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8日上午,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红旗渠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他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
红旗渠,被称为“人工天河”,可谓妇横皆知、耳熟能详,曾被称为中国两个奇迹之一(另一个指南京长江大桥)。红旗渠的修建,是一个漫长过程,经历了从“爱民渠”到“英雄渠”再到“红旗渠”的艰难历程。其最早的源头——“爱民渠”,就是著名的开国中将——皮定均带领军民修建的。
皮定均,安徽省金寨县人,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太行军区第五、第七军分区司令员,转战在以林县为中心的广大豫北地区,为开辟豫北抗日根据地做出了卓越贡献。至今,当地群众还流传着皮司令修建“爱民渠”的故事。
1943年春末夏初,时任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七分区司令员的皮定均率领部队到河南省林县上庄、河西一带开展工作。由于严重的干旱和日、伪、顽军的烧杀抢掠,当地人民处于极度贫困之中,生活极其困难。看到饿得面黄肌瘦的群众和奄奄一息的乡亲们,皮定均心情十分沉痛。他立即开展调查,分析困难原因,研究解决办法。经过调查,皮定均了解到,林县历史上干旱就十分严重,严重缺水的状况给林县人民祖祖辈辈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和极大的不便。因为取水,常常发生打架斗殴伤人亡命事故;因为缺水,不少人家几乎不洗衣服,不洗手脸,即使用水,也是男人洗了女人洗,大人洗了小孩洗,用过的水也舍不得泼掉,留作它用;因为缺水,一代又一代的林县人不得不流离失所,远走他乡。老百姓说林县的水贵如油、重似金,一点也不为过。特别是1942和1943年,由于日寇疯狂的扫荡,加之连续两年大旱,又逢蝗虫灾害,全县1600多人饿死,1万多人外出逃荒,大量田地荒芜,天灾加上人祸,真是惨不忍睹。
皮定均一贯关心群众疾苦,善于做群众工作。他常说:“八路军的胜利,主要靠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她是我们夺取胜利的根据地;一座是人民群众,她是我们夺取胜利的基础,我们的兵源、给养、情报都是从这座大山里来。”为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用水难的问题,皮定均决定组织军民修渠引水。
想法一提出,大家虽然都很拥护,但也很担忧,因为当时战斗频繁,物资和资金奇缺,担心能不能建得成。对此,皮定均作了精心组织。一是科学规划施工路线。他利用战斗间隙,亲自带着有经验的老农进行勘察,确定施工路线,决定以淅河为源,从今林州市合涧镇河西村南老磨盘下引水;二是积极筹措物资和资金。为解决施工中资金和粮食问题,七分区部队拿出一部分粮食,七分区专署也拨出一笔专款,并提出“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粮出粮”,规定地主、富农按每亩地10公斤小米的标准出粮,贫下中农出人来修渠。三是动员军民齐上阵。皮定均利用战斗间隙,组织部队和机关工作人员义务修渠。为了动员更多的群众参与,在工地上分三片支起三口大锅,每人每天安排二两半口粮,参加修渠的每人每天中午能喝上两碗小米稀饭,家里的老人小孩端两碗糠菜团可以换回一碗稀饭。一人修渠、兼顾全家,这实际上也是朴素的“以工代赈”。当时,参加修渠的达400多人。该渠于1943年10月动工,1944年5月全部竣工,渠道全长3.5公里,流经9个村庄,灌溉800余亩土地。
今天看来,这条渠的规模和工程量都不大,但它在当时特别困难的情况下,可不是一个小工程,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和部队的饮水、用水以及灌溉问题,为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群众高兴极了,称八路军为亲人,夸皮定均是“送水神”,并将这条水渠叫“爱民渠”。皮定均带领部队为老百姓修渠的事,得到了八路军总部及太行军区的表扬,在太行山传为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