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坐落于中国湖北、河南、安徽三省的交界处,是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也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
四十年前,一位年青人怀着对一位老元帅的重托和革命老区的崇敬之情,用了50多天的时间,两次跨山越岭深入大别山区,参观红色遗址、拜谒革命英烈、走访老红军战士,聆听和收集当年前辈们投身革命的战斗故事,以第一手采访资料创作了由著名作曲家雷远生作曲、著名歌唱家吴雁泽演唱的声乐套曲《将军的摇篮——大别山抒怀》,其中套曲的压轴曲《再见了,大别山》,如今已成为一首抒情的红色经典歌曲而久唱不衰。
在盛夏的一个下午,笔者在上海市静安区的某一酒店,采访了这部声乐套曲的词作者——著名诗人、词作家、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原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王和泉老师。
一个嘱托促成一对合作
唱起《再见了,大别山》,就会使人们想起革命老区。而说起《将军的摇篮——大别山抒怀》声乐套曲的问世,王和泉就会想起当年徐向前元帅的殷殷嘱托。
那是在1979年,曾经在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红军第四方面军的总指挥徐向前元帅视察了大别山后,向武汉军区的负责人建议:能否创作一部类似《长征组歌》那样的音乐作品,歌颂英雄的大别山和曾经战斗、牺牲在大别山的红军官兵们。
武汉军区领导欣然接受了这一创作任务,碰巧的是作曲家雷远生此时也刚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回到部队,武汉军区的领导就把这一创作任务交给了雷远生。雷远生考虑:既然是写大别山,最好能与生活在大别山或对大别山熟悉的词作者合作,这样更有利于创作。雷远生的想法得到了军区领导的认可,并让他自己去挑选词作者。雷远生先后到湖北、河南二省打听,但未能寻找到适合的词作者,再准备到安徽去寻找,可安徽不属于武汉军区管辖。为此,剧作家白桦特地写了一封信让雷远生去找安徽省文联副主席、作家陈登科,陈登科又将雷远生介绍给安徽省音乐家协会秘书长银星,银星为雷远生推荐了王和泉。
王和泉,是一个从小就喜欢音乐的孩子,从6岁起向他父亲单位里的一位转业军人学习吹笛子,一吹就是20年。王和泉又是一个从小就喜欢读书的孩子,还没上学前,有一次拿着一本书在家里像模像样地看着,他爷爷走过来说:“你把书都拿倒了,要看得就好好地看。现在你看人家写的书,将来你写书给人家看。”这句话让王和泉时时铭记在心。在他读小学三年级时,就查着字典阅读《水浒传》,读中学时,老师每次布置的“二选一”命题作文,他总是两题一起完成,而且其文还经常被老师选作范文在课堂里朗读。
1968年中学毕业,王和泉下到了农村,在农闲时学着写诗,写了后就大胆地投给报社。从1968年第一首诗歌在《池州报》上发表后,直至1976年,他先后在《安徽日报》《合肥晚报》等报刊发表了100多首诗,诗歌《好!扁担》还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诗集《风展红旗》,在安徽省写诗的圈子里,王和泉有了点小名气。
说起写歌词,王和泉回忆道:“在1976年,中央广播艺术团到全国招收一批年轻的创作员,其中要招收一些年龄在20~30岁左右、没有结过婚的歌词创作者。他们在安徽没能找到符合要求的词作者,就准备从写诗的作者中去挑选,省广电局就推荐我去试试。面试的老师与我交谈了一番后,让我第二天交两首歌词作品给他们看看。其实,那时候我根本没有写过歌词,回家找了一些歌曲本,看看人家是怎么写歌词的,并按着那种格式学写了两首,一首叫《当年毛主席到咱家》,是以我写字桌上的一幅‘毛主席回韶山’照片,用一个小孩子的口吻写的,另一首是写红卫兵的。第二天交给面试老师,他们看后说这就是歌词,准备回北京办调动手续,让我等消息。但这个消息我一直没有等到,后来才知道是因为我爷爷的五弟曾经是‘黄浦’毕业的,当时又居住香港,所以政审没能通过。”
“虽然没去成中央广播艺术团,但我对写歌词有了兴趣,省文联也希望能培养出一些年轻的词作者,我的歌词创作生涯从此便开始了,坚持了20年的笛子也基本上不吹了。”而此时的王和泉也早已从农村返回合肥城内,成为安徽省广播事业局下属的广播器材厂的一位车床工,也经常参加省与市里的音乐创作活动。
