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军打的又一个漂亮的对外战争。这次反击战,我军取得了完胜,狠狠教训了印度侵略者。这次战争的前线指挥者是张国华和丁胜,其实还有几位将帅也参与了指挥,其中刘伯承的身份就比较特殊,他既不在军委,又不在总参,那他又是以什么身份参与指挥的呢?
首先我们看一下中印边境的形势。中印两国原本友好相处,但是尼赫鲁却实行对外扩张政策,竟然侵犯我边境地区。当然这都怪英国殖民者留下的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麦克马洪线”,印度政府根据这个从来不存在,连清政府都不承认的所谓边境线,不断对我国边境进行蚕食骚扰。
1959年,印度对我边境的骚扰、侵占变本加厉,多次在我境内制造流血事件,这种情况自然会上报中央军委。
当时的刘伯承元帅并不在军委,他是1966年当的军委副主席,当然他也不在总部,他那时是军事学院的院长。刘伯承征战多年,战功赫赫,当然也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他被称为“军神”,是我军不可多得的军事家。中央让刘伯承办学,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发挥这位“军神”的特长,让他培养更多的军事指挥员。
刘伯承作为军校的院长是没有机会参与指挥战争的,但是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战略研究组的组长。顾名思义,这个组是负责研究军事战略的,刘伯承元帅作为一位大军事家,领导战略研究,自然是绰绰有余,而他的这个身份跟指挥战争就比较贴近了。
六十年代初,我国的战略重心实际上是在东部,我们既要防备台岛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又要防备美国从海上对我国可能发动的侵略。但是印度却在我西部边境频繁挑事,我们一忍再忍,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因为再忍就意味着认可印度的侵略,就等于丧权辱国。
在这种情况下,刘帅接受了军委的委托,对中印关系,进行战略研判,通过深入的研究,刘帅得出结论,他认为,鉴于印度方面咄咄逼人的侵略态势,中印之间必然会发生战争,而且这场战争的规模会很大,由于我军将在西藏和新疆对印度发起反击,后勤问题成为准备的重点,而要做好后勤准备,就必须修建道路。
当时中印边境地区的交通远不如现在,主要因为我们并没有把那里作为战略重点,根本没有打算跟印度打仗。但是印度偏偏要把战争强加给我国,我们只得采取应对措施。根据刘帅的建议,我国立即着手在藏区修建了多条公路,为将来的后勤补给做好了准备。
但是党和政府依然尽最大努力消除危险,周总理多次给尼赫鲁写信,希望能够通过谈判,解决边境争端,但是尼赫鲁却执意要用武力解决问题。1962年,在外交努力失败的情况下,中央军委做出了对印进行反击的决策。
此时刘伯承又向军委提出建议,他认为印度虽然刚刚独立,但是从英国那里继承了不少先进装备,其装备水平,跟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军差不多;但刘帅又认为印度士兵军事素质较差,印度的战术水平也很低,我们完全可以用我们擅长的运动战和夜袭战打败印军,并一定能速战速决。
10月20日,印度军队向我国发动大规模进攻,战争已不可避免,中央军委果断发布命令,决心发起对印反击战。
我军从东西两段对印军发动攻击。东线部队运用我军惯用的穿插战术,派出一支部队疾速插入到章多,切断了印军的退路。印军发现受到我军的两面夹击,立即出现崩溃式溃逃。于是战场出现罕见的景观,一面是印军拼命逃跑,一面是我军长跑式追击。
西线我军则采取突袭方式,突然降临加勒万河谷,首先清除了印军的据点,之后,我军迅疾推进到班公湖地区,印军自以为固若金汤的防御工事瞬间土崩瓦解。
我军在东西两线大获全胜,第一阶段的战争顺利结束。假如印度人能够就此收手,跟我们进行谈判,那么他们此时的损失还不是很大。但是印度不甘心,更不服气,他们希望能够扳回一局,以增加谈判筹码。于是印军拼命增兵,单是在西山口就有接近4万精锐,跟我军所有参战部队人数相当。
此时的刘帅也在对中印战场形势进行研判,他根据前线提供的各种战况,又结合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给军委提出了新的建议,他指出,印军虽然数量众多,但是兵力部署极不平均,整个部署特点呈现一字长蛇阵形,鉴于这种部署特点,刘帅提出了“打头、击背、剖腹、切尾”的方针。
根据刘帅的方针,我军对西山口之敌发起攻击。具体采取的是两翼侧击,迂回腹背夹击的战术,很快就击败了敌人,此战不仅攻占了西山口等战略据点,还击毙了一位印军旅长。
之后我军对溃败之敌展开清剿和追击,第二阶段的战役,只打了5天,就把印军打得溃不成军,这一次,印军彻底服气,作战意志彻底崩溃。而且前线的失败引起印度朝野的恐慌,新德里乱成一团,很多人已经开始逃跑,他们担心解放军一个冲锋就打到了那里。
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解放军却开始撤军,因为我们不是侵略印度,而是自卫反击,反击的目标达成,我军胜利班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