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
今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军事家刘伯承元帅诞生130周年。
刘伯承纪念广场:勉作布尔什维克 必须永远与群众站在一起。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亲自主持下,有关部门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多年来众多高级将领进行了全面、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的历史评价,中央军委两次审议确认了36位军事家的名单及排名。36位军事家刘伯承是继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排名第六位。在《中国大百科全书o军事卷》基础上编纂《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对刘伯承的评价是"刘伯承(1892-1986),原名刘明昭,四川开县人(今重庆市开州区),中国人民的伟大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刘伯承同志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兢兢业业,奋进不息,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的历史功绩和优秀品德将永远彪炳史册。"他一生的光辉业绩,已在人民军队军史上矗立了一块不朽的丰碑。被称之为"一代军神","党内孙武"之美誉,是可遇不可求的党内"军中圣人"。
四川省开县赵家场(今重庆市开州区)刘伯承故居。
刘伯承是一位具有坚定政治信仰、杰出军事韬略和深厚文化涵养的军队将领。他在作战筹划上有一句名言:"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他所说的"五行",即任务、我情、敌情、时间、地形。他把我军看成战争主体,把任务当作中心,把敌情看作前提,把时间和地形看作物质条件。在红军长征中,他运用"五行术"随机应变、乘势而为,打巧仗、打硬仗,屡建奇功。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刘伯承身为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先是挑起殿后的重担,后又兼任红军前卫先遣司令,率部斩关夺隘,抢险飞渡,在突破乌江、智取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彝海结盟传佳话、强渡大渡河等诸多战役,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奇才。在纪念建军95周年,缅怀刘伯承在长征中的贡献。刘伯承的一生,经历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全部过程。他判断敌情准确,计划战斗周密,善于出奇制胜,以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著称。为创建一支人民军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以无比顽强的革命毅力,赋予革命军队以无坚不摧的战斗力,引导红军奇迹似地战胜千苦万难,完成长征。
刘伯承(1892—1986),原名刘明昭,四川开县赵镇人(今重庆市开州区)
一、突破乌江六勇士
突破乌江之战,是红军长征的生死战。
