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男,1906年生,湖南省茶陵县腰路镇芙冲村仓下人,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幼时家境贫寒,目睹社会的黑暗,从小立志为家乡的穷苦百姓谋幸福。他为人好爽,好打报不平。1930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六军团18师53团3营营长,1934年10月西征于贵州省黄平县东坡战役中牺牲。
1934年7月23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命令红六军团退出湘赣苏区,向湘中转移,与红3军取得联系。接着,成立了以任弼时为主席、萧克、王震为委员的军政委员会,率领红六军团9700余人于8月7日从遂川县横石地区出发,突破国民党军衙前、五斗江之封锁线
开始西征,揭开了红军长征的序幕。红六军团在任弼时、萧克、王震等率领下,转战80多天,跨越赣、湘、桂、黔等省,行程2500多公里,冲破10倍于己的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层层追堵,与贺龙等领导的红3军会师,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的任务。
一、红六军团西征到黄平
1934年7月23日,中央军委给湘赣省委来电指示:“中央书记处及军委决定六军团离开现在的湘赣苏区,转移到湖南中部去发展扩大游击战争及创立新的苏区”。经过充分准备,8月7日下午,全军近9000人,在独立4团的引导下,由遂川的横石出发,踏上西进的征途。经日夜兼程行军,通过藻林、左安、高坪等地。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于11日中午到达湖南桂东县寨前圩。12日,在寨前圩召开连以上干部的誓师大会,庆祝突围胜利。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由任弼时正式宣布成立红六军团领导机关,萧克为军团长兼17师师长,王震为军团政委兼17师政委,李达为军团参谋长,张子意为军团政治部主任,当时红六军团官兵总共有枪支3016支。17师下辖49团、50团、51团。49团团长是吴正卿,政委晏福生;50团团长是郭鹏,政委彭楝才;51团团长廖聚群。龙云为18师师长,甘泗淇为18师政委,谭家述为18师参谋长,方礼明为政治部主任。18师下辖52团、53团、54团。52团团长田海清,53团团长王光泽,54团团长赵雄。林瑞当时是53团3营营长。红六军团向西行动,中央军委指示六军团一切都要带走。由于六军团主要领导人不大了解西征意图,也没有接受红17师北上的经验,就把省保卫局的犯人、医院、兵工厂、石印机,甚至连个老虎钳子都带上。
六军团从湘赣苏区出发以来,时而西,时而东,时而北,时而南。
像神龙腾空,行踪不定。9月8日,红六军团在西延车田接到中央军委的一个训令,要求六军团在城步、绥宁、武岗山地区打击敌人,最少坚持到9月20日,然后沿桂边行动,与红三军联系,在凤凰、乾城、永绥地域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训令的主要意图是要红六军团牵制敌人,直接与即将长征的红一方面军配合行动。
进入贵州后,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地形不熟悉,贵州是个多山多雨的省份,就是人们常讲的“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山高、谷深、道路窄小。六军团从江西、湖南牵带的马匹,因不习惯狭窄的山道,有的还掉到山沟里。当地老百姓也没有受过中共革命的多少影响,对红军不大了解,而国民党反动派一再宣传什么“共匪、共匪”。还发生过这样的笑话,有些年轻人不知道“共”是什么,“匪”是什么,他们看到六军团的部队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就不再害怕红军队伍,但对红军的称呼照旧。六军团红军战士问他们:“我们怎么样?”他们高兴地说“你们好,你们共匪好。”尤其困难的是,没有军用地图。全靠找向导问路。对于一支独立行动的部队来说,在个完全陌生的,又没有群众基础的地区活动,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这时,在行军途中辎重行李已丢得差不多了,敌人跟踪尾追。六军团走到锦屏、黎平、进入了苗、侗两族聚居的清水江流域。西征以来,军团十分重视宣传和群众思想工作,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党内党外,军内军外,宣传两个口号: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由于宣传这两个口号逐渐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准备渡过清水江北进时,苗、侗两族人民,积极为六军团寻找渡口,收集船只,绑结木筏,架设浮桥。在人民群众的协助下,顺利地渡过了清水河,又突破湘、桂、黔3省敌军共18个团的包围,强渡大沙河,计划攻入地主武装盘据的老黄平县城——旧州。在向旧州进军的途中,林瑞率领的3营作为前锋,队伍行军到东坡一带遭国民党军队和当地民团的阻击。
