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4月29日,周恩来总理陪同阿尔巴尼亚领导人谢胡,到沙石峪访问。10时,10架直升飞机中的一架徐徐降落在沙石峪村东北部二小队场面上,在热烈的欢呼声中,总理走出机舱,边下飞机,边向人们招手致意,嘴里连呼:“同志们好!”这时他忽然看到人群里有一位母亲抱着小男孩也在拍手,立即伸手接了过来,热情地亲吻着孩子那可爱的苹果脸。孩子甜甜地呼喊着“周爷爷。”这孩子是村民闫宝林之子,后起名“友谊”。接着总理又和在场的群众一一握手。
随后,总理一行沿小路北上。抬头环视山峦,只见西南两山尽是葱葱茏茏的苍松翠柏,总理高兴地对身边的老支书说:“贵顺啊,你们干的很好,真不亚于大寨啊。”张贵顺不安地答道:“比起大寨来,我们还差的很远那。”
总理指指西山:“这树就比大寨多嘛。”“不,不,我们一定向大寨和其他先进单位学习。”总理点了点头:“是啊,一朵鲜花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啊,你们就是要比、学、赶、帮超,要关心周围的村,要把他们也带动起来。”
总理边走边说,望见右边的两棵柏树下堆着小山似的大石头,随口问道:“这么多的石头是怎么回事?”“总理,我们是想在这里开出一亩大的千斤田来。青年民兵整整干了十天十夜,还从山下五里以外挑来2300多担土,计算起来,走了10000多里路,才垫成这块地。”
总理听了赞叹不已:“看来,越是苦的地方,干劲就越大,要向你们活愚公学习呀。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勇于战天斗地,彻底改造大自然,好把我们的国家尽快地建设成现代化强国。”紧接着又补充一句:“你们山上才这么点土,来的人多了,不都给沾走了?,要告诉参观的人们都带些土来么!”从此,凡来沙石峪的人都带上一袋土。
说完,总理迈步登上北山,驻足新打成的蓄水池旁。他盯这个硬是在连石山上打成的3丈多深、6仗多的蓄水池,问道:“这池子用多少工啊?能蓄多少水?水从哪里来呀?……”张贵顺一一做了回答。
阿尔巴尼亚贵宾热情地赞扬说:“真是英雄。你们的革命精神真是比石头还硬。”
总理兴奋地说:“我说么,你们沙石峪人就是有一股‘移山’的精神,很有中国人的气概!’我们也在这栽棵树,留作纪念吧!”总理和谢胡各把一棵翠柏栽在蓄水池南沿上。
这时候,乡亲们送来一篮蓝的核桃和红枣。张贵顺指着一块青石板说:“总理,快来尝尝我们沙石峪的核桃和红枣吧!”总理笑着说:“大家过来,咱们都来尝尝。”说罢,捏了两个红枣放在嘴里。惊叹地说,:“啊,这石头缝里长得大枣真甜啊!”
总理看了看表,就要走了。贵顺老人立即捧起一把枣说:“总理,给邓大姐带上点吧?”总理毫不犹豫地撑开中山服下兜:“好,就给她带上点,让她也尝尝你们沙石峪的大红枣。”
1977年8月12日,张贵顺出席了党的十一次代表会议。领袖接见的时候,他左面坐着的正是邓颖超同志。便问:“邓大姐,您认识我吗?”“怎么不认识?总理不是上你们那去过吗?给我带回的红枣我吃到了。你们石头缝里长的红枣真甜啊!”
一提总理,贵顺顿时泪流满面,泣不成声。邓大姐急忙劝解:“别这样,贵顺同志,你欢迎我去你们那儿看看吗?”“欢迎,欢迎!”邓大姐又换了个话题:“贵顺你多大岁数啦?”“六十四了。”“我比你大八岁,你还正当年那!”贵顺老人作了补充:“我岁数不大,就是胃不好……”“那怎么不把牙镶上啊?这事我来办。就把住的地方告诉我就行了。”果然,散了会,邓大姐就安排了人,给张贵顺镶了新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