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鄂中抗日策源地的薪火相传
2021-07-20 14:22:22
作者:张志奇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在中国共产党诞辰一百周年的大喜日子里,部分红军、新四军后代来到抗日革命根据地,参加在这里举行的纪念鄂中抗日策源地暨安北地区第一个独立党支部--张氏祠堂党支部成立82周年展览。张氏祠堂门匾左下方镶嵌着安陆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大理石匾牌。鄂中抗战策源地--张氏祠堂怀念堂、纪念抗战时期安北地区第一个独立党支部张氏祠堂党支部成立82周年,两条红色的横幅对称地悬挂在张氏祠堂左右,格外鲜艳醒目。

    2021年07月06日上午9点,安陆市赵棚镇张家冲张家祠堂党支部旧址前热闹非凡,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汪立波的女儿汪世芳、儿媳吴明一、孙女汪洪,孙女婿高志华,曾外孙高子轩,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的侄儿刘长财,老红军张文炎次子张志奇,在张其文、张剑桥的陪同下来到张氏祠堂,张家的革命后代张金耀、张世豪、张伟、张楠、张庆明、张其志、张馀争,湖北日报讯记者刘宇、安陆市委宣传部杨鹏程等早早地就来到张氏祠堂党支部旧址,迎候展览开馆。

    凝眸这座饱经硝烟烽火、承载家国情怀的张氏祠堂、回首凝聚民心、升起党旗、军歌嘹亮的星火燎原历程,我们对眼前的一草一木、一图一表、一字一句,肃然起敬!这是一段家史、党史、军史上没有详细记载的珍贵历史,是一段不能忘怀的红色记忆!

    一、烛影摇红的集结地

    据《安陆县志》记载:“抗战时期中共安北地区独立党支部旧址”赵棚镇张家祠堂,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安北地区的第一个独立支部旧址。墙壁为青砖直砌,青灰色布瓦,一门四窗,东西长16.2米,南北宽19米,总面积308平方米。祠堂建于1885年(光绪十一年)。

    赵棚镇位于安陆市北部与广水、应山的太平镇交界处有座吉阳山,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

    公元1305年,战乱与灾荒频发,张氏先祖伏闻、伏泰两兄弟几经漂泊,定居吉阳山脚,开山挖岭,垦荒劳作,在此生有十子,其中:伏闻公所生七子,排序是:一、三、四、七、八、九、十;伏泰公生三子,排序为二、五、六,后发展成十大支系,字派统一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经过六百多年生息繁衍,耕地、住房不断拓展,后裔不断分迁移居。伏泰公带三个儿子远迁他乡。

    光绪十一年,张氏后裔为了铭记祖德,不忘祖根,在此修建“吉阳张氏祠堂”。祠堂坐北朝南,背接吉阳余脉,成四合院,内分积善堂、祖先堂、院内大天井、议事厅。门前两侧两棵百年松柏护佑,雄伟壮观,祠堂附近的村庄称为祠堂塆。

    在历史的长河中,吉阳张氏祠堂成为张氏先祖的灵爽依凭和当地人民群众寻根问祖、弘扬家风、 熏陶后代、凝聚乡情的重要场所。

    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祠堂被当做“四旧”破除,祠堂内的所有文物被洗劫一空,剩下的空壳,先后改作生产队的榨油坊、农作物仓库、希望小学村委会、村民的牛栏猪圈。由于年久失修,逐步破损。祠堂无人看管,房屋破乱不堪。

    2010年,党中央开始重视红色革命思想教育,极大的触动了张家冲党员群众的敬党爱国之心,他们萌发了恢复重建中共安北地区独立党支部旧址的念头。旧址的房屋虽然还在,但内部原有的文物已不复存在,面貌全非。“曾经让赵棚张家冲党员群众感到无比荣耀自豪的张氏祠堂党支部旧址,难道就这样被毁,就这样消失在我们这代人手里?共产党员张其文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能!这里曾是安陆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星星之火,是安(陆)应(山)孝(昌)老区的革命火种,是鄂中抗战的革命摇篮。