所以,当雷远生1980年5月见到王和泉时,他正在参加由中国音乐家协会、《歌曲》编辑部与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音乐家协会、《乐坛》在安徽皖南地区开展的“在希望的田野上”采风创作活动。当晚,王和泉和雷远生俩人就住在宾馆里就聊了起来,而且越聊越投机,最终确定了俩人合作来完成这项创作任务,并分头到大别山区去挖掘创作素材,雷远生约定王和泉在一年时间内拿出歌词稿。
一对合作完成一部组歌
接受了创作任务后,王和泉开始着手准备,但是具体怎么写?写什么?从哪个角度入手写?在王和泉的心中,这些问题都还是个未知数。因为手头没有任何资料,当时描写大别山的文艺作品也不多,就是一部电影《风雪大别山》,而这个电影他还没看过,从报刊上他也只能找到一些零碎的小文章,但派不了大用场。怎么办?根据老一辈的创作经验和自己的创作实践,有一点王和泉是非常清楚的:要写出好作品,必须要深入生活!只有深入到大别山去寻找“源泉”、挖掘素材,才能完成这次创作任务。
1980年9月,王和泉准备进入大别山采访了。临行前,他一没向省委宣传部要采访介绍信,二没有向省文联和省音协要作品创作假,他用自己平时在厂里加班加点所积累下来的调休单,向厂里请了20多天的调休假。
先往那儿走?王和泉想起了自己最崇拜的一位英雄——金寨县的一位老红军、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11年,担任过中央特灶班班长的李开文。在王和泉读小学和中学时,曾两次被李开文所作的事迹报告而感动不已。所以,王和泉决定先去金寨县拜访李开文。
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中国第二大“将军县”,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领洪学智、皮定钧等人的故乡,被人们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李开文虽然不是将军,可在金寨县也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王和泉乘车来到金寨县,但去李开文居住的槐树湾乡响山寺村还要再步行几十里山路,他边走边打听,有顺道的拖拉机就搭载一段路。当李开文看到远道而来的王和泉并得知他的来意后,既意外又高兴,热情地将他迎进了家门。
整整一个下午,王和泉与李开文促膝长谈,听李开文讲战争年代他亲自参加的一场场战斗和一个个战役,讲战友的故事、叙英烈的壮举;讲他投身革命和参加的万里长征、讲他在延安窑洞为毛主席等党中央领导人做饭,讲他解放后转业到家乡担任粮站站长……。直到夕阳西下俩人才依依不舍地握手告别,李开文老人陪送王和泉走了一程又一程,真可谓是难舍难分。当王和泉告别老人独自走了很远后回头张望时,只见夕阳下的李开文还在向他挥手。“清风牵衣袖,一步一回头……”,优美的词句就在这送别的山路上形成了。
接着,王和泉又走访了金寨县的鲜花岭,在去鲜花岭的路上,他向一位骑着自行车的年轻小伙子问路,小伙子得知王和泉是要寻找老红军采访时,就热情地邀请王和泉到他家去:“我爷爷就是一位老红军,参加过1929年5月6日的‘立夏节暴动’,我给您讲讲爷爷当年闹革命的故事。” 当晚,住在小伙子家中的王和泉一时睡不着,散步在院子里时看到了绽放得正红火的玫瑰花,回想起小伙子所叙说的老红军故事,那一朵朵盛开的红玫瑰,多像当年前辈们闹暴动所高擎的一簇簇火把……,王和泉的创作灵感顿时闪现了出来,《我爱山村的红玫瑰》一词就在月光下疾书而成,这是他这次走访大别山途中创作出来的第一首完整的歌词。
20多天的调休假很快就要到了,王和泉的创作素材也收集到不少,但如何搭建组歌的具体框架,王和泉一时还是难以拿定主意。他回到旅馆后,在与服务员聊天时得知洪学智老将军已离家四十多年,很想回家乡看看,前段时间打电话回来,说准备在春节期间回家乡走一走。王和泉就和服务员商定:“请你多多地关心这件事,春节后我再过来,还住在你们旅馆,听你说说洪将军回家乡的故事。”
第二年的四、五月间,王和泉同样又用了20多天的调休假来到金寨,但服务员告诉他洪学智老将军因工作繁忙未能够回故乡。王和泉躺在旅馆的床上翻来覆去地思索着创作之事:老将军那么想回故乡一走,可国事缠身又难以成行,我何不用作品来为老将军实现这个夙愿呢?想到这儿,一部较完整的组歌创作框架在脑海里形成了:老将军在阔别故乡数十年后,带着儿时的记忆、殷殷的激情和绵长的思念回到家,他先后视察根据地、叙忆难忘事、会见众乡亲、祭奠烈士墓、探望老战友、告别大别山……。王和泉按照自己设定的框架,对大别山开始了第二次走访。
