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人民至上 为人民服务 思想渊源
摘要:紧扣坚持人民至上,以为人民服务思想渊源关系主题,探析分三个层面阐述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理论依据,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进而阐释习近平对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辉煌历程中,一个标识性的思想命题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是由毛泽东提出和阐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个重大命题,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进入新的历史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和实践要求,科学研判国际国内形势,根据国情、党情、世情变化的特点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就是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作为新时代建设发展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党的二十大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写进党章,将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继承创新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深刻认识坚持人民至上的应有之义
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进理论创新的一个科学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聚焦坚持人民至上问题,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把促进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服务的着力点”;“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是无所不在的监督力量”;“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这些重要论述构成了坚持人民至上的核心内涵,它继承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扎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深植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沃土,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理论创新取得的思想结晶,闪耀着真理光芒、充满着历史智慧、包含着文化底蕴,是我们党关于人民至上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坚持人民至上,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治国理政的方略,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磅礴力量。
二、精准理解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核心内涵
“为人民服务”,是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同志最先提出来的。早在全民族抗战初期,毛泽东就声明:“我们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1939年2月,在致张闻天的信中,毛泽东最早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概念。1944年9月21日,他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演讲,经整理修改后,以《为人民服务》为题,发表在《解放日报》上。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开宗明义指出: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革命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的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只要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我们要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比泰山还重”;“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面对前进道路的艰难困苦,“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1945年,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他再一次强调:“紧紧的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在中共七大会议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毛泽东还特别强调,为人民服务要全心全意,不能三心二意,半心半意,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也不行。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核心内涵,精辟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三、全面把握“坚持人民至上”对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的继承创新
(一)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创新阐述为党的初心
“为人民服务”这一重大命题是由毛泽东提出和阐发的,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精要概括。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中华民族危机深重的时代,其目的和使命就是救国救民。毛泽东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在《为人民服务》这篇经典文献中,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毛泽东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阐述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这一重要思想被写进七大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继承和发展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出和阐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大命题。在习近平的系列重要论述中,“初心”的实质内涵就是为人民服务:“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与人民心连心:“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要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可以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是习近平继承丰富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一个重大命题。
(二)将站稳人民立场创新提升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毛泽东倡导为人民服务正是基于人民立场,中国共产党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也正是在于党的立场就是人民立场。毛泽东明确地指出了党的立场和人民立场的一致性:“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也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可以说,“人民”概念是毛泽东著作中的关键性概念,人民立场是毛泽东思想的本质性内容。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也诠释这样的观点,“人民”“人民群众”出现的次数最多,频率最高。特别重要的是,他在新的历史时代将“人民立场”强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动力,指明了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而不是少数英雄人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只有坚持人民立场,才能使中国共产党获得无穷的力量源泉。习近平强调指出,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有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部发展历程表明,党之所以取得成功,靠的就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三)将能否为人民服务创新确立为党员干部是否具有理想信念的客观准绳
毛泽东曾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这就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去,“每个共产党员入党的时候,心目中就悬着为现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奋斗和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样两个明确的目标”。中国共产党辉煌的百年历史,可以说就是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而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进程中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靠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指引。在新的历史时代,习近平进一步明确将能否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员干部是否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客观标准。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习近平高度重视理想信念,在多个场合论述了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
(四)将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创新落实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与对策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必须体现在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中。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党“每一天都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为了人民的自由解放”;“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习近平对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创新性发展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将为人民服务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思想,并落实为各项具体政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追求确立为党的奋斗目标,提出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明确指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他同时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
比如,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落实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上;将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穿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各个方面。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为世界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中国式减贫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