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石寨山晨眺
2022-08-01 10:12:55
作者:银笙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山有山的特征,水有水的灵性。石寨山却像位裹披红纱的桃花少女。山是红的,土是红的,连岩石也是红的。配上那清凌凌的双羊河水,真像滚上了绿色的裙边。

    站在石寨山上,远远的,是莽葬苍苍的古长城。千百年来,长城搏风击雨,历尽沧桑。现在,在晨曦的辉映下,给人一种壮阔开朗的印象。你在这里纵览低徊,不禁从心底赞叹这铜墙铁壁似的屏障。

    凭吊这长城边的守寨,你不由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我们的中华民族,是从血泊中站起来,又用血肉筑成了万里长城,筑成了石寨山。

    石寨山原本是一座守寨。守兵分扎在四个山头,由一家的四个姊妹率领。她们在峭立的石崖上凿出石洞,里面储满粮食和水。多少次,敌人想占领这个山寨,但总不能得逞。一天,凶残的敌人开来许多军队,将山寨团团围住,立逼四姊妹投降。可是,四姊妹不愧为巾帼英雄,身先士卒,和士兵们同甘共苦,并肩战斗。洞里的粮食吃完了,水喝完了,她们咬着牙坚持。刀枪断了,她们就用石头砸。不少的勇士牺牲了,血流成河,染红了这里的山石。在那困苦的时候,土兵们要负伤的四姊妹放弃山寨,突围出去,可她们坚决不肯,一直血战到底,终于等来了援兵。

    明朝末年的李自成农民起义,就是最先在这里点起了烽火。农民领袖高迎祥,是石寨山下的高村人。他和李自成、高夫人揭竿而起,在这里和官军进行了一场激战。高迎祥、李自成冲锋陷阵,杀得敌人血流成河……

    漫步在石寨山上,思想的羽翼带着我们穿行在前人的年月里。那英姿飒爽的四姊妹,那敦厚骁勇的高迎祥、李自成,那沉吟的、谈笑的、弯弓的、挥剑的兵士们,一个个向你走来。他们做着手势,慷慨陈词。是讲长城为何不可逾越?是讲野火为啥燃遍全国?还是讲……可惜,隔着道历史的门槛,我们不能做半句交谈。但是,抚今追昔,我深知,离开了将士的“黄沙百战穿金甲”,哪来得“不教胡马度阴山”?

    然而,这一切,对石寨山来说,也许已经淡漠了。石寨山的心中,珍藏着另一个鲜红的传说:那是解放战争的初期——1947年4月13日,不少身穿灰军装的解放军来到这里。

    寂静的山村,在寂静中起着巨大的变化。

    天空,架满了珠网似的电线;

    路上,来往着步履匆匆的军人。

    看呵!那位身材魁梧、下巴上有一颗红红的疣子的恩人来了!那位眉毛浓黑谈笑风生的副主席来了……

    不显眼的山村,成了革命的司令台,成了战争的指挥部。

    哒!哒!哒!电报传遍了千壑万谷。

    哗!哗!哗!捷报雪片般地飞回山村。

    青化砭战役胜利了!羊马河战役胜利了!

    在那整整的57天时间里,石寨山呵,你看到了什么?

    这里,没有豪华,没有盛宴,没有一星半点的奢侈。

    那时,谁想过舒适的楼房?谁挨过绵绵的钢丝床?

    院子里的牲口圈,成了警卫员的宿舍。那位身材矮小的小警卫,每晚都睡在牲口槽里。

    战士是这样,就连我们的领袖也是这样。

    毛主席、周副主席、任弼时同志合住在一明两暗的两孔窑洞里。窑洞又黑又破,里面还摆了几缸腌酸菜,不时发出一股难闻的酸味。房东感到难为情,几次要把菜缸搬出去,毛主席怕麻烦群众,坚决不让搬。

    三位首长,住在两孔窑里,土炕上睡不下。任弼时同志琢磨了一阵,看到窑内有一个小拐窑,就把自己的被子搬进去。可是,那是怎样的拐窑啊!长不过6尺,宽不过3尺,只有一个小炕,坐在炕上刚能直起腰,是老乡平时存放东西的。任弼时同志除了在上面睡觉,还要办公,指挥战斗。办公桌就是两膝和锅台,谁见了谁不惊叹!

    与战士同甘共苦,毫不特殊,是老一辈革命家的本色,是革命胜利的法宝。不信,问问石寨山,近两个月时间,她常常看到首长和战士一起抢着吃榆叶窝窝头。

    那时,正是春荒时节,粮少,菜更少。老乡们还有点腌酸菜,部队除了窝窝头,就发点咸盐和辣盐面。有人提议,向老乡征点菜。可是,首长不允许,一来,部队多,群众供应不了;二来,把群众的吃了,群众以后吃啥?

    一天下午,毛主席和一群警卫员出来了。他们提着筐子,拿着镰刀、铲子,在双羊河畔转呀转。

    原来,这天下午,房东家送来了一盘炒野菜请毛主席尝。这一“尝”,使主席找到了解决“菜”的诀窍。他就和战士们出去找。花花菜、油桃子、羊耳朵……野菜刚刚吐绿,不一会就挑了几筐。这些菜虽然从未上过华丽盛宴,但却养育了无畏的战士。

    历史,是最忠实的摄影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千朝万代的真实写照。可是到了这一代,却全然变了:军人手中拿的不是马鞭,而是开荒种地的镢头;首长的前面不是喝道的皂隶,而是侃侃而谈的老农。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东海县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活动(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蔡诗华致敬2022建军节·17首新诗
·特稿:东海县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活动(组图)
·特稿:信仰的力量——南昌起义及八一精神研究启示(组图)
·特稿:北京市朝阳区委党校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工作交流暨庆祝建军95周年纪念会在京举行(
·中红头条—江山、布铁威:北京市朝阳区委党校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工作交流暨庆祝建军95周
·特稿:国务院原副总理耿飚夫人赵兰香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举行(组图)
·特稿:八一礼赞
·特稿:海纪馆与市住建局共同开展“蓝色记忆”主题党课活动(组图)
·特稿:八一前夕,东海县走访慰问部队离退休人员(组图)
·特稿:南梁干部学院举行读书沙龙活动(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石寨山晨眺
银笙:石寨山晨眺
特稿:石寨山晨眺
淡泊名利李卓然
“明君”张闻天
胡木英老师为走正道行远路云夏令营作报告(组图)
唐由之为毛主席的眼睛做手术
唐由之为毛主席的眼睛做手术
沉痛悼念曾给毛主席治白内障的中医大师唐由之先生(
沉痛悼念曾给毛主席治白内障的中医大师唐由之先生(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