    我们一定要牢记这段红色历史,修复张氏祠堂党支部旧址--张氏祠堂。2011年春,赵棚村村委会同赵棚张氏后裔部分老党员商量,成立“修复红色旧址张氏祠堂管委会”。推荐张家冲老党员张其文任组长,张华昌、张新明、张楠任副组长。

    张其文,1952年5月出生于赵棚张家冲大壪,抗战时期其伯父经常到赵棚街协助站长张继生刺探敌情。老红军汪立波在张家冲隐蔽期间,其父亲经常帮助购买生活用品,传送口信。经常为来家住宿新四军战士,挑水搭铺。革命前辈夏婆婆掩护汪立波脱险的故事,从小就成为他的人生教材。

    他从内心敬重革命前辈,他花了20多年的时间,收集整理张氏祠堂党支部革命先贤、革命先烈的历史资料,强烈地期盼复修红色革命旧址张氏祠堂。

    2012年2月,赵棚村委会向赵棚镇党委、政府,安陆市党史方志办书面报告,要求修复重建红色革命旧址张氏祠堂。赵棚镇党委、政府批复:“张氏祠堂党支部旧址建设,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是赵棚红色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地址为旧址。同意建设!”安陆市党史方志办公室批复:“张氏祠堂是抗战时期安北第一个党组织,张氏祠堂党支部的成立和活动旧址,是安北党组织发展抗战的策源地之一。恢复重建张氏祠堂,对于发展红色旅游,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均有非常重要意义。”修复红色旧址张氏祠堂管委会很快制定出“红色祠堂”重建方案。没有资金,张家冲的党员群众,向当年支持成立张氏祠堂党支部,支持革命先贤开展革命斗争一样,负重前行,自筹建祠资金。张其文在赵棚党员群众动员会上,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使用一切可行办法,倡议张家冲的党员群众的积极捐款。成功的企业家和商人纷纷慷慨解囊,边施工边筹款。6月3日,赵棚镇党政班子成员,市党史方志办领导,镇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同张家冲的党员群众代表,具体研究修复红色旧址张氏祠堂奠基事宜。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他们筹集善款160万元,完成施工图设计,施工方案编制和施工队伍组建。工程图纸由张春光设计,施工由张其钊承建。

    2012年7月1日,张氏祠堂恢复重建奠基仪式举行!安陆市党史办、市民政局、赵棚镇党委、政府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张家冲的张氏革命后代、党员群众代表参加了奠基典礼。时逢特大干旱,赵棚水库干枯,天气酷热,加上赵棚电路整体改造经常停电。他们克服这些困难,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张氏祠堂主体工程的建设。修复后的吉阳张氏祠堂,布局格式不变,保持了原始建筑风格。建筑结构由古代砖木结构改为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开间尺寸放大,除内、外部配套设施、通往祠堂的连接道路外,门前的绿化带和停车场修建完工。

    2012年11月17日,安陆市党史办、市民政局、赵棚镇党委、政府负责人,张家冲的党员群众300多人参加张氏祠堂竣工仪式。

    二、星火燎原的根据地

    安陆主要革命旧址涉及赵棚共有六处,其中四处与张氏家族有关:安北地区张家祠堂党支部旧址;李先念、陈少敏张家冲会师旧址;中共安北地区地下联络站旧址;新四军独立游击支队驻扎旧址。除张氏祠堂党支部旧址的场地仍在外,其余三处旧址已经被毁。抗战时期的安北地区包括安陆北部赵家棚,应山东南部寿山、太平和孝感的东北部磨山王店、厉店等地。现为安陆市北部赵棚镇,广水市东南部陈巷镇、太平乡和孝昌县西北部王店镇、季店乡等地。

