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永不凋谢的马兰花——写在邓稼先诞辰100周年之际(组图)
作者:李定超
浏览次数:
2024-06-17 15:30:44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图为邓稼先生故居挂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磨菇云(李定超摄影)

图为办公桌上摆放的邓稼先照片(李定超摄影)

图为许鹿稀教授向来访的江津二中校长杨刚讲述邓稼先的故事(李定超摄影)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的马兰基地爆炸成功,宣告了美、苏等国“中国搞不出原子弹”的彻底覆灭。
    谁说中国做不到?爆炸的是原子弹,升空的是中华民族的自尊与自豪和国际地位。但原子弹爆炸背后的功臣邓稼先却依旧没有揭开神秘的面纱,直到1986年才解密曝光在众人面前。

    6月25日,是“两弹元勋”邓稼先诞辰10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不由人联想到这位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成功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笔者因工作关系,曾先后三次到邓稼先故居拜望过他的遗孀——许鹿稀教授。在两室一厅面积不到100平米的陈旧房屋里,多次聆听过老人讲述邓稼先一生的故事。听着老人讲述,目睹陈旧的摆设、白色的墙壁、老式摇把电话机、办公桌上的邓稼先一张张照片、高低柜上的邓稼先铜像、墙壁上张爱萍题写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心中更是充满着油燃而生的敬意。在邓稼先诞辰100周年之际,特撰写这篇文章,缅怀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发泄仇恨

    邓稼先从小就不是一个“平凡人”。1924年6月25日,邓稼先出生在安徽。他的祖父是清代著名书画家邓石如。父亲邓以蛰先后留学日本早稻田和美国的哥伦比亚,接受过新思想教育。

    回国后的邓以蛰先后任教于清华、北大等知名学府。因父亲工作的缘故,邓稼先虽出生在安徽,但在七八个月大的时候就来到北京。五岁时,邓稼先进入学堂,按部就班学习,和其他同学一样读四书五经,但上初中的时候,邓家先就表现出不一样了。 

    邓稼先很喜欢理科,也非常擅长理科。初中生通常都爱贪玩好耍,需父母赶着学习的年岁,而邓稼先却与众不同,需父母反复提醒才能将沉迷于书中的邓稼先叫上餐桌吃饭。为不让邓稼先夜读看坏眼睛,父母经常晚上来到他的房间,看他到底有没有睡觉。可邓稼先的耳朵却非常机灵,每次都赶在父母进门前熄灯假装睡觉,等他们离开之后又继续做题。除了在家自学,学校是邓稼先非常喜欢的地方,因为那里有扬振宁。

    杨振宁也和邓稼先一样,非常喜欢理科,在数学和物理两门科目上给予了邓稼先不小的帮助,让他如饥似渴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但这平静的生活却被日本入侵打碎了。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等到七月底的时候,北平已沦陷。

    国土沦落,更需要有志之士挺身而出。虽然心中有百般怒火,但只有13岁的邓稼先知道自己什么也做不了,只有苦读书才能振救中国,内心的仇恨让邓稼先学习更加刻苦。面对日本侵略者的胡作非为,怒火在邓稼先心中燃烧,少年的仇恨情绪自然会发泄出来。

    正在上初三的邓稼先除读书之外,开始和一些同学聚会,谈论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当时日军规定,凡是中国老百姓从日本哨兵面前走过,都要向其行鞠躬礼,血气方刚的邓稼先对此怒火满腔,他宁肯绕道走冤枉路,也坚决不从有日本哨兵的地方走过,他决不让别人任意玷污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1940年春的一天,日军逼着市民和学校学生去开会游行庆祝他们的胜利,因邓稼先不堪忍受日本侵略者的欺凌,会后撕碎了日本小纸旗,扔在地上狠狠踩了一脚,被狗腿子发现。

    展转江津

    由于邓稼先就读的崇德中学停办,于是他又回到他上初一时的志成中学读高中。哪知事情终于还是向志成中学校长提了出来,校长当时把事情搪塞了过去,但校长后来还是知道是邓稼先干的。

    为防止告密被害,保护邓稼先的安全,校长便来到邓家,对他父亲邓以蛰说:“邓先生,邓稼先的事早晚会被人密报的,这样下去恐怕是太危险了,你想个办法赶快让他走吧!”
 
