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期擦拭纪念碑尘土

高大的背影

广场上的连椅擦得锃亮方便游人休息

红军长征经过固原的道路他耳熟能详

纪念碑的每一处他都要擦到

每年听他义务讲解的各界干部群众数千人

那里有垃圾那里就有他的身影

清洗青石嘴战斗示意图尘埃

群众听他讲解青石嘴战斗的场面

在展馆前向群众讲解青石嘴规划蓝图

整理人们敬献的鲜花

庄严肃穆的红军长征青石嘴战斗纪念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4月5日,正值清明时节,一大早,我驱车来到原州区红军长征青石嘴战斗纪念碑下,高大矗立的纪念碑在桃花和松柏的环抱中,显得庄严肃穆。
还没有走近纪念碑,就老远看见一位身着迷彩服的高大身躯在擦拭着纪念碑。走近一看,原来是看护纪念碑的丁红武老人。
我和丁红武并不陌生,早在宣传部工作时,2008年修建青石嘴红军长征战斗纪念碑,丁红武就开始看管工地上的建筑材料。由于丁红武在村上当过十年支部书记,为人忠厚,有一定的威望,当年10月份纪念碑建成后,主管部门就将看护工作交给了他,这一看护就是十三年。
当初,他只是打扫卫生,修剪树木,看管纪念碑不要被人为损坏。后来,随着瞻仰纪念碑的各界群众逐渐增多,人们经常向他询问青石嘴战斗的历史,他无言以对。于是,他不厌其烦地走访村上和周边的老人,了解当年战斗的过程,经过整理,基本掌握了青石嘴战斗的历史资料,担当起了义务解说员的责任。
他说:“我是一名有着二十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当过十年村支书,家族中有三代人当过兵,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儿子曾经在银川通过朋友找了一个看门的工作,每月工资两千元,被我拒绝了。现在看护纪念碑虽然报酬有点少,但为了红色文化的传承,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自己也心甘情愿”。
在和丁红武的交谈中了解到,去年开展的学党史教育活动中,前来青石嘴红军长征战斗纪念碑开展主题党日教育活动的单位络绎不绝,他先后义务讲解200多场次。到目前累计听他讲解青石嘴战斗故事的受众达4万多人次,除了当地机关单位的党员干部,还有江西、湖南、四川等地慕名前来的老红军的后代。在他的记忆中,影响最深的有两件事。2021年7月傍晚时分,巡视纪念碑时,发现一位满腮胡须,酷似讨饭者的老者平躺在纪念碑广场的连椅上。处于同情,他走进老者的身旁攀谈起来。原来这位老者是广东惠州人,名叫韩正明,时年59岁,2020年1月他和4位朋友从江西瑞金出发,徒步重走长征路,其他4位朋友都因身体原因,半路上陆续退出,只有他一人坚持了下来。韩正明拿出他途径长征路上各地宣传部门的证明和拍摄的照片,丁红武对他产生了敬佩之情。当晚,他把韩正明叫到展馆的门卫室里,从家里端来了饭菜给他吃,晚上让住在门卫室里,第二天早上又让妻子准备了早餐,临走时他们互相加了微信,又拿出50元钱给韩正明让路上买水喝。韩正明走后,一路上把他经过长征路拍摄的图片通过微信发给丁红武,至今他们的联系没有中断。还又一次是湖南的老俩口赶着一辆马拉车重走长征路,到达青石嘴后,在纪念碑下修整了两天,把青石嘴周围的环境拍了照片,之后沿着彭阳向陕北吴起镇方向进发。这两件重走长征路的真是事例,更加坚定了丁红武看护好纪念碑,讲好青石嘴红军长征战斗故事的信心和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