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10月8日起,政法新闻部联合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红色传承专业委员会组建报道组,成立临时党支部,开启“从何家冲再出发——重走长征路 奋进新征程”行进式报道暨专题党建活动,一个多月间行程数千公里,踏访豫陕甘宁四省区,沿着红二十五军当年长征的足迹,倾听历史回响,追寻红色记忆,锤炼初心使命。
这是一次叩问初心使命、锤炼坚强党性之旅。
“吴焕先烈士,家乡的人民来看你了!”在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吴焕先烈士墓前,年过七旬的老党员李建设眼睛湿润、深情诉说的画面感动了无数网友。曾数次重走长征路的他专程从吴焕先的故乡——新县箭厂河乡四角曹门村带来水、土,撒在烈士墓碑前;支部党员王斌专程从红二十五军出发集结地——信阳罗家冲带来稻谷、银杏果,赠送给红二十五军胜利会师地——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让两地跨越时空再度“牵手”;组织“讲好长征故事 传承长征精神”主题传播座谈会暨主题党日活动,邀请省党史办、省委党校等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宣传中的责任担当、进一步弘扬长征精神进行交流座谈,为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作出新贡献。
在鏖战独树烈士陵园和烈士墓前敬献花篮、参观长征纪念馆和红色遗址、在党旗前重温入党誓词、向当地展馆捐赠红色藏品……临时党支部克服采访时间紧任务重、长途奔袭的疲乏等各种困难挑战,每到一地都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透过一张张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献、一处处革命遗址,大家缅怀先烈遗志、追忆革命历史,深切感受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红军将士们不畏强敌,矢志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共同接受了一次爱党爱国教育洗礼。
这是一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之行。
此次重走长征路,每名党员既是参与者更是传播者,大家牢记“弘扬长征精神、讲好长征故事”的责任使命,推出的一系列融媒报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宣传效果。据不完全统计,报道组在视频号、抖音等各平台发布视频等融媒产品上百条,在河南日报、客户端、网站等发布文字报道超过100篇,数次引发网友热议。在光山县花山寨会议旧址,孩子们争相与志愿军老兵王茂贵握手的感人瞬间,在河南日报微博、视频号、抖音号、顶端新闻、河南法制报等平台广泛传播;陕北民歌教授文世龙用英文翻译演唱豫剧《花木兰》选段的视频,在河南日报视频号、河南国际传播中心视频号发布后,收获好评如潮;在栾川县叫河镇,从抗美援朝老兵、到青年边防战士、再到初中学生,用三个人物的讲述串联起整篇文章的《红色种子深山开花》,经学习强国平台转发,阅读量达10万+。河南新闻阅评对此次报道专题阅评,给予充分肯定;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图文并茂专题予以报道。
这是一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暖心之路。
临时党支部每到一处,都和当地党组织建立密切联系,依靠组织开展活动,访问老党员、看望红军后人,与扎根基层的讲解员交流,了解红军不怕远征难、密切联系群众的红色故事,向他们赠送有河南日报社标识的采访服,他们纷纷在采访旗帜上签名留言,并拉起印有“重走长征路奋进新征程”的横幅齐声宣誓“重走长征路,今天再出发”。
政法新闻部党支部书记朱殿勇作为采访组组长,牺牲国庆假期谋划报道活动,带队全程走完“长征路”,联络前后方以致嗓子嘶哑失声,为革命老区罗山县、延川县牵线搭桥,促成两县县委班子在延川县和报道组一起座谈协商,为红二十军长征路沿线组建红色文旅联盟和乡村振兴联盟作出积极贡献;嵩县车村镇龙王村党支部和报道组在郑州就木札岭红色文化基地建设谋划项目;政法部党员全员参与,克服困难,从“纸端”到“指端”,从“笔尖”到“镜头”,锤炼能力作风,经受了一次走进基层、联系群众的“大考”。
“我们要弘扬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现在是新的长征,我们要永远在路上!”各位党员纷纷表示,要不断发扬长征精神,汲取革命力量,以重走长征路为起点,切实肩负起工作责任和历史使命,为报社、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现代化转型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