    邓以蛰看到事情已经到了无法可想的地步,只好让女儿邓仲先带着弟弟绕道去了上海,在父亲的老友胡适先生家小住,后经香港、越南海防,再到河内,经过通往老街的道路进入中国国境,历经数月艰辛跛涉,于1940 年夏天到了云南昆明。

    为了让邓稼先不因避难而中断学业,父亲邓以蛰教授想到四弟邓季宣在四川江津国立九中(现重庆市江津二中)任校长,而国立九中的教师又大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师资力量很雄厚,因此把稼先托负给了四弟邓季宣,要邓稼先到国立九中学习。

    在临行前父亲叮嘱说:“去了要上九中,老四管得很严”(老四是邓稼先的四叔,在法国留学10年)。同时还告诫他:“以后你一定要学科学……科学对国家有用。”邓稼先遵从父命,从昆明来到四川江津国立九中插班读高三继续其学业。

    抗日战争时期,物质匮乏,生活异常艰苦,学生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学生学习连墨水也没有,只有用一小管靛粉兑上井水当作墨水使用,写在再生纸的薄子上便浸开来看不清楚。这样的艰苦环境,却更能磨炼人的勤奋上进精神。邓稼先没有钢笔就用铅笔,没有练习本就把机关办公用过的统计表背面充分利用;把一支支铅笔削得又细又尖,写在练习本上整整齐齐。由于他长期用铅笔,手指头磨出了很大很厚的老茧,每写一个字,手指很痛,但他始终如一,笔记仍然细致整齐。

    邓稼先对物理课特别爱好,苦心钻研。当时没有统一教材,他找到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出版的教本,反复对照,取长补短,而且还找到了萨本栋物理学、达夫物理学等大学教材作参考。学校的图书馆图书很少,找不到他所需要的参考书,他就跑到隔江相望的江津县图书馆去借。有一次,邓稼先和冯远明、相惟义等同学一同去县图书馆借书,还受到校方的怀疑,后经调查核实,他们的确去了县图书馆,事情才不了了之。后来,他们才知道是因为县城内住着陈独秀的缘故。

    邓稼先勤奋好学,课余时间从不看一般小说,但很关心时事政治。他从一个同班同学借到几本《新华日报》社论集却爱不释手,这也为他后来奠定了热爱祖国的坚定信念。

    1941年夏,邓稼先在国立九中高中毕业考入西南联大深造,时年才18岁。当年从江津坐船到重庆赶考时,邓稼先还经历过一件惊心动魄的事情,那就是在去重庆参加高考的途中正遇上日本飞机轰炸重庆,一颗炸弹在离他很近的江面上爆炸,他险些被炸死。这件事让他终于明白,大后方也竟然是这样不安全。一个贫穷落后,备受欺凌的国家,是没有平安日子可言的,只有国家强大起来,中华民族才有安宁之日。

    出国留学

    在旧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被欺凌,是因敌我力量悬殊太大,敌人用枪用炮,而我国作战人员大多还腰间别把大刀。要改变这一落后面貌,必须进行科学研究,才能振兴国家。

    邓稼先在西南联大学习期间,两耳不闻窗外事,潜心苦读苦学苦钻研。在他心里既然做不了战场上的冲锋陷阵的将士,那也就要力争成为国家的脊梁、扛起振兴国家的大旗。在这爱国思想的支配下,1948年的8月,邓家先作出个重大决定:出国留学。

