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流水陡石崖,为了革命上山来,敢与敌人拼到底,誓死保卫苏维埃。”1934年10月,为了北上抗日,鄂豫皖苏区又一支红军——红25军和鄂豫皖省委奉党中央命令,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离开鄂豫皖苏区去长征了。鄂豫皖苏区只有几支属道委和县委领导的游击队,对付着10多万国民党军和铲共队、民团的围剿。
当时,蒋介石对鄂豫皖苏区实行的“三光”政策,妄图将这块红色土地变成无人区。他发布了一份命令:“①匪区壮丁(指有生产能力的人)一律处决;②匪区房屋一律烧毁;③匪区粮食一律分给铲共队或搬出匪区。”于是广大苏区又象红四方面军撤离后那样,国民党军和地方反动武装制造的一系列古今中外骇人听闻的大惨案发生了。匪军们的口号是:“有民就有匪,民尽匪尽”,“驻尽山头,杀尽猪牛,见人就打,鸡犬不留。”他们组织专门杀人队,开展杀人比赛。杀人手段,残忍至极:破腹扒心,剥皮碎削,挖眼割鼻,穿“红绣鞋”(将犁尖烧红套脚),戴红缨帽(将铁香炉烧红套头),“挂画”(将人的四肢钉在门板上或墙上)。为了不让游击队与人民群众联系,敌人还采取了移民并村政策,把老百姓集中关押,妄图使游击队无生根之地。一时间,整个苏区尸骨遍野,庐舍成墟,田园荒芜,饿殍遍地,很多地方成了“白天不见人,晚上不见灯”的无人区。
敌人的残杀,并没有吓倒苏区军民,为了鼓励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游击队到处写标语,墙上、石岩上,经常可以见到“树也砍不完,山也烧不尽,只要青山在,处处有红 军。”“山洞是我房,野菜是我粮,红军战士坚如钢,誓把白匪消灭光。”“工人农友你是听,革命立场要坚定,不管白匪多凶残,胜利一定属人民!”人民群众也利用外出生产的机会,向游击队传递情报,并将省下来的一点点粮食、食盐装在竹筒里,送给游击队。有一位叫洪善常的农民用木炭在一块木片上写道:“红军兄弟不要急,苏区人民想着你,只要大家心连心,我们一定得胜利。”表达与红军团结战斗的胜利信念。
驻在双河、熊家河一带的皖西北道委会,为了使分散的游击队形成拳头,开展对敌斗争,在道委书记高敬亭的领导下,于1934年12月,将皖西各县、区游击队和一些伤病员800多人组织起来,编为一个团,命名为工农红军第25军73师218团,以熊家河、金刚台、悬剑山等地为依托,开展游击战争。由于红军战士都是当地人,经常利用山熟、路熟、人熟的有利条件,打击敌人,镇压地方反动分子,不断取得胜利。就是这支星星之火的红军武装,后来发展成一个军的建制,坚持大别山游击战争,直至抗日战争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