    82年前,双腿受伤致残的老红军汪立波只身来到安北地区创建了这一地区第一个独立党支部——张氏祠堂党支部,领导群众轰轰烈烈地开展革命斗争,使这块红色的沃土逐步发展成鄂中抗日策源地。1938年10月,侵华日寇十分猖獗,妄图以平汉铁路为界,阻止铁路以东的鄂东北、豫南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向平汉铁路以西发展壮大。为粉碎日军的阴谋,党组织委派潜伏疗伤的中共党员汪立波,秘密前往安北赵家棚创建抗日敌后根据地。汪立波临危受命,由应山杨家寨来到安陆、应山、孝感交界处的赵家棚张氏祠堂,发展党的地下组织,与张家结下不解之缘。

    张氏祠堂地处安应边界,东北紧邻张家冲,东南2公里是四张壪,正南1.5公里是张家洼,西边相邻张氏祠堂壪,西北2公里是三张家壪,正北1公里是张家楼塆。张家人还有散住于土桥、河西杨、易壪、汪家垅、赵棚街等多地,张家在赵棚属第一名门旺族,总人口达3500人,其中张家冲、张家楼壪、三张家壪均与应山接壤,张家洼紧靠大鹤山,这些地方山大林深,群众基础好,抗日热情高。
汪立波在黄麻起义中,任义勇军大队长,在攻打黄安县城时腿部受伤致残。行走非常艰难,撑着双拐,沿途乞讨来到赵棚。汪立波注意到赵棚的主要村庄居住的都是张家人,这里的张氏后裔长期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家训熏陶,形成了鲜明的尚武崇德、仁义谦恭、诚实守信、爱家爱国、勤俭礼让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张家是他发展革命力量的主要依靠和发展对象。早在1926年10月,赵棚张家洼的张文炳,又名张其彦,就在武昌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奉命以湖北省党部特派员身份,回到安陆担任县教育局长,协助共产党员周继英等人工作。根据党的斗争需要,他到赵棚张家洼,发展周围乡村的共产党员侯润生、徐子忠、徐林安等八人,成立了安北农民协会,发动和组织农民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4月,在县党部内组织成立安陆县审判土豪劣绅委员会,张文炳被选为会长。他对各区乡农协送来羁押的土豪劣绅,逐一进行审理。对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土豪劣绅, 经申报上级批准,组织公审后,执行枪决。同时开办农运干部训练班,培养骨干。1937年8月,张文炳在武汉参加抗日救亡宣传。在董必武的指导下,参与支持由中共主办的应城汤池训练班。时任湖北省政府视察、秘书,省建设厅秘书等职。张文炳的革命活动在安陆县,在安北地区,特别是在张家冲党员群众中产生了很大影响,播撒下了革命的种子。

    1927年春,张继承、张世崇带领张家冲人习武修身,成立了武狮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经过多年的刻苦训练,人人武艺高强。九节鞭舞起“水流星”,“火流星”,既具观赏性,更显真功夫。每逢春节过后,张家冲武狮队一行20多人到各地,展武献艺,在赵棚地区威震四方。

    张氏家族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雄厚的物资财富和蕴藏的巨大革命力量,成为汪立波立足张家冲的坚强后盾。

    汪立波初到张家冲时,张氏祠堂壪村民张世哲以为他是一般的流浪乞讨者,出自同情,主动在生活上给予帮助照顾。经过深入交谈,张世哲发现汪立波是上级派来的地下党员,对他非常崇敬! 在汪立波的引导下,张世哲一步步走上抗日救亡的革命道路。

    张氏祠堂单门独院,依山而建,易于进退。祠堂在封建社会,是供奉先祖神灵,商量族中大事的神圣之地,女儿、媳妇、外甥和其他异姓人员都不能擅自入内。经张世哲引荐,张家人破除封建陈规,安排汪立波住进了张氏祠堂。自此这位“守祠人”,开始引入镰刀和斧头,将凝聚家族力量的烛影揺红之所,变成了凝聚全民抗战力量的红色精神家园。

    汪立波定居张氏祠堂后,首先在陡坡壪、孙家壪和张家大壪三个自然村,秘密宣传抗日主张,得到张家人的拥戴。接着在崔兴淳家巷子壪,成立抗日“十人团”。十二月,汪立波在张氏祠堂开始发展共产党员,培养入党积极份子张世哲、张继全、艾幼德入党,成立安北地区第一个党小组,汪立波任组长。