    得知他即将赴美,与其交往神秘的袁永厚担心他出国后一去不复返,特意与他见了一面说:“稼先兄,新中国的诞生不会是很遥远的事了,留下来吧!我们一起等待这天的到来。”邓稼先摇了摇头,他当然相信,在毛主席与周总理等人的带领下,新中国一定会从混乱中走出来。但是建国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在盛世之下人们安居乐业,而不用为随时害怕炮火岌岌可危才是目的。

    于是,他对袁永厚说:“永厚同志,我前往美国,是为了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我国所用,只要我学成,就一定会立即回来。”

    学成回国

    邓稼先说到做到。1950年8月20日,邓稼先拿到了博士学位。那一刻,邓稼先觉得所有的结局都是值得的,因为他做到了,他可以回家了。

    从拿到博士学位到决定放弃国外的一切,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用了八天时间。有人当这八天是邓稼先的不舍,但实际上在国外的每一天,邓稼先都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只想学有所成,为自己国家的发展效力。

    初到美国的艰难岁月,十一个月修满所有学分的坚持,都没有让邓稼先退缩。但因朝鲜战争爆发,邓稼先却顿生胆怯,担心怕夜长梦多,他不允许任何事情耽误他回归的步伐,于是用八天的时间草草处理了自己在美国的相关工作,迫不及待的踏上了回国的“威尔逊总统号”。钱学森本已在这艘轮船上,但是因为美国的“有意挽留”,刚上船的钱学森就被扣押了行李,直到1955年才回到祖国的怀抱。

    在那五年被监视的岁月里,钱学森消瘦到了极致,但同为有效国志向的学者,邓稼先是唯一能做的就是为国躬身。1950年4月,邓稼先进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后来与徐鹿稀喜结良缘,先后生下了两个孩子。

    隐姓埋名

    事业有成,家庭稳定,邓稼先再次成为了人中龙凤。可在1958年的一天,纠结挣扎的神色却盘踞在了邓稼先的眉头。“你怎么啦?愁眉苦脸的,有什么事说出来,难道这天还踏了不成,翻来翻去的,让人跟着睡不好觉。”“老婆,我的工作要调换了。”换就换,咱们本就是国家的一块砖,自然是国家需要我们去哪就去哪。许鹿稀表现很是随意,可他却不知道自己轻飘飘的一句话,将要付出的就是丈夫“消失”的代价。

    “收拾收拾,咱们去拍张照片吧。”

    夜谈没过几天,邓稼先没头没尾的对许鹿稀说出了这句话。在许鹿稀心中当然有疑问,但她却一句话没说,抱着两岁的儿子和四岁的女儿来到了照相馆。

    拿到全家福的照片之后,许鹿稀拉住邓稼先,“我能给你写信吗?”

    邓稼先摇了摇头,“我的生命就献给这份工作了,只要他能有成效,就算是我死了也是值得的,这张照片就算是给你们留作纪念了。”

    身为妻子,许鹿稀不想指责邓稼先不负责任,因他是共产党员,在小家和大家面前,孰重孰轻,高下立见。

    一张全家福代替了邓稼先在家的位置,自此以后邓稼先就在公众的视野中消失了,无论在报纸还是学术刊物,都是处于“查无此人”状态。

    人们常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不是死亡,而是遗忘。但比遗忘更可怕的是,本是存在,却只能消失。照顾双方父母,抚养两个孩子的责任尽数落在许鹿稀的肩上,平时还好,可在濒临死别的时候却着实让人心痛。

    1964年10月,邓稼先的母亲病重了,生命垂危,老人把许鹿稀叫到身边,气若游离的在她耳边问了一句:“我的儿子真的不在了妈?”