时逢“立夏节”,王和泉想起了上次走访时,那位小伙子向他叙说的“立夏节暴动”的情景,便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谒了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当王和泉走出烈士陵园时,脚步显得很沉重,耸立在烈士陵园周边的高山上松柏翠绿,一片片红杜鹃耀眼夺目。面对这灿烂的红杜鹃,王和泉仿佛看到了战火中倒下的一位位英烈和那一滴滴殷红的鲜血……。回到旅馆后,一首《五月红杜鹃》跃然纸上。
在王和泉落脚的旅馆旁,有一座为老红军建造的休养所,当地人称它为“红村”。一天晚饭后,王和泉信步来到“红村”旁的一家单门独户的农家小院,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敲响了篱笆门,走出一位老太太问他有何事?王和泉回答说:“我想找一位老红军聊聊,不知您家可有?”老太太得知王和泉的来意后高兴地说:“有!有!你请进来坐。”
这家的老红军名叫葛明友,听说王和泉要了解老红军的故事非常兴奋,便与他一起坐在院中的小茶桌上,一边品着大别山的香茶,一边滔滔不绝地说起了过去的战斗经历,王和泉不停地在小本子上记着……,这次意外的夜访,促成了王和泉《大别山夜话》歌词的形成。
王和泉在大别山走走、看看、听听、写写,有些歌词作品是一气呵成,而有些是触情生景写出一、二句歌词,再慢慢地汇成一首歌词的。比如“缤纷的山花呀,不要摇落你惜别的泪”“挺秀的翠竹呀,不要举酸你送行的手”,就是王和泉在一天清晨沿着石阶盘登梅山大坝时,看到杜鹃花在晨风的吹动下摇落露珠,石阶两旁直挺的翠竹迎风摇枝的情景后所“冒”出的词句,这些歌词后来都被用进了《再见了,大别山》的作品中。
经过两次走访、两次创作,再由雷远生的精心谱曲,一部声乐套曲《大别山抒怀》组歌终于问世。
一部组歌唱红一座大山
王和泉与雷远生俩人花了整整一年多时间写成的这部声乐套曲组歌,它共有6首歌曲组成:《同志歌,请抽一袋烟》《五月红杜鹃》《大别山夜话》《我爱山村红玫瑰》《大别山的清泉哟》《再见了,大别山》。从作品的形式和数量上比较,好像与徐向前元帅所提出的“像《长征组歌》那样的作品”的要求有点距离。为什么不写成“像《长征组歌》那样的作品”呢?
这里有些客观原因:一是当时的武汉军区从部队角度相比较而言还是一个小军区,其文工团的规模也不大,一个管弦乐队也只有30多人,要想搞成一个类似《长征组歌》这样庞大的作品,无论从演员、演唱、演奏等实力方面的需求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二是一个成功的大型组歌作品是要经过多次演出、反复修改、长期打磨才能出彩,而武汉军区承受这种浩大的“工程建造”也是有点力不从心的。恰巧当时的王和泉刚好听过一张唱片——舒伯特的《冬之旅》,即把多首独唱歌曲串起来组成一部组歌。他感到这种形式很适合这次组歌创作,既可避开上述的难题,又可在当时国内的组歌创作上有所创新。所以王和泉建议采用这种形式,考虑到日后老将军前来审查和观看,在演出时间上也不宜过长,写个6-8首歌曲即可。其次,在演唱人选上,当时任武汉市歌舞剧院的院长吴雁泽就能担此重任,再挑选一位钢琴伴奏的高手,这部组歌也就搞定了,而这样的组歌形式,凭武汉军区的能力是完全能够实现的。军区领导同意了王和泉与雷远生的这个创作方案,吴雁泽也很兴奋地接受了这项光荣的演唱任务。
王和泉回忆说:“雷远生后来告诉我,徐向前元帅听说作品写好了,很高兴地又一次来到武汉,在湖北省委小礼堂审查和观看了这部声乐套曲《大别山抒怀》组歌,徐帅看得很认真,听得很仔细,当他听到第六首《再见了,大别山》中的‘缤纷的山花呀,不要摇落你惜别的泪,挺秀的翠竹呀,不要举酸你送行的手’时,泪水从眼框里流了出来。”
1982年下半年,声乐套曲《大别山抒怀》首次同时在湖北、安徽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1983年,又在上海唱片社录制了立体声黑胶密纹唱片。同年,王和泉又将声乐套曲《大别山抒怀》改编成电视音乐片《将军的摇篮——大别山抒怀》,由安徽电视台导演胡莲翠执导,邀请了著名歌唱家吴雁泽任主演,首次使音乐演员走上故事影片的前台。1983年12月31日晚8时10分,该电视音乐片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首次向全国播出。
声乐套曲《大别山抒怀》和电视音乐片《将军的摇篮——大别山抒怀》的播放,特别是《再见了,大别山》这首抒情歌曲,除吴雁泽外,还通过著名歌唱家吕继宏、王宏伟、郁钧剑、燕妮等人的广泛传唱,使广大群众的视角又一次聚焦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这座曾为中国革命书写出丰功伟业的雄伟大山,再一次赢得中国老百姓声声不绝的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