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是革命的山,英雄的山,奉献的山。
这里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
熊家河,就是这山山岭岭间一条普普通通的溪流,它地处大别山北麓安徽、河南两省交界处,蜿蜒盘旋,奔流不息,滋养着这一方水土。
明朝初年,朝廷从物产富饶、地广人丰的江西饶州、九江等地,从百姓中“二丁抽一、五丁抽双”,实施“江西填湖广”,以巩固中央政权。
这些被强制迁徙的移民在江西鄱阳湖畔集中,然后乘上大船,驶向鄱阳湖边缘深处,再沿长江、淮河等进入大别山。
渐渐地,大河变成了小溪,船走不动了,人们便下船上岸进山,遇到适宜的地方,便是第二故乡,遂落籍于此。
几位熊姓人家,从淮河进入史河上游杨家滩一带下了船,顺着从莽莽森林中流出的溪流,进入一条荒无人烟的大山冲,这里与世隔绝,如世外桃源。
他们圈地为家,结草为庐,垦荒种粮,取水烹食,开创了异地他乡的家业。
于是,人们把这条溪流叫熊家河,这条溪流发源的山冲及周边地带,也得名熊家河。
民国初年,熊家河两岸,茂林修竹间,陆陆续续出现十几个农耕村落,小的几户,大的十几户。有熊姓、陈姓、方姓、王姓等多个姓氏杂居其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1929年5月,立夏节起义的圣火点燃了大别山的革命热情,熊家河逐步发展成为鄂豫皖皖西北苏区的中心地带。
熊家河地处大别山北麓腹地,四周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地势偏僻,雄关险隘众多,敌军鞭长莫及。
敌人重兵驻扎在金家寨、商城等地,如果进攻熊家河,必须翻越重重大山,而叶集、开顺街虽有驻军,但与熊家河之间有宽阔的史河、长江河相隔,因此敌军不敢轻举妄动。
1932年冬,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共皖西北道委,赤城、赤南县委及道、县、区苏维埃,还有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经常以熊家河为根据地。
他们在熊家河周边的大山沟里搭起草棚,建起简陋的医院、枪械所。部队经常出没于深山老林间,打击来犯的小股敌人,掩护后方机关、医院和群众。
1933年10月,以徐海东任军长、郭述申兼政委的红28军在这里进行了艰苦卓越的反“清剿”活动。
11月初,红28军84师在二路游击师的配合下,在熊家河石门口歼敌40旅1个团,俘敌1000多人,缴获短枪800多支、迫击炮3门、大衣700多件,改善了部队装备。
1934年8月,高敬亭担任皖西北道委书记,先后驻扎在熊家河的吴家祠堂和陈家寨,领导皖西北的党政军工作。
红军在杨桃岭、石关附近布下岗哨,敌人纵然凭借强大兵力,攻占了杨桃岭、石关等险要隘口,要想攻入熊家河中心区域,也会在进军途中处处挨打,即使占领了熊家河一带,也难以在此长期驻守。
红军利用这里的群山和河流屏障,与敌人展开了一次次生与死的较量, 谱写了一曲曲血与火的赞歌。
1934年11月中旬,国民党“豫鄂皖三省剿匪总部”任命安徽省政府主席刘镇华兼鄂豫皖边区清剿总指挥,限一个月内彻底消灭大别山的红军。
红军指战员们清楚,皖西北道委领导下的红军大本营熊家河、全军庙一带,是敌人清剿的重点。
果不其然,敌11路军、25路军和东北军的106师、108师、戴民权部等上万的敌人,在赤城、赤南两县南北一百多里,东西约四、五十里的周围修筑了碉堡,设下了封锁线。
敌人在熊家河地区也布下了包围圈,戴民权第54师驻扎于西北边的皮坊、狗迹岭、武庙集、段集和皂靴河、苏仙石一带;敌11路军驻扎于东北边的铁炉冲、窑沟一带;东北军进驻南边的双河、桃树岭等地,如三枚利箭对准熊家河、全军庙一带。
敌人天天进攻、清剿,把整个苏区烧杀抢掠一空,剩下的老乡没有饭吃,没有房子住,红军的伤病员和后方机关人员也缺乏粮食和其他物资,难以立足。
面对敌人的清剿,战士们破衣烂衫,吃不上饭,穿不上衣,一些战士手脚被冻坏甚至致残,红军指战员们阵阵心酸,痛如刀割。
为弄到一点粮食、布匹,都需要冒着生命危险,甚至用血的代价通过重重封锁线,潜入白区,历尽千辛万苦。
由于敌人不断遭到打击和失败,国民党在增兵的同时疯狂地烧杀。他们推行移民并村政策,强迫山地居民搬到平畈,逼着群众上山砍树毁林,把森林变成地荒山光的无人区,妄图割断人民群众与红军的血肉联系,困死红军。
敌人残酷实施移民并村和烧杀抢掠,虽说给红军的活动造成了困难,但是国民党军队自己的供应也发生了严重问题。他们从山区老百姓身上已经榨不出什么油水了,军需物品只好从外省外地调入。
1934年12月8日,红军侦悉敌25路军某部,护送竹排,装载大批粮食、食盐和冬装,沿着史河逆流而上,运往金家寨。红军连夜埋伏在石灰岭山梁上,把郑廷珍独立五旅的物资给缴获了。
这时,隐蔽在山林中的群众走出来,奔向竹排。在放排工人的配合下,把大米、油盐、军装、罐头等许多战利品装上挑子,朝山里搬运。
这次伏击,不仅解决了军民短期内的粮食问题,而且使敌人物资供应更加紧张,迫使敌人停止了一段时间的军事行动,为苏区赢得了宝贵的养精蓄锐时间,在红28军战史称为“史河岸边打毛排”。
为了应对皖西北苏区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于是周世觉、高克文率领部队,从熊家河出发,渡过史河,突破敌人封锁线,通过霍山县境,远程奔袭潜山县境,打到敌人后方去,深入到皖西南外线作战,牵制和分散围困皖西北苏区的敌人兵力,试着寻找新的游击战争根据地。
从此,开始迈出探索鄂豫皖游击战争外线作战的第一步,红28军坚持三年游击战争也从此拉开序幕。
1935年2月,第三次完成组建的红28军把军部和机关设在熊家河下游。
红军以熊家河根深叶茂的朝阳山、杨桃岭、陈家寨、小孤山及周边的金刚台、悬剑山、狗迹岭、葛藤山等崇山峻岭为依托,以茂密的山林作掩护,动员发动群众,发展壮大红军队伍,多次粉碎敌人的进攻,有效地保存了红军实力,保卫和巩固了苏区根据地。
1935年3月24日,红军驻熊家河后勤机关被敌人突然包围,机关的同志大部遇害,当时负责战备管理物资的经济处主任吴先元也被俘,敌人逼他交出红军的财物,押着他带路,上山找钱、找物、找武器弹药。
吴先元沉着镇静,将计就计,将敌人带到一个山顶上,谎说枪支弹药就埋在那里,敌人信以为真,到处寻找。
吴先元趁敌不备,一骨碌滚到山脚下,钻进了深山密林。渴了,喝几口泉水;饿了,采几个野果充饥;夜间,用枯树叶御寒。
藏了整整八个昼夜后,他忍着遍身摔伤的疼痛,历尽艰辛摆脱了敌人,找到了部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