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周末,天气晴朗。我们一家人前往南宁市良庆区良堤公园内,探访林景云故居,追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
在秀美的邕江边上,几间古朴幽静的传统民房坐落于此,这里就是林景云烈士故居。此处原属缸瓦窑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良庆区广西体育中心西北面,南有五象新区主干道——五象大道经过,北邻邕江,与青秀山风景区隔江相望,是南宁市五象新区新崛起的“钢筋水泥森林”中的一处不起眼的小村落。
来到红色革命遗址——林景云烈士故居前,远远地就看到有4棵百年历史的芒果树枝繁叶茂。故居已有上百年历史,故居旁,“红船”、荷塘,构成一道特殊的风景。
踏入这片烈士的故土,一段来自90多年前的历史洪流奔袭而来,等待我们去细细探寻。
林景云故居始建于清末,青砖青瓦清水墙,由前、后进和天井构成,面阔3间,进深两间,屋檐两侧有精美的雀替雕花,文物整体修旧如旧,保留了原来的建筑风貌。
走进林景云故居,正堂摆放着的是林景云烈士夫妇的半身铜像。
漫步在林景云故居内,一张张老照片、一个个老物件都讲述着那段红色故事。这些珍贵的记忆,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红色历史的厚重与伟大。
林景云,1902年生于广西邕宁县良庆乡(今南宁市良庆区)缸瓦窑村的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是南宁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之一,也是黄埔军校南宁分校的第一批学员之一。1927年4月21日内战拉开序幕,林景云转到地下工作,回到家乡缸瓦窑村。
林景云作为南宁党员的先驱,号召了大批缸瓦窑村村民随从去参军,这批农民自卫军也成为了龙州起义的中坚力量。
1930年2月1日,他参加邓小平、李明瑞领导的龙州起义,任红八军第二纵队第一营指导员。在随后的凭祥阻击战中,受伤被捕,于当年3月22日被敌人押至龙州县鸭水滩残酷杀害,英勇就义,年仅28岁。
直到2000年,鸭水滩当地一户人家挖地基时发现一副男性骨骸,经权威考证和分析,经林家后人进行DNA鉴定,最终认定是烈士林景云忠骨,此时距离林景云牺牲已过去70年。
从悬挂在林景云故居内的烈士事迹资料中得知,1952年,受邓小平的嘱托和亲切关怀,开国大将张云逸亲自来到缸瓦窑村看望亲密战友林景云的女儿林洁珍,慰问为新中国诞生做出贡献的父老乡亲,并亲自特批林景云故居旁的三亩水田给林洁珍耕种,解决生活问题。
但在龙州保卫战中牺牲的军人中,还有大量跟随林景云参军的缸瓦窑村农民自卫军,他们的英烈事迹没能广为流传下来。但可以确定的是,缸瓦窑村是无数先烈的故居,而林景云故居作为最后一座记载和供世人学习烈士事迹的建筑,从中我们可以深切怀念那些无名英雄。
故居内最让人动容的展品,是林景云的外孙女林宝霞亲手为他绣的十字绣,上面的场景是邕江边林景云在妻子刘慕华送别下投笔从戎的画面,这是她根据林景云生前留下的照片在画布上绣下的。林宝霞自13岁起,便开始搜集与外公有关的大事小事。
回顾林景云的一生,生命虽然短暂,但人生内涵是如此的丰盈,闪耀着一心为党为人民的革命荣光。
2009年,林景云烈士故居被登记为南宁市不可移动文物,是南宁市区红色文物点之一。2015年,林景云被评定为烈士。2017年,林景云故居被确定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每天都有许多人慕名而来,站在林景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踏着红色足迹来聆听红色故事。
此外,林景云后人还在后院打造了纪念林景云的仿旧景观,让每一位前来探访学习的游客都能更好地感悟红色历史、发扬革命精神。
走出林景云故居,但见有单位团队前来举办主题党日活动,他们正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学习林景云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崇高品德,决心在平凡的工作中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为党旗添光彩。我们一家人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