    一直没有邓稼先的消息,很多人都在揣度,说他已经死了,许鹿稀没有予以反驳。但为人之母的邓稼先母亲不相信,而这一次,许鹿稀再也瞒不住了。她摇了摇头,然后给邓稼先的领导打了个电话,收到回复是:“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邓家先都是回不去的。”

    领导的回复虽听来有些冰冷之感,但背后的真实原因却是火烧眉毛……因为邓稼先去的不是别的地方,而是九局,也就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解密曝光

    为了打破美苏的核垄断,我国在1955年开启了自己的核工业建设。面对中国的“向上之心”,苏联表示愿意向我国提供原子弹的教学模型,但前提条件是中国需要派出科技人员。钱三强左思右想,除了邓稼先外,总觉得有些不妥的地方。

    就这样,邓稼先揽下了“为国家放一个大炮仗”的重任。所有人都觉得苏联在这方面也是颇有经验,在他们的帮助之下,中国的研发一定是顺风顺水。但苏联有自己的小心思,他们从不会讲具体内容,1959年的6月,更是直接暂停了对中国的所有援助,抛下了一句“离开外界的帮助,中国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就耀武扬威的离开了。

    面对苏联的背信异义,邓稼先等人让他们见识到了什么是中国速度。

    邓稼先母亲病危时,原子弹的研发已进入赛点。眼瞅着试爆就在眼前,邓稼先当然不会因自己一人的事情让团队努力付诸东流。

    邓稼先虽冷冰冰说是走不开,但背后却满是无奈和心酸。经医生全力医治,也终于让试暴成功后的邓稼先见到了母亲最后一面。

    此番过后,邓家先又马不停蹄的回到了那片戈壁滩带领团队研制氢弹。只要是国家需要,邓稼先就绝对不会说不;只要是有助于国家发展,邓稼先就宁肯献出自己的性命与安危。

    1979年,在某基地的一次核弹试验过程中,因为意外核弹直接摔到地上,但却未发生爆炸。为查明原因,他不顾个人安危,不听所有人的劝阻,出发去寻找,找回了核弹的弹头。因放射物的剧烈破坏性影响,邓稼先身体在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各种健康指标都不正常,身体更是每况愈下,直到1985年邓稼先被确诊为癌症晚期。

    没有人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但却真的发生了,当所有人都在为邓稼先努力的时候,他却在为自己的死做准备。在邓稼先心里,他可以离去,但不可以白白离去,他要把他脑子里的东西写出来给后人,为后人铺长一点的踏板。于是,在医院里有了这样感人的一幕:

    化疗之后的邓稼先不停地写着什么,而旁边的妻子许鹿稀手中紧紧握着毛巾,几分钟就为他擦一擦头上的虚汗。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江西省“助力革命老区教育振兴”公益活动在蒋巷二中启动(组图)
·下一篇:特稿:苏区干部好作风与反“围剿”斗争(组图)
·特稿:苏区干部好作风与反“围剿”斗争(组图)
·特稿:江西省“助力革命老区教育振兴”公益活动在蒋巷二中启动(组图)
·特稿:70年寻亲路,烈属不忘初心 继承遗志(组图)
·中红网红色头条-李殿仁:深刻理解坚决贯彻习近平新质生产力重要思想
·大山深处,一只怪叫的黑色幽灵(组图)
·开国中将吴瑞林回忆迎接党中央进北平(组图)
·中红网红色头条:父子情 公仆心——习近平和父亲(组图)
·中红网:“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净土寺社区父亲节主题阅读活动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暨黄埔军校纪念邮简发布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暨黄埔军校纪念邮简发布会在京举行(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中红网:中房房车,让你的旅游更美好(组图
陈留弟:苏区干部好作风与反“围剿”斗争(
特稿:苏区干部好作风与反“围剿”斗争(组
李定超:永不凋谢的马兰花——写在邓稼先诞
特稿:永不凋谢的马兰花——写在邓稼先诞辰
江西省“助力革命老区教育振兴”公益活动在
江西省“助力革命老区教育振兴”公益活动在
危春勇、谢润庚:江西省“助力革命老区教育
特稿:江西省“助力革命老区教育振兴”公益
朱胜东:70年寻亲路,烈属不忘初心 继承遗志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