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谷城恢复和发展教育文化方面,县委十分关注。对于旧知识分子,党对他们采取“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使之成为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在经济还未恢复的情况下,县政府给予他们比较优厚的生活待遇。当时县长每月吃供给制,发给8斤麦子的烟卷钱,而给小学教师每月发80-110斤大米,中学教师每月发80-140斤大米作为津贴。1949年9月,教师津贴中学达到160斤大米,小学达到140斤大米。对于办公经费,县政府在学校自筹不足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的补助,保证中学每校每月60斤大米,高小25斤,初小20斤。1948年7月中旬,汉南办事处副主任武光清亲自召集原谷城第一中心学校和简师附小10余名教师开会,向他们宣传国内外大好形势,宣传共产党政策,鼓励他们参加民主教育事业,尽快把学校办起来。县委书记刘汉勋经常处理教育有关事宜。同年10月,区党委和行署进入谷城,召开“谷城县教育座谈会”,与会者达60余人。区党委领导指出:“你们的工作方针是剿匪安民。安民就是民安,就是家有机纾声,校有读书声,市有叫买声,市场维持正常交易。”行署领导还着重讲了党的文化教育工作方针和知识分子政策。11月6日至7日,又以行署副主任李实名义召开第二次教育座谈会。这次到会达100余人,其中襄阳省立二师毕业的就达30多人。据参加会议的人反映,二师毕业的学生只要在家的全部到会。他们说:国民党统治我们是有才无处用,现在共产党来了,我们要将自己的财富贡献给共产党。李实作了近5个小时的长篇讲话,阐述了形势和政策,指出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知识分子才有远大前途。这次座谈会对安定知识分子之心、激发知识分子之革命热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49年春,学校恢复后,有的地方出现在群运工作繁忙的时候经常抽调教师和高级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现象,对教学有一定影响。为此,县委根据区党委的指示精神,做出三点决定:一、学校领导问题。校长教员为学校之主要领导者,其他一切办事人员,均应为学生学习、教员上课服务。因之,学校组织机构应随之尽量精简。二、各级学校在学生修业期间应尽量减少生产、演剧、开会等活动,必须参加者,须经过教职员会议同意,以达到教职员集中精力授课,学生集中精力学习之目的。三、各级学校对学生不能采取“三查三整”的方法去解决其思想政治问题,如需审查学生思想政治问题时,必须是谨慎、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从整个教育过程中,从提高学生觉悟中逐步解决。对非党教职员,学生训练方式仅限于讨论会、座谈会、中型训练班的范围内,不得乱用其他方式。
由于这些措施落实得比较好,再加上环境日趋稳定,谷城的教学秩序很快稳定。8月,县民主政府组织派遣40多名中小学教师参加襄阳专署文教科举办的中小学教师暑假讲习会,使这批教师的觉悟有很大程度提高,为谷城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了骨干力量。9月,谷城县初级中学成立,县委为加强这所中学的工作,专门派县委宣传部负责人到校担任名誉校长,并同时选派一名女共产党员去做青年工作。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重视,谷城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起来,出现了国民党时期从未有过的新气象。
【参考资料】
1、由中共谷城县委党史整编委员会编纂,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出版的《谷城革命史》; 2、中共谷城县委党史办公室和民政局1997年7月联合出版的《谷城英烈》; 3、中共谷城县委党史办公室1993年12月出版的《中共谷城历史大事记(1919-1992)》
作者:袁正昌 谷城县档案馆(史志研究中心)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