    1932年夏,蒋介石发动第四次围剿,对鄂豫皖苏区实行“三光”政策,汪立波偕妻子避居深山野洞,过着原始人的生活,但他始终不忘寻找党和红军。1934年冬,经二十五军参谋长戴季英指示,转移至国统区应山杨家寨一带潜伏,秘密发展党员。1939年2月,继续发展张继生、侯大寿、魏华堂、鲁赤川(女),邓立藩、彭明德等六人为中共党员,在张氏祠堂举行入党宣誓,并正式建立张氏祠堂党支部。独立领导安北地区群众开辟抗日敌后根据地,开展武装抗日活动,成为安北地区抗日运动的星星之火。

    同年5月,应山县委在张家冲孙家壪召开会议,李先念向应山县委书记马远清介绍,安排汪立波参加应山县委会工作,会议决定成立赵家棚区委会,由汪立波任区委书记。张世哲接任张氏祠堂党支部书记,管辖赵棚(张氏祠堂)、崔兴(淳家巷子),土桥三个党支部。以抗日“十人团”为基础,创建农民自卫队,张世哲任自卫大队长,侯大寿任武装委员,魏华堂任宣传委员,鲁赤川(女)任妇联主任,领导安北地区的人民群众走向武装抗日的道路。张氏祠堂独立支部继续培养和发展党员,至年底,发展地下党员37人,支部下设五个党小组,遍布安北地区28个自然壪。

    1941年,随着武装力量的壮大,汪立波任中共安北工委书记兼安北抗日大队政委,直属鄂中地委领导。张世哲任自卫纵队长,管辖崔兴、吉阳、槎山等地,下设三个自卫大队。张氏祠堂成为建立抗日敌后根据地,承接平汉铁路东西的桥梁和纽带。

    1941年春的一天,日伪得知汪立波的行迹后,跟踪追捕。情况危急,汪立即抄小路躲进张氏祠堂。当时张家冲张世金的妻子夏婆婆正在祠堂居住,看管张氏祠堂。情急之下,夏婆婆立刻叫汪装病睡到自己的床上。不一会几个日本鬼子和伪兵追赶到张氏祠堂。问夏婆婆有没有看见共党分子跑到这里?夏婆婆镇静地回答,没有。敌人又到祠堂搜查,发现床上好像有个人。夏婆婆平静地说,这是我的儿子,他病了,不能起床。刚才好象有个人往东山跑了。追!敌人赶快往东追击。夏婆婆看到敌人走远了,马上叫汪出祠堂向北走。汪立波顺着北山小道,平安脱险。汪对夏婆婆的救命之恩深怀感激,解放后每次到赵棚来,都要看望夏婆婆!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海丰:奋力谱写革命老区发展新篇章(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海丰:奋力谱写革命老区发展新篇章(组图)
·特稿:毛主席军事思想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
·特稿:浓墨重彩呈光华——邹中华画展观记(组图)
·中红头条: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万岁军”的新老战友相聚在天安门广场的红
·特稿: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万岁军”的新老战友相聚在天安门广场的红色东
·艺术伉俪.神仙眷侣——夫妻画的典范:刘秀荣.张志欣(组图)
·元氏县胡家庄村胡爱朝:不懈追寻红色记忆(组图)
·胡和平:立足文化和旅游特色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组图)
·《建党百年——影响中国艺坛100位艺术大家》出版(图)
·特稿:庆祝建党100周年,永远跟党走,我想对党说——党的光辉照我心(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张志奇:鄂中抗日策源地的薪火相传
特稿:鄂中抗日策源地的薪火相传
海丰:奋力谱写革命老区发展新篇章(组图)
海丰:奋力谱写革命老区发展新篇章(组图)
蔡雪坚:海丰:奋力谱写革命老区发展新篇章(组图)
特稿:海丰:奋力谱写革命老区发展新篇章(组图)
毛主席军事思想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
王二路:毛主席军事思想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
特稿:毛主席军事思想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
宜达:浓墨重彩呈光华——邹中华画展观记(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