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乙照(1900-1933),派名运彩,别号晓如。光绪庚子年(1900)农历九月十一日出生于都昌县鸣山乡中舍村,年幼时在鸣山源头港小学念书。小学毕业后,考入设在九江的省立第六师范。
刘乙照早期革命意志坚
1924年3月,刘乙照在九江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4月当选为九江团地委第一支部第一小组组长;5月,当选为第二届九江地方委员会委员兼学生部长。1924年夏秋之交,在九江组织进步学生声援码头工人罢工。年底,为团地委候补委员。1925年7月,在九江由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成为都昌籍最早的一批中共党员。1926年4月,作为九江学生运动领袖的刘乙照,当选为第五届九江团地委学生运动委员。同年7月,受党组织指派回到都昌,秘密组建农民协会。北伐期间,任中国国民党都昌县党部农民运动特派员。
1927年2月,都昌县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县城陶公庙召开,大会选举刘肩三、陆方奇、戴熙广为县农协常委,刘乙照、谭和、刘述尧等9人为县农协执委。刘乙照作为县农协特派员,深入农村指导农运工作。同年6月,刘乙照被叛变革命的县人民自卫大队副大队长刘天成抓捕,在敌人审讯的公堂上刘乙照大义凛然,怒斥反革命份子。数日后,被“礼送”至九江。随后,在大革命失败的血雨腥风下,刘乙照遭通缉,便由党组织安排离开家乡转到鄱阳,投入到新的战斗。
刘乙照转战各地斗志昂
1927年8月,刘乙照化名刘勉吾,受命担任鄱阳县船湾区委书记。他以担任小学教员为掩护,秘密整顿船湾一带的党团组织,发动农民建立革命武装,打土豪劣绅。同年11月,党领导的由3000余名农民参加的“珠湖暴动”爆发,由于敌我力量悬殊,珠湖暴动失败后,刘乙照按照党组织的指示去了余干县。刘乙照辗转余干、鄱阳之间,参加赣东北特委的机关工作。1928年下半年,刘乙照被当时的信江特委任命为中共横峰县委书记。刘乙照改名刘惠明,在横峰铺前街的县委机关,卓有成效地领导农民武装保卫和巩固苏区。
1930年7月,新的赣东北特委成立,刘乙照任中共赣东北特委秘书长。1930年9月,刘乙照随红十军第二次攻占景德镇,随后奉命留在景德镇担任在里村刚组建的中共浮梁县委书记,组织开展当地的武装斗争,特别是景德镇的工人运动。景德镇的瓷业工人大多为都昌人,这为刘乙照开展工作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当时面对红十军回师弋横老苏区,浮梁革命力量薄弱的严峻形势,刘乙照积极带领浮梁县委、县苏维埃机关勇敢应对反革命势力的“围剿”。1930年底,刘乙照奉命改任中共德兴县委书记,面对国民党军55师胡祖玉部对赣东北苏区的一次又一次“围剿”,刘乙照深入一线,沉着应战,英勇顽强地突破敌人的重重军事和经济封锁。凭着智谋和坚贞,刘乙照在赣东北苏区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刘乙照事业未竟遭错杀
1930年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以后,由王明主持中央提出了比立三路线更“左”的纲领,一场滥打”AB团”运动在赣西南苏区蔓延开来。在赣东北,受王明指派到闽浙赣根据地任“中央代表”、位居闽浙赣省委书记和省军区要职的曾洪易,顽固执行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路线,大搞肃反扩大化,残酷错杀大批党政军骨干,造成了很大危害(曾洪易于1937年底投靠国民党,新中国成立后被判处死刑,1952年病亡于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