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关系个人健康成长、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繁荣发展,对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
革命战争年代,10万金寨儿女为国捐躯,走出了59位开国将军。
很多金寨籍开国将军的家风故事传为美谈,如两膺上将洪学智的“八条铁令”、“三让将军”徐立清的“三不准”等等,成为红色家风的楷模,一直广为传诵,永励后人。
安徽省六安市曾专门编撰《皖西好家风》一书,收录了洪学智、徐立清、皮定均、陈先瑞、曾绍山、张贤约等多位金寨籍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故事。
这里要分享的是金寨县另一位开国中将滕海清的家风故事,在编撰《皖西好家风》时,这些故事还没来得及收录。
1909年,滕海清出生于安徽金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早年时期,为了谋生,他7岁时就开始给地主放牛,15岁时就外出帮工烧木炭补贴家用。
土地革命时期,滕海清参加农民运动,积累了丰富的革命经验,任家乡赤卫大队大队长。
1930年8月,滕海清带领30余名赤卫队员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1年2月,滕海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2年,在战火硝烟中,滕海清与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妇女干部王彬举办了婚礼。
婚后第三天,滕海清便带领部队奔赴抗日前线。
滕海清在革命工作中英勇顽强,工作之外始终严于律己,常常以良好的习惯影响着子女们。
他教育子女们要始终保持光荣传统,不要忘记革命历史,不要忘本。
在将军的子女们眼中,家里有个将军父亲,是个好父亲,但却丝毫没有给孩子们带来光环和实惠。
1961年,将军的女儿滕爱民考上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上学的时候,家里没有安排车辆,也没有人陪同,滕爱民一个人自带被褥,坐近40个小时的火车硬座去学校报到。
到学校后,将军还不允许滕爱民向军校报销火车票。
子女们参加工作时,滕海清总是说:“父亲的光环是父亲的!不要打着我的旗号,要靠自己的本事去闯!”
父亲旗帜鲜明地这样说,孩子们只好照办,不靠父母靠自己,各凭本事,干事创业。
在日常生活中,老将军的生活也是十分简朴。
据将军的外孙宋亚东在署名文章里介绍,将军夫妇平时吃饭就是两菜一汤,剩菜从不倒掉,下顿热热再吃,只有在家人去看望他们时才会有所改善。
滕海清和孩子们一起在饭桌上吃饭时,即使掉了一粒米饭,他也要捡起来吃掉,并以同样的标准要求孩子们。
将军夫妇自力更生,在院子里种了很多蔬菜,养了鸡,还种植了梨树和桃树,每年还会腌制糖蒜、咸鸡蛋、五香萝卜干。
勤俭节约的家风深深地教育了家里的每个人,成为后辈生活中的宝贵财富。
1987年滕海清离职休养后,工作上虽然闲了一些,但他依然不放弃学习,始终保持积极奋发的状态,一言一行都坚守老红军的坚定理想信念!
他常常整天埋头于唐诗宋词学习,能一口气背出100多首古诗,写下了数百首诗词及大量心得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