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 年后,日寇在晋西北进行更大范围扫荡,冀南银行改变思路,直接关闭银行,工作人员用骡马驮着印钞设备、保险箱,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就马上架起印钞机印钞,继续开展业务。
冀南银行成立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1939年的山西省黎城县,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迅速迅速占领了华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而经历过长征磨砺的中国工农红军在此时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与国民党军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赴国难。由于抗战初期,敌我双方军事装备、物资供给等各方面相差悬殊,在这一特殊背景下,我党制定了正确的方针路线,团结广大的人民群众,在敌后建立大量抗日根据地,与日本侵华部队开展游击战。而冀南银行正是我们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一家真正服务于普通人民群众、赢得老百姓信任的人民银行,它也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之一,而且它的建设理念中蕴含大量现代金融思想。
在敌后作战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军费补贴是国民政府贬值严重的法定货币,作战武器、后勤粮食所需的军费几乎都需要自己解决。而由于战乱当时并没有统一的货币,日本伪政府发行的伪币、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以及各式各样的银元、银票充斥在市场上,老百姓在战时生活本就贫困,还要面临手里的货币可能会大幅贬值的风险,日子更加苦不堪言。货币不统一、地区之间货币不流通更会阻碍根据地的经济发展。面对这样的背景,毛泽东同志作出了“有计划地与敌人发行伪币及破坏法币的政策做斗争,允许在被割断区域设立地方银行,发行地方币”的重要指示。于是,我党陆陆续续在根据地建立起多家区域性银行,冀南银行就是这些银行中较为成功的一家。
图 1冀南银行旧址
在根据地兴办银行,面临诸多困难,当时根据地是被敌人封锁起来的,外界的物资几乎无法运输到根据地里。开办银行、发行货币需要印钞机、油墨、保险柜等当时根据地根本无法生产的物资,为了获得这些设备,根据地的同志们经常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冀南银行的第一任行长高捷成本是福建漳州市人,曾经在厦门大学学习过经济金融专业知识。30年代初红军攻克它的家乡漳州时,就助力红军筹集大量军费,并直接参加了红军,随即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跟随红军长征来到了山西的抗日根据地,是当时抗日根据地少有的会搞金融、搞银行的人才,组织派他全权负责冀南银行的筹办和冀南币的发行、流通。
图 2冀南银行首任行长高捷成
当时,根据地和日军的斗争不仅体现在军事战争上,在经济领域也需要斗智斗勇。根据地没有自己的货币时,他们就派汉奸拿着不值钱的货币来买粮食物资,令根据地物资外流、货币贬值。而当根据地发行了自己的冀南币后,鬼子就放出谣言,说共产党的货币贬值快、不如废纸值钱。面对这样的流言蜚语,冀南银行选择用实际行动来回应日军。他们在冀南银行的院子里举行“路演”仪式,将支持冀南币发行的黄金、白银、珠宝等摆满了整个院子,邀请老百姓们来观看,给老百姓信心,大幅提升了冀南币在山西地区的根据地人民中的地位,很快大家都纷纷将自己手中的其余货币兑换为冀南币,根据地的币种走向统一,这时,冀南银行就明白了信用货币体系下最关键的点在于保持群众的对货币的信心。而且冀南银行为了保持币值稳定,控制通货膨胀在一个合理范围内,从不滥发货币,每发行一定量的货币背后都要有足够的黄金、白银作发行准备金。同时,当时的冀南银行还会测算根据地的货币流通速度,从而估算需要发行的货币数量,这背后也体现出了经济学中的费雪方程式思想。
没有冀南银行之前,当地的农民生产生活上暂时遇到困难需要钱财过渡时只能向地主借高利贷,要是有人想开间小铺子、做点小买卖还要面对国民政府的高额税捐,碰到灾年为了还高利贷卖儿卖女的现象屡见不鲜。根据地的多家银行,包括冀南银行在内,都能为普通老百姓提供超低息贷款甚至无息贷款,还出钱成立生产合作社,让有技术、有能力但没有资本的人加入生产,大大提高根据地的生产效率,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冀南银行所获利润大都充做了八路军的军费,为前线的战士们提供坚实的后援支持。
日军知道冀南银行和冀南币的存在后,十分恼怒,多次扫荡中都想找到冀南银行的线索从而一举摧毁。他们在扫荡时抓住当地老百姓拷打审问,对在身上能搜出冀南币的老百姓奸淫虐待。但即使这样,这些老百姓也没有屈服,誓死保护冀南银行、保护根据地的“钱袋子”。等扫荡结束后,冀南银行回来时发现无法带走而藏在老百姓家中的大量现金一分未少、无一遗失。可以说,是冀南银行选择了老百姓,更是老百姓们选择了冀南银行。
冀南银行的代号为“伦敦”,而银行的行长、副行长、政委等的代号分别为“伦敦七号”、“伦敦八号”、“伦敦九号”。1940年后,日军在晋西北开展更大范围扫荡,此时的冀南银行又改变了思路,干脆直接关闭了银行,用骡马驮着印钞设备、保险箱,逃离到安全的地方就架起印钞机印钞、开展业务,成了流动的ATM机。而且冀南银行直接设立了两个总行,一个总行只知道有另一个总行的存在,却不知道具体位置和具体人员。日军截获的情报发现有代号跟伦敦有关的组织到处流动,一会在山西、一会又跑到河北,冀南银行的相关线索迷糊的敌人团团转,冀南币的流通范围也逐渐扩大。等到抗战胜利后,冀南币已经成为晋冀鲁豫大范围流通的区域本位币,而冀南银行也在抗战胜利后并入华北银行,建国后又并入了中国人民银行。在建国前,全国还没有统一货币,冀南银行还通过各地小麦价格的比率制定各地区货币汇率,这其中也体现了经济学的一价定律原理。
冀南银行在晋冀鲁豫地区累计发行超过100亿的贷款,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对根据地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也为建国之后的金融建设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
图 3 贰拾圆冀南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