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到了湖北省红安县华家河镇曾家村,参观了共和国将军熊应堂的故居。这座故居坐落在熊家垸,共有两间房子,采用了土木砖瓦结构和特别的包青色座墙。据悉,将军一直没有人居住这座故居,只由他的侄儿熊卜富照管。然而,故居因为年久失修,在1986年遭受了严重的损坏,熊卜富曾进行几次维修,但最终在1990年彻底垮塌。2005年,红安县教育局捐资并委托曾家村进行实施,重建了两间和原来风格、结构一致、坐西朝东的房屋,成为将军故居的新家,同时也被列为红安县的文物保护单位。在参观过程中,也了解到将军的革命故事,历史的痕迹令人感到敬畏。
熊应堂(1911年9月~1996年2月10日),1911年9月出生,湖北黄安华河区熊家塆人(今湖北红安)。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四军十一师师部手枪营班长,中共鄂豫皖分局军委特务队分队长,军委通信队副排长、排长、政治指导员,川陕省军事指挥部独立团一营营长、团长,红四军第十师二十九团团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一团营长,第一团团长,新四军军部特务团团长,新四军第七师独立团团长,白湖独立团团长兼政治委员,沿江支队参谋长兼独立团团长,第七师十九旅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七师十九旅副旅长、旅长,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十九师师长,第三野战军二十五军参谋长、副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五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四军军长,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二十军军长兼浙江省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二十军军长和浙江省军区司令员,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浙江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一心要当红军
熊应堂自幼生活在极度贫困的环境中,生活的艰辛无法形容。那时的家庭境况非常困难,为了维持生活,熊应堂不得不在7岁那年开始学习手艺。他的父亲在他七岁那年过世,不久之后哥哥也夭折。熊应堂幼小的心灵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生活的苦难。
13岁那年,更为悲惨的事情发生了,母亲袭因家境困难,被族人卖掉。失去了母亲的关爱,熊应堂心中感到无比失落。他的妹妹则不得不去给人当童养媳。为了家庭,熊应堂努力的学习手艺,希望能够早日创造出美好的生活。
最初,熊应堂拜师学做裁缝,认真学习裁缝技巧,但发现自己并不擅长这个行业。不久之后,他决定转行学木匠,开始了另一段艰难的学习历程。在这个过程中,熊应堂不断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未来。
到了15岁时,熊应堂又一次转行,走到了华河,开始学习剃头手艺。在这里,他勤奋刻苦,用智慧和毅力掌握了剃头这门技术。他的技艺越来越高,渐渐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1928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一师在柴山保开始扩充,设立招兵处吸收新兵。熊应堂听闻此事,和七个人一起前往报名。然而,一个干部模样的人却认为熊应堂太年轻且身材小,不适合成为红军。熊应堂却坚定地表示自己可以为红军剃头,希望能加入队伍。最终,熊应堂幸运地被留下为士兵们理发,加入了红军。
皖南事变突围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在保护军部突围的战斗中,熊应堂率领新四军一支队一团(又称老一团)随一纵队行动。突围的第一天,他率老一团完成了从泾峨岭向东南山头敌一0八师阵地攻击任务,并歼敌一个营。紧接着,他渡河强攻,并占领了河东岸桥头阵地。随后,转向东南协助三纵队攻占右翼的桥头阵地。
此时,他接到一纵队副司令员赵凌波的命令,要他率老一团从正面攻击顽敌。但熊应堂发现,正面地势平坦,敌人火力猛烈,硬攻可能造成部队巨大的伤亡。于是,他没有照办,而是从侧翼利用有利地形组织攻击。
当晚,赵凌波又下令熊应堂率老一团撤回河西岸,放弃东河岸的桥头阵地。熊应堂不禁感慨:“好不容易夺过来,怎么可以轻易放弃。”但行动上仍不敢迟缓,于是部队撤回了河西岸。没想到第二天又接到命令,要他率部重新越河强攻头天放弃的阵地。熊应堂开始觉得不对劲,但仍硬着头皮组织越河强攻。刚越河东岸,他发现左翼的新一团阵地正在遭受敌方五十二师的攻击。他连忙指挥老一团主动赶去增援,敌人受到两面夹击后迅速撤下去了。
第三天的会议召开了,议题是讨论军部的突围指示。大家都强烈要求向东北的敌方弱点发起突击,有两条路可选:一是通过泾县前往郎广地区,二是经过峨岭到达铜繁地区。这两条路的突围条件都很优秀,政委傅秋涛也同意了,但是赵凌波坚定地反对,并危言耸听地说:“敌人占据了这两条路非常强势。”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熊应堂站起身来,大声宣称:“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保证我们一定向外打出去!”会场立刻再次引发激烈争议。赵凌波最后发出威胁:“如果你们坚持这么做,一切后果都由傅秋涛负责。”傅秋涛陷入了困境,只得同意赵凌波的南越河强攻突围计划。
当天下午,新老一团挤在狭窄的桥面上过河,却被桥压断了。于是,战士们不得不涉水过河。进攻开始时,老一团担任左翼攻击,夺路突围。熊应堂果断下令:“一营在前,二、三营和支队特务营跟进。”话音未落,他已混入一营战士中勇往直前。敌人的子弹狂风暴雨般地挡住了前进的道路。一排排勇士倒下去,另一排排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向前挺进。道路上用尸体铺成血路,前进的脚步不曾停歇。但是,二营和三营却没有跟上来。熊应堂转头一看,发现这些部队被赵凌波留在指挥所里,并被他派到其他方向去了。熊应堂感到事情非常不妙。后来发现,赵凌波投敌了。此时,一营已经突围了,熊应堂率领身边的四个人迅速追赶。经过了敌人散兵的一番肉搏战,熊应堂和他的战士们成功突围到了预定集合地点。不久,傅秋涛也率领部队冲到了这里。他们稍作整顿,继续向前进发,直到达到老虎坪地区。沿途收容团员,约三百人汇聚在此,其中干部三十余人。团队绕过顽军冷欣五十二师和忠义救国军等部队的堵截。最终,他们于二月中旬到达苏南,新四军的驻地。
渡江战役追寇
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熊应堂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五军的参谋长,连同军长和政委一起率领全军参加了中央集团的作战行动,并参加了第一批渡江行动。
在离江边十几里的地方,熊应堂和士兵们推着隐蔽的木船悄悄前往江边,推船下水。夜幕降临,寂静无声,“渡江开始”!一声令下,炮弹不断在船边爆炸,熊应堂全身湿透,但似乎毫无察觉,猫着身站在船头,手握驳壳枪,盯着对岸,一动不动。船到达江心,水流更加猛烈,敌军的子弹越来越密,不时有士兵倒入江中,熊应堂高声鼓励士兵们:“不要停,使劲划!身子不要动!坚持就是胜利,上岸就是胜利!”士兵们毫无畏惧,拼命划船,几十分钟后,他们终于登岸,马上攻占了双窑、汪家套、横山桥、铜山、岳山等要点,歼灭了国民党第二十军的一部分人马。
在这场战斗中,解放军的勇敢与智慧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迅速作出决策,紧紧跟踪国民党二十军的行踪,临危受命,为主力部队争取到了行动时间。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将敌军包围,有效削弱了其抵抗力。黑夜降临,接二连三的进攻,迫使守军精疲力竭,士气低落。战士们冲锋陷阵,敢于面对寡敌众的困境,凭借灵活的战术,胜利地歼灭了国民党二十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