娅纪念馆”。2013年3月,中共绥芬河市委决定在绥芬河市博物馆的二楼建立“和平天使嘎丽娅纪念馆”,于同年的7月14日揭幕公开对外展出。2018年8月,中共绥芬河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原绥芬河博物馆辟为独立的嘎丽娅主题纪念馆,将嘎丽娅作为绥芬河市的一张靓丽城市名片来打造,弘扬这位具有正义感的平民传奇英雄事迹。

图为绥芬河市“和平天使嘎丽娅纪念馆”外景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川陕苏区老鹰寨上的红色愚公(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川陕苏区老鹰寨上的红色愚公(组图)
·特稿: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郭坑龙潭瀑布“三龙井”风景区:生态游“人气旺”(组
·特稿:实力拥军,全力保障军属诏安行(组图)
·特稿:“红色宣传员”胡耿的故事二则
·特稿:诏安县:“八个一”系列活动促进军地情谊“升温”(组图)
·特稿:诏安县:“八个一”系列活动促进军地情谊“升温”(组图)
·特稿: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老山精神专业委员会举办“八一”建军节慰问云南嵩明县
·特稿:老区延寿县善用“积分制”评模范夫妻,推进移风易俗,树立节俭婚嫁新风(
·特稿:赓续建军精神 坚守初心使命(组图)
·特稿:攀枝花学院学子三下乡之蓬溪行:追忆峥嵘岁月,对话红色精神(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中红网-朱成山:红丝巾平民英雄嘎丽娅——绥
敌后武工队给两万农民分麦子,白晋线10万鬼
张敬伟:川陕苏区老鹰寨上的红色愚公(组图
特稿:川陕苏区老鹰寨上的红色愚公(组图)
特稿: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郭坑龙潭瀑布“三
特稿:实力拥军,全力保障军属诏安行(组图
熊立功、崔启荣:“红色宣传员”胡耿的故事
特稿:“红色宣传员”胡耿的故事二则
南雄市老促会系统党员干部参观学习廉政教育
从红色精神血脉中汲取奋进力量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