1935 年 1 月 1 日,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确定了突破乌江,进军遵义的战略任务。刘伯承又出任总参谋长,并兼任军委纵队司令员。中央红军于贵州瓮安之江界河、开阳之茶山关和余庆之回龙场等渡口分3路开始强渡乌江。在刘伯承总参谋长、张云逸副总参谋长的指挥下,红1军团第2师第4团团长耿飚的带领下强渡乌江,遭到了失败,这时共产国际顾问李德断定,红军强渡乌江,会比湘江战役败得更惨,关键时刻,毛主席决定,由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亲自去江界河渡口,指挥突破乌江的战斗。乌江有黔军防守,当时国民党中央军的八个师也向红军包抄过来,形势十分危急,总参谋长刘伯承到达渡江前线后,亲自对对岸敌情做了侦查,他发现连接新老渡口有一条小道,仗打起来,敌人可以利用这条小道互相增援,刘伯承马上命令耿飚,派一个连的兵力埋伏在板壁山,至少配备一挺重机枪,两挺轻机枪,战斗打响后,截断这条小路。他还向当地老乡打听到一个可以偷渡的地点老虎洞。战前,刘伯承根据实际情况做了充分准备,因为没有渡船,刘伯承命令准备六十六支竹筏做渡河工具,同时申请要迫击炮支援战斗,总部把神炮手赵章成派到前线。江界河有一个新渡口,一个老渡口,加上老乡说得老虎洞,刘伯承制定了偷渡加强渡的计划,具体是:老渡口投入一个营,十只竹筏,实施佯攻;新渡口为主攻方向,投入两个营,五十支竹筏同时强渡。毛振华连长带领突击队三十六人,趁夜从老虎洞偷渡过去,迂回到新渡口从侧面攻击敌人,(这个突击队,因为水流湍急,只有毛振华率领六名战士偷渡成功,而正是这六人,成了压垮敌人的最后一根稻草。工兵连等攻击得手后,马上架起两座浮桥,让后续部队迅速过河追击敌人。刘伯承的周密安排,使红军顺利突破了乌江,并乘胜追击,占领了遵义。
刘伯承同志纪念馆
二、"节省子弹"智取遵义城
党的黎平会议后,刘伯承为红军总参谋长兼任中央纵队司令员。1935年1月3日中央纵队和第五军团一过乌江,刘伯承立即率部夺取遵义。他向受领任务的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六团政委王集成强调:"现在,我们的日子是比较艰难的。既要求仗打得好,又要伤亡少,还要节省子弹。这就需要多用点智慧。"冒着大雨,部队出敌不意占领了遵义城外围据点深溪水镇,并俘获了驻守在镇上的一个营。王集成和团长朱秋水通过俘虏摸清了遵义城的底细,决定化装成敌人,利用俘虏去诈城,打个便宜仗。他们把想法报告给刘伯承,刘伯承听了非常赞同:"很好,这就是智慧。不过装敌人一定要装得像,千万不能让遵义守敌看出来。"很快,第一营第三连和侦察排及全团20多个司号员,都换上了敌军的服装,让那被俘的连长和十几个士兵走在最前面带路。乘着夜色,队伍顺利地到达遵义城门口。城楼上的黔军哨兵尽管盘问得十分细致,因为有俘虏答话,所以守门的士兵毫无戒备地打开了城门。红军战士一拥而入,一下子把城楼上的敌人收拾掉了。20多个司号员一齐吹起了冲锋号。后续部队像潮水般向城内冲去。敌人也搞不清来了多少红军,早已失去抵抗能力,敌人有3个团从北门逃走。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
遵义守军北逃的方向是娄山关、桐梓。娄山关离遵义90里,是黔北连绵大山中的一道著名险隘,像一把铁锁锁住了遵义通往四川的出路。如果不及时控制娄山关,中央红军下一步的行动将受到极大的限制。想到这一点,刘伯承与聂荣臻立即赶往第二师驻地。刘伯承要求第四团团长耿飚、政委杨成武立即带领部队出发,占领娄山关后占领桐梓,同时要"夺关快、伤亡少"。第四团领导进行认真研究和调查,决定对娄山关采取正面佯攻侧翼抄袭的战术。在一个老猎人的帮助下,部队找到可以迂回到娄山关侧后的小路,前后夹击,在1月8日迅速攻下娄山关后占领铜梓,保证了中央红军驻扎遵义的安全。
三、七条木船巧渡金沙江
1935年5月2日,朱德命令刘伯承率干部团1个营及总部工兵营1部,于4日上午赶到皎平渡架桥,同时侦察上游各渡河点。刘伯承叫先遣分队都换上国民党军的服装,大摇大摆地向江边急进,沿途遇到几股民团,一律不与之纠缠,只说:"共军要在这里过江,我们去执行任务,封锁渡口。"来到离江30公里的杉落树时,一个大胖子区长出来欢迎。刘伯承和宋任穷带了几个警卫人员来到了区公所。胖区长说:"上峰来了命令,要烧船封江。"刘伯承一边喝水一边说:"我们也是来执行这个任务的。你把公文拿来看看。"胖区长赶紧取出公文递上来。刘伯承问:"船你烧了没有?"胖区长怕受责备,解释说:"刚接到公文,还没有烧。"刘伯承说:"很好,由我们来办吧。"接着刘伯承又将河宽、流速、水深、守渡口的兵力等情况问清楚,然后厉声告诉胖区长:"我们是红军,你带我们去找船,如果船发生问题,唯你是问。"胖区长吓得大汗淋漓,乖乖带路。找到2只船后,前卫连乘船过江,消灭了30多个保安队人员,控制了渡口。在当地船民帮助下,又找到了4只船。
