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之路
甲辰年的5月4日,春雨蒙蒙。笔者一行人被迎接进入原红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胡耿的家中。走到客厅的尽头,一扇红漆木门上方挂着的“古火书斋”四个金色大字在晨光的映照下显得分外耀眼,字体古朴而遒劲,书房内是一个承载着不同寻常的知识宝库。
推开门,一股淡淡的墨香和书籍的淡香迎面扑来。书房的布置简朴却不失庄重,与那耀眼的金字标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三面墙壁都被书架占据,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天花板,书架上摆满各种读物,从政治理论到文学经典,从革命领袖著作到历史名人传记,从中国共产党党史到红安革命史,从哲学社会科学到法律法规等无所不包,有些书籍的边角已被磨损,封面泛黄,显示出它们被频繁翻阅和认真学习的痕迹。特别是他在学习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恩格斯的《反杜林论》的原著时,在每张书页的空白处写满了读书心得,尤其是他还认真读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4卷,并在每篇文章的书页上写下了自己的体会。为此,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记者在联合采访他时,深深地被他的学习精神所感动,称赞他“是一位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的老共产党员。”
在书房中央的小床上,胡耿先生巧妙地利用他新购的书籍筑起了一个“U”字形的书墙。这些书籍被整齐地排列着,仿佛像一支待命的军队,随时准备被主人召唤进入输送知识的战场。在每本书的脊背上都贴着小标签,标注着阅读日期和简单的读书笔记提要。这是胡老的习惯,也是他对每一本书的尊重和珍视。
今年90多岁的胡老先生,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中气十足,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学者的睿智和长者的慈祥。他曾在空军战斗部队服役,他所在的飞行大队,在国土防空中因击落入侵的蒋军飞机14架,自己无一伤亡,被国防部命名为“航空兵英雄中队”,胡耿就是该中队的首任政委,并在多个重要岗位发挥了自己的作用。转业后,又主动申请到“中国第一将军县”红安工作。离休后的他并没有停止学习知识和传播红安革命历史及红安精神的脚步,而是将更多的热情和时间投入到看书学习和红色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之中。
当我们走进“古火书斋”,就像走进了一个时间隧道,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胡老先生拿起一本已经泛黄的书籍,轻轻地翻开,那熟悉的纸张声响中仿佛藏着往昔岁月的低语。他向我们介绍了他的读书情怀,他说:“我没有别的爱好,我爱好的就是读书。你们看,除了我这个专门书房之外,我家的几间卧室也都摆满了书,共2万余册。原来发给我的工资,绝大部分就是用来买书。我是一个存书不存钱的人,我的钱不多但是书多。”
他的话语里不仅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求,更有着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感悟。胡老的一生,仿佛就是一本书,厚重、扎实,有信仰、有追求,每一页都充满了沉甸甸的故事和深刻的思考。
在现场,笔者和同行们不仅仅是听到了一个个关于书籍的故事,更是感受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对革命文化的无限忠诚和对知识的深沉热爱。胡耿不断强调,书籍是他理解和认识世界、观察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参考。他用书本知识构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也用这些知识武装了自己的思想,即便是八、九十岁的高龄,依然保持着对学习的热情和对知识的好奇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话渐渐深入,胡老提到了他对年轻一代的期望与耽心,他认为,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既加速了人们获取知识的快捷性和广泛性,又可能削弱人们对知识的深度挖掘和持久追求。他说:“现在有些年轻人,手机不离手,要了解各种信息手指点击一下即知晓了。但这种速食文化往往只能提供表面认识,难以达到深层次的理解、追求和思考。”
他鼓励年轻人要多读书、读好书、多思考,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和就业的需要,更是为了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思维。胡老认为,真正的学问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开创性思维的锻炼和优良品德的磨砺。
书房里摆放的每一本书都是胡老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也是他与时代对话的记录。从这些书籍中,他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如何对待困难和挫折,如何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如何理解人生的价值。这些书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智慧的灯塔,为他在风雨兼程的人生旅途中提供了慰藉和指明了方向。
天色已晚,我们告别了胡老和他的“古火书斋”。胡老送我们到家门口,向我们挥手道别。那一刻他的身影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庄严与坚定。离开书斋的我们,心中充满了敬意和感动,仿佛经历了一次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精神之旅。此行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老者的智慧,更激励我们去追寻属于自己的知识之路,去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
红色宣传员
胡耿,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人,以其对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深入研究和传播而闻名。他身上有种特殊的气质,那是一种沉淀了多年的不懈坚持和热忱的积累,让他在红色宣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红安县一处静谧的档案馆里,胡耿翻阅着厚重的档案,每一张发黄的纸张都承载着革命前辈的光辉事迹。他深知自己任务,那就是要将这些珍贵的革命历史呈现给世人,让红安的革命精神得以传承。他经常动情地说:在革命战争年代,红安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要三不要”(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和“一图两不图”(图奉献,不图名、不图利)的“红安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深深地感动了他本人,而且当他每次演讲用革命先烈和开国将军的革命故事诠释“红安精神”时,也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听众的心,使“红安精神”传遍了全国。为此,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以“红色宣传员”为题,用长达12分钟的时间,报道了胡耿的先进事迹。他的演讲所传播的革命历史和“红安精神”,不仅仅是文字的叙述,更是情感和思想的传递。
在红安的大街小巷和乡镇,胡耿经常拿着一部上海牌照相机,记录下那些鲜为人知的革命遗址遗迹和感人肺腑的烈士故事。他访问过上百位老一辈革命者,聆听他们口述的在革命战争岁月进行英勇斗争的光辉事迹。这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成为他演讲和撰写文章可以信手拈来的革命故事的宝库。在他动人的演讲下,那些革命场景仿佛重新赋予了生命,使得听众如亲历其境。
胡耿的努力没有白费,他撰写的《对黄麻起义几个重要历史史实的考证》的论文,荣获“共和国重大前沿理论成果创新”特等奖,在国内外的历史刊物上广为流传。而他的每一次演讲都是对红安精神的一次完美诠释。据确切统计,40多年来,他受全国23个省市的邀请,演讲共达3000多场,直接听众2000余万人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为了践行“一要三不要”和“一图两不图”的“红安精神”,每次演讲不收一分钱的辛劳费。受到各邀请单位的敬重。
广大听众不仅对胡耿的演讲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而且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北京大学师生在听了胡耿的革命传统报告后,在赠给他的条幅上深情地写道:“用红安精神育人,让革命基业永固”,武汉科技大学在赠给他的锦旗上写道“四十年讲红史,循循善诱;九十载育新人,孜孜不倦。”铁道部武汉木材厂全体职工在赠给他的锦旗上写道:“聆听感人肺腑,激我斗志;再现红安精神,敬你高风。”等等点赞之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