在六军团进入黄平之前,1934年10月2日,贵州省主席王家烈下达贵州省政府令:令北南东路各县县长,筑堡设哨防堵“共匪”。督饬民团防堵隘口,多设哨棚,修筑碉堡,以资防御。同时并设置递步哨,灵通消息,一旦发现匪警,即通知邻近区团暨防军,合力堵剿。国民党桂系二路军代军长廖磊率部到三穗,覃连芳师和成铁侠旅尾追在后,胡达旅和谢明强团在在施秉和镇远的刘家庄阻击红六军团。民国二十四年十二月八日黄平县政府县长严绍华下发密令(教字一号),命黄平县第一中学校长王季勉加大宣传防堵“萧贺共匪”的宣传纲要,。国民党采取铁壁战术层层围堵红军。
二、东坡战役
1934年10月1日,红军团从谷陇、 王坳、旁海等处行军至黄平、施秉间之东坡、滥桥一带,国民党杜肇华旅的五团、六团在黄平东坡、滥桥一带设防堵击。上午十一时左右,以红六军团3营为先头部队,首先到达东坡,国民党五、六两个占领制高点,架枪设炮等待红军的到来。林瑞负责的3营刚刚到达东坡,就与国民党的部队接上火,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一时间,到处是枪炮之声,不绝于耳。战斗进行得非常激烈。由于敌人占据有利地形,胶着的战斗一直进行到下午。3营战士一时在无法取得突破时,后续部队赶到后,根据军团的指示,暂缓强攻,只能采取夜晚包抄突围。同时贵州省省主席、国民党二十五军军长王家烈亲自率一团、特二团赶来新州五里桥支援。根据军团指示,仍然以3营为前锋,营长林瑞将3营分成三个战斗序列,实行三面包抄的方式冲锋突击。3营利用夜晚、加上密林为掩护,灵活作战,首先端掉敌人机枪手,然后英勇冲锋。战斗一直打到第二天拂晓,才将国民党的五、六两个团击溃,敌人伤亡200余人。然而,3营营长林瑞同志在这次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这位湖南省茶陵县的红军指战员就长眠在黄平这块土地上,同东坡战役中牺牲的红军战士还有李冬苟等人。
王家烈为了不被国民政府追究在东坡阻击红军不力的责任,采取邀功方式进行通令上报。据1934年10月4日《民国贵州省政府关于“追剿”红军情况的通令》记载:“(一)萧匪众约八千、枪约五千,于东(1日)晨由翁谷陇、王坳、旁海等处窜至黄平、施秉间之东坡、滥桥一带。我军五、六团由施秉西上,东日(1日)午正十二时与匪激战于滥桥一带,该匪向我三面包围,均被我击溃。战至东日(2日)拂晓,萧匪一部北窜老黄平。(二)本职东(1日)晨亲率一、特两团驰赴五里桥附近,由下午三时起,我五、六两团东西向匪夹击。激战至东日(2日)拂晓,萧匪不支,向老黄平方面狼狈溃窜。是役萧匪伤亡七八百名,我军伤亡二百余名,俘虏二十余名,夺获迫击炮两门,机关枪一挺、步枪二百余枝。(三)现在本职已率一、五、六、特各团经老黄平、瓮安、余庆一带向匪跟踪追击,已电令李指挥、柏师长痛剿贺匪,截堵萧匪;并令蒋指挥、侯指挥等驰赴乌江北岸截堵萧匪,以收夹击歼灭之效。除呈报中央,通报邻省,布告民众并通令外,合行令仰一体知照。”
10月2日凌晨,六军团结束东坡战役后立即向旧州挺进,又以迅捷之势攻克旧州城。在旧州,红六军团扣留了外国传教士薄复礼(勃沙特)和海曼。在旧州教堂,搜到一张晕滃式的法文贵州地图,有一平方米大小,军团长萧克通过薄复礼的翻译,把法文地图标注成中文,对于不熟悉贵州地形的六军团,这才看清贵州的山川、河流、村庄,基本知道了贵州的地形情况。这张地图,成为红六军团转战贵州的好“向导”,它为红六军团转战贵州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英烈不朽
就在扣留传教士的第二天,六军团撤离老黄平,西进至松洞(梭洞)达瓮安猴场,后来在甘溪战斗中失利,红六军团被迫向西在石阡、镇远,余庆,施秉、黄平一带迂回行动,地形、敌情、社会情况和供应等都处于不利的境地。在桂、黔敌24个团的重围之中,红六军团先后被截为四段,严重减员,部队常在悬崖峭壁小路上攀行,有些部队一天才吃到一碗稀饭,多数官兵赤脚行军。中央代表任弼时身患疟疾,手拄木棍,领导着全军行动。52团是湘鄂赣久经战斗的部队,在行军中为后卫,在遭敌包围中,全团苦战数日,惨遭损失,18师师长龙云在突围到石阡龙马店时,由于当地保长的出卖,不幸被俘,后又惨遭杀害。
1934年12月至1935年红军离开贵州,牺牲了很多红军战士在黄平这块土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