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10月上旬,美韩军队悍然越过三八线,将战火烧到我国鸭绿江边及安东地区。延寿县人民响应党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当年全县401名青年参加志愿军,出动担架65副,支援民工450人。在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上,延寿儿女舍生忘死、顽强作战,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赵正熙:插入敌人心脏
1951年8月,赵正熙(鲜族)在延寿县中和镇应征入伍,他懂汉语、会朝鲜语,到部队被分配做翻译工作。同年同月入朝,被编入志愿军1军9师炮兵侦查团,负责捕捉敌军官兵,侦查敌军军事信息,掌握敌军飞机、大炮及军事武器数量、型号,军队编制、士兵数量等信息。
一次执行抓捕伪军任务,几个战友全换伪军军装,成功混入敌营。通过一口流利的朝鲜话和伪军唠家常,赵正熙消除了对方的警戒心,并取得信任。随后,秘密行动,以最快速度找到突破口,干净利落用匕首干掉哨兵,未发一声异响。而后分工明确,由两人左右夹击胁迫住敌方守卫人员,赵正熙进屋快速搜集敌方布防地图等军事材料。战友配合默契,成功拿到敌方军情资料,押着俘虏回了连队。
钢铁战士
开城战役中,赵正熙和几名战友一同执行侦查任务,途中被敌军侦察机发现,俯冲过来投下炸弹。瞬间,赵正熙耳朵被震听不见声音,眼睛看不见东西,枪也被炮灰中的颗粒物卡住不能使用。危急情况下,战友拉着赵正熙赶紧撤退,跑了一阵,发现石洞,钻进躲避,这才避开空袭。
石洞里,赵正熙发现自己左臂不能动,用力透过眼缝看,只见一点点,身上流血,左侧小臂皮开肉绽。战友把他被送到军事医院。
医生告诉小赵,骨头炸碎了,可能面临截肢。赵正熙一改战场上铁血男儿样子,急忙求医生说:“医生,我才24岁,可别给我截肢,我还得回去打美国佬呢!”,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救治,赵正熙保住了胳膊。为固定被炮弹炸碎骨的胳膊,医生植入了钢钉。术后,赵正熙继续在军事医院接受治疗,胳膊机能恢复大半,只是受伤的胳膊肉眼可见短了一截,转动没有原先那么灵活。左眼失明,右眼仅存一点视力。
赵正熙完成战斗任务出色,1953年3月在朝鲜开城火线入党,1954年10月被朝鲜前线司令官授功勋章一枚,直至1955年10月,他结束4年零3个月的赴朝战斗生活,回到祖国怀抱。
司万福:勇击敌机
长津湖战役中,延寿籍年轻志愿军战士司万福所在炮兵506团2营6连,负责掩护27军前进作战。当时,美军异常警觉,数架侦察机在空中盘旋侦查,发现地面异动便投掷炮弹轰炸目标。为有效射击,6连根据敌情、地形,制定准确射击计划,配合作战部队昼伏夜出,实施夜间闪电突袭。
白天,司万福和战友保持战斗姿势匍匐在雪地里,一趴就是一整天。手脚尖经常冻的没知觉,耳朵冻的僵硬,不及时捂捂,一碰像要掉下来。还算幸运,他身边很多战友没能再站起来。为了御寒,他和战友趁敌军轰炸间隙捡枯草绑在身,实在冻受不了,就两人报团取暖。尽管作战条件如此恶劣,大家打击侵略者的锐气不减。
夜间战斗,他和战友密切配合,稳准操作高射炮,一遍遍填装炮弹,瞄准“联合国军”侦察机猛烈射击。
越战越勇,司万福和战友在整场长津湖战役中,先后击落10余架敌机。
烈火中救战友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接近尾声。一天,司万福和连司务长跟往常一样,前往连队取菜。途中,突然一架敌机冲到他们头上投下燃烧弹,落到司务长身边。瞬间,司务长身上蹿起火苗,衣服着火,身边的树木、枯草连片燃起,火势蔓延,司务长陷入火海。面对突发情况,司万福连赶紧脱下上衣,奋不顾身抢冲进火海,一劲抽打司务长身上火苗。并大喊提醒司务长:“快在地上打滚,把火苗压灭!快把身上子弹和手榴弹扔出去,不要在身上爆炸!”。火势见弱,司万福背起司务长拼命跑向连队。这期间,司万福右腿内侧也被火苗烧伤,但他全然不顾烧伤带来的疼痛,以最快速度赶回连队。卫生员为他俩进行了皮肤消毒、清洗包扎。司务长由于伤势较为严重,被医疗队送回辽宁丹东军事医院继续治疗,司万福则在战争结束后随部队撤回辽宁,对烧伤进一步处置。
司万福赴朝鲜参战3年,1953年7月抗战胜利后回国,是一位勇敢顽强的志愿军战士。
刘成和:精心护理伤员
1950年,刘成和在延寿县六团镇应征入伍,同年10月入朝,同朝鲜人民一道共同抗击侵略者。
他抬过担架,经常往返战场,负责护送伤员去军事医院治疗。平时,他见过四肢被炮弹炸断的战士,也见过头破血流的战士,甚至还见过内脏外露的战士,但他不嫌脏、不怕累,都像照顾亲人一样,精心护理照料。
一天,刘成和在战场上看见一名被燃烧弹烧的血肉模糊的小战士。从小战士口中得知,他才17岁,家住四川,执行任务时,遭遇敌机投下的燃烧弹,因距着火点最近,烧伤也最严重。刘成和对他格外悉心照料。然而天不遂人愿,小战士因伤势过重,被夺去了生命。弥留之际,小战士把自己的勋章送给刘成和,感激地说:“刘哥,你就像我四川老家的亲哥哥一样,我小时候生病他也是这么照顾我的”,刘成和顿感心酸,为小战士安顿好后事之后,更加用心的照顾伤员,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精心照料,缓解伤员疼痛感,让身在国外志愿军伤员感受到亲人一样的关怀。
为打胜仗修桥
刘成和在连里负责修桥,保障部队正常行进。桥体遭到破坏,一般在桥体破损处两侧及中间部位分别固定三根绳子,将桥板架在上面。桥板不够,他就和战友到朝鲜百姓家里动员,发动他们将自己家的木门献出来。
多次,敌机反反复复轰炸桥体,他们就不分白天黑夜不间断地抢修,保证志愿军作战顺利挺进。敌军想方设法搞破坏,为拖延修桥进度,敌军派飞机向他们投掷细菌弹,致使刘成和和身边很多战友染病,患上了斑疹伤寒,刘成和还差点送命。但硬骨头战友并不惧怕,没生病的、治好了的继续抢修。敌机白天炸,他们晚上修;正桥炸了,他们就修便桥,坚决打赢修桥争夺战。
小哥俩上战场抬担架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按照松江省指示,延寿县要组织一支抗美援朝武装支前担架队,黑山屯姚继令(后改名姚旭明)和姚元令小哥俩积极报了名。姚继令任二中队一小队长,配一支三八大盖枪;姚元令任二中队副队长,配长短枪两支,11月初奔赴朝鲜战场。
小哥俩在抗美援朝战场干得不错,各立三等功一次,也经历了与死神擦肩而过的险情。
一次敌机来轰炸,姚继令带领五个担架队员要钻防空洞避险,那想前面一个队员踩响了地雷,顷刻爆炸,两名战友当场牺牲,两名受重伤,一名受轻伤。姚继令抬担架走在最后,只是被弹皮擦伤喉咙,躲过一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