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随习水老区建设促进会理事会的老同志一起,到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淋滩渡口(塘房)、淋滩红军党支部旧址、淋滩传统村落、老红军宋家通墓等地红军长征革命文化遗址调研考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与退休老同志一起,在研调中度过中国第35个老年节、重阳敬老日。
以隆兴镇淋滩地域为中心方圆五公里内,是习水革命老区的主要区域之一。这里原是赤水县第七区区公所所在地,赤水河中游水码头,航运、盐运、手工业、工商业繁荣,在新中国建立前后,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在川南黔北武装斗争、革命战斗的联络地、集聚地,特别是在中央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战役期间,红军部分主力及战斗分队先后三次从淋滩地区来回横渡,成为红军三次飞渡赤水河的重要渡口,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四渡赤水战役期间和胜利后,一批红军伤病员通过各种渠道,汇集到爱国人士、国民政府官员刘纯武的经商厂坊养伤,以此为掩护,加入刘纯武的武装保商队继续革命。在保商队中的共产党员、红军骨干宋家通等在赤水河两岸党组织的领导下,秘密成立红军党支部,以淋滩红军党支部为核心,以保商队为阵地,积蓄革命力量,机智灵活,有分寸地坚持斗争,保留革命火种,直到淋滩迎来解放,解放后,又继续参加清匪反霸斗争。
有资料统计显示,刘纯武的保商队及淋滩红军党支部先后收留负伤失散红军上百人,部分伤好后重返部队或返回原籍,部分在这里定居成家,部分在斗争中牺牲。
今天县革命老区促进会理事会的以这种方式度过重阳节,意义非同一般。
我再一次到这里调研考察的目的,一是今年淋滩红军党支部和淋滩红军渡口修缮开放后,没有时间来这里参观,临近退休之前正好来补上这一课。
二是以上两处红军长征遗址修缮之前,以习水县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名义参加修缮方案、展陈大纲的县级专家评审,提出过一些建议,修缮开放后,实地来看一看,印证评审时提出的建议是否正确。
三是四天前与会长张箭宇一起受聘为习水县四渡赤水研究院首批研究员,领有课题。在受聘仪式和课题发布会上,两位专家发言提到淋滩红军渡口的地名争议问题,借此实地论证淋滩红军渡口的几个渡河地点之一塘房渡口。
四是去年执笔完成中国关工委、遵义市关工委年度课题《创建青少年全国红色教育示范县》《革命遗址遗迹》两份调查报告中淋滩点上的进一步升化回访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