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儿童团和县少先队蓬勃发展。在苏区时期,1930—1934年在吉安县农村和学校,普遍建立了共产主义儿童团组织,其组织系统是,县设儿童局,区为大队,乡为中队,村为小队,8-16岁工农子弟都可以参加,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广大工农儿童的群众性组织。是半军事化组织,为工农军的后备军。衣、帽、绑带均为蓝色,戴红袖,执梭镖,背木枪。标志是红领带,口号是“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接受共产主义教育和军事训练,具体安排是上午上课,下午练操或其他活动。担负本地治安、站岗放哨、监视土豪劣绅的行动以及协助苏区政府和赤卫队送信,开展禁赌、禁鸦片烟、破迷信,帮助军属挑水、砍柴等任务,为扩大苏区、保卫苏区、建设苏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加强对儿童团的管理,各级苏维埃政府,县设儿童局、区乡设儿童工作部,村设儿童队,具体领导儿童团的工作。
苏维埃时期,少年共产主义先锋队(简称少先队)是中共委托共青团领导的工农劳苦青年的群众性的半军事性的组织。根据1931年10月通过的《少共湘赣省委第一次少先队代表大会关于少先队组织的编制决议案》的规定,参加少先队的队员年龄为16至23岁,以青工学徒,做苦力者、雇农和贫农为主。省总队部委员会下辖各县、区、乡、村队部委员会,县设总队,区设大队,乡设中队,村设小队。由乡队部到省总队部,各级委员均由选举3 至5人产生,委员会设主任1人,下辖军事科、宣传鼓动科、组织科。在少先队中又分普通少先队和模范少先队。模范少先队是以区为单位选择中心村庄,挑选政治觉悟高、斗争坚决、身体强健的少先队员组成。装备全由苏维埃政府发给,衣、帽、绑带均为蓝色,戴红袖章,执梭镖。平时站岗放哨,监视敌人的行动;战时作为预备队,配合红军、游击队作战。吉安县建立了少先队组织。少先队在党、团委领导下,积极完成支前、配合红军作战、扩红、警戒、生产等任务,为保卫和巩固苏区作了很大贡献。
在苏维埃时期扩红运动中,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都是积极的参加者,不少基层组织全体团员参加红军,起到了表率作用。
互济会 同盟会成立
革命互济会是苏区时期群众互助救济的群众团体。在苏维埃政府建立的同时,各区都普遍建立互济会组织。互济会负责掌握了解群众的困难,救济灾民,发放补助金和做好优抚工作。
1931年3月,湘赣省吉安县成立县互济会。主任周兰生(兼),(后)陈伏苟。8月,成立了湘赣省互济会筹备处。1932年1月26日,在永新县城召开全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湘赣省革命互济总会,选举11人为执委会,陈宗德为主任。此后湘赣省吉安县也成立县总会,区总会、乡分会。省、县总会设执委会,执委会主任1人,主任之下分组织、宣传、调查、统计、财务、劝捐6个股和秘书处;乡分会设委员会,委员会主任1人,主任之下分宣传、财务、组织股及救护劝捐队。
在红军内部以军为单位,成立军总会,军总会之下设团总会,连分会,分会下设募捐队、救护队等组织。革命互济会的宗旨是:发扬劳苦群众的互助精神,救济被困的革命战士及其家属,并在革命斗争中互相鼓励和救济。1934年8月,红军撤离湘赣苏区后,革命互济会自然消失。互济会的经费来源主要是苏维埃政府拨救济款,没收豪绅地主和其他反革命分子的财产,社会募捐,互济会会员缴纳的会费。
反帝拥苏同盟会是苏区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国民党反动派,拥护苏联,保卫苏联,保卫世界和平的群众组织。这是团结各阶层人士,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拥护苏维埃政权,联合全世界被压迫民族、被剥削阶级争取民族解放为宗旨的群众革命团体。
吉安县反帝大同盟于1931年3月成立,主任刘林三,执行委员5—7人,内设组织、宣传、青年、总务四部,各设部长1人,委员3—5人。村设小组。凡是工农(富农在外)及革命群众自愿加入本同盟会、遵守同盟会章程者,经过报名登记,即为会员。会员每人每月缴纳会费l枚(铜圆)。吉安县在白区也发展了不少会员。其主要工作是调查帝国主义在苏区内的各种组织与势力,向群众揭露帝国主义的残暴与罪恶,提高群众反帝国主义的热情,领导一切反帝国主义的斗争。
1932年6-10月间,省、县、区、乡普遍建立了反帝拥苏大同盟组织。湘赣省吉安县大同盟会由县一级各革命团体代表联席会议选举产生,有委员7人,区、乡大同盟会以区、乡一级革命团体代表联席会议选举产生,有委员5人。反帝拥苏大同盟会会员,分团体会员和普通会员两种,由工人、雇农、贫农、中农、学生和小商人组成。湘赣省会员达16万余人(内有白区会员4263人),到1933年初,全省会员发展到18万余人。1934年8月红军撤离湘赣苏区后,该组织自然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