刘伯承设立渡河司令部,制定《渡河守则》,同时向朱德总司令发报:"皎平有船7只,每日夜能渡1万人。军委纵队5日可渡完。"朱德下令,全军从皎平渡过江。刘伯承获悉全军都从皎平渡江,立即命令宋任穷带领第3营翻山20里抢占通安镇,留下工兵连守渡口。川康边防第一旅旅长刘元塘得知江防有失,带了2个营来增援。结果援敌在通安北面被第3营一个冲锋就冲垮了,刘元塘急得大哭,带残部逃回会理。打完仗,指战员们感叹,要是在江边宿营,让敌人翻过山居高临下压下来,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价。5月4日到9日,中央红军主力部队渡过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赢得了战略转移中的主动权。当薛岳的追缴军5月16日赶到金沙江边时,只能望江兴叹。
四、彝海结盟传佳话
中央红军在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之前,曾通过彝民区。此时蒋介石坐镇重庆指挥刘文辉、杨森在大道堵截,他认为红军是不敢走小路翻越大凉山经过彝民区的。刘伯承利用蒋、刘之间和刘、杨之间的矛盾,以一封书信兵不血刃地通过了德昌,驻守德昌的是刘文辉部许剑霜旅,许剑霜是刘伯承在泸顺起义时的部下。他派人送信劝其深明大义不要阻拦红军,但一天未见回音。刘伯承决定亲赴德昌,毛泽东担心地说:"伯承同志,你有把握吗?"刘伯承说:"军情紧急,时不我待,现在未接到回音,我必须亲自去说服许剑霜,这个人我了解,有把握。"
在去德昌的路上,恰好遇到派去的人,持许剑霜复信返回。许表示自己"身在曹营心在汉",约定双方鸣空枪为号,让开大道由红军通过。先遣队继续前行,刘伯承派出侦察员,经泸沽,向富林、越西方向侦察了敌情,不出刘伯承所料,敌军杨森等部重兵正朝越西、富林方向开进,刘伯承与聂荣臻研究,将敌情急电报告中央军委,并建议主力红军不走大道,绕开敌重兵经泸沽走小路翻大凉山,先于敌人抢占安顺场渡口,同时建议一支部队佯装主力,经泸沽向富林、越西方向前进以迷惑敌军。中央军委回电同意了刘伯承、聂荣臻的建议。这就是红军长征史上著名的"泸沽分兵"。刘伯承、聂荣臻率先遣部队走小路进入大凉山区。刘伯承亲自深入彝族部落,宣讲党的民族政策和红军的各项纪律,并在一个海子的旁边,与沽基家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郑重宣誓结为兄弟。彝海结盟,促进了彝汉民族的团结,使红军顺利地通过了彝民区,终于抢在杨森前面过了安顺场。
1959年,刘伯承为原国营成都量具刃具厂题词
五、三发炮弹开路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12日党的会理会议决定刘伯承任中央红军先遣军司令为全军开路。刘伯承执行和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获得彝族群众支持,与彝族果基部落首领小叶丹在彝海结盟,使红军顺利通过彝民区,为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赢得了宝贵时间。
大渡河两岸都是崇山峻岭,安顺场渡口河宽有3000米,水深浪急无法架桥。当年石达开率领太平天国起义军2万人在大渡河安顺场无法渡河,在清军的追击下全军覆没。5月24日晚,刘伯承向第一团第一营营长孙继先讲明情况,布置夺取安顺场渡口的任务并强调:"我们会不会成为石达开,这就看你们的了。"晚上10点战斗开始,第一营顺利占领渡口,找到了船只和几十名船夫。25日上午9点,第一营第二连熊长林等18人登上船在火力掩护下开始强渡大渡河。刘伯承让人架好迫击炮对参谋说:"叫赵章成瞄准对岸那两个碉堡。我们就几发炮弹了,听命令,一定要打准。"船靠岸后,18勇士飞身下船。敌人欺红军人少,一个军官指挥着200余人从碉堡里和散兵壕里钻出来反冲锋。刘伯承举着望远镜一边观察一边说:"叫赵章成开炮。"赵章成第一炮就打在敌人碉堡顶上,接着两炮打在敌人的队伍中。敌人死伤很大,顿时大乱。勇士们乘势冲锋,占领了主要工事,残敌溃逃。但是船小往返时间长,乘船过河全军要一个多月,这是敌情所不允许的。中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来到先遣司令部。经过研究,毛泽东归纳大家意见,决定分兵两路,沿大渡河两岸前进,相互策应夺取泸定桥,在泸定桥过河。假如两路不能会合,刘伯承、聂荣臻率部队单独走,到四川搞个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