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庆祝建党100周年,永远跟党走 学党史报党恩,党旗指路百年行(组图)
2021-06-29 08:49:45
作者:郭书文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一座开滦煤矿兴起了一座城市,一座城市诞生了“五个中国第一 ”:“中国第一座机械开采的大型煤矿、中国第一条标准轨铁路、中国第一台自制蒸汽机车、中国第一桶马牌水泥、中国第一件卫生陶瓷。”这座城市,就是河北省的唐山市。         

(唐山解放后开滦煤矿由人民政府接管)           

    唐山是中国北方一座工业重镇。开滦煤矿坐落在唐山市,是中国近代煤炭工业 的摇篮,百年来为祖国编织着炫丽多彩地许多光环:在百里煤海中不仅储藏着亿万吨煤炭资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受到周总理多次表彰和称赞:“为国家出了力、立了功,救了急,解了难!”。不仅如此,这里还蕴藏着许多激动人心、引以自豪的故事。这个百年老矿区,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最为关注的地方,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留下了李大钊、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华国锋、胡耀邦、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央领导的亲切的关怀、赞赏的声音和坚强的足迹:

    1922年,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对家乡人民的革命斗争十分关注,经深入调查煤炭工人的疾苦和要求后,派中国劳动组合书记处的主要领导人组织发动了南厂铁路工人、开滦五矿、启新洋灰厂工人大罢工,对北方的革命斗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老一辈的革命行动,至今接力般的发出光华,一代又一代激发出无穷无尽建设美好家乡的干劲!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就称赞: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的工人“他们特别能战斗”,1940年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听取冀

(开滦五矿同盟总罢工)

    东党委吴德有关赵各庄矿工人节振国,组织抗日武装斗争情况汇报时嘱咐说:”这个同志很好,我们要注意保护、培养。不然他会牺牲的”。

(开滦赵各庄矿抗日英雄节振国烈士塑像)

    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关注唐山社会主义建设,1949年8月1日毛主席亲自为中共唐山市委机关报命名、题写《唐山劳动日报》报头,1954年4月22日,视察启新水泥厂公私合营后的生产情况并和资方代表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毛主席亲自命名并题写的《唐山劳动日报》报头)

    1958年7月31日由唐山煤研所设计开滦唐家庄矿成为“中国第一座水力化采煤矿井”。毛泽东在天津工业展览会上,仔细观看了开滦唐家庄矿水力采煤模型。当看到水力采煤提高效率,减少成本,消除煤尘、降低瓦斯对安全生产的危害时,毛泽东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开滦煤矿这一重大革新成果。

(毛泽东在天津工业展览会参观开滦唐家庄矿水采模型)

    1958年9月1日下午,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刚在北戴河参加完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一同来到开滦唐家庄矿视察水力采煤,两位国家领导人同时视察同一单位,在历史上是极少见的。他们在中共河北省委第一书记林铁、中共唐山地委第一书记刘汉生、中共唐山市委第一书记杨远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浏览矿区。

(周总理与刘少奇委员长在开滦唐家庄矿视察)

    参观唐家庄矿井上设施后,周恩来与刘少奇在矿办公室稍事休息,不顾煤矿“脏、累、险!”执意换上工人下井的工作服,穿上长筒胶靴,戴上安全帽,背上下井用的矿灯,到井下视察水利采煤。

    那天晚上,刘少奇、周总理一行下榻在开滦唐家庄矿招待所七号洋房子,很晚很晚还亮着灯,领导们还在议论着:“开滦了不起呀!”,周总理说:“为国家建设出了力、救了急、立了功”。刘少奇、周总理老一辈革命家,那种“位尊而不矜,功而不恃”,人民公仆的典范形象,在坊间广为传颂,至今世代相传、仍在唐山人民的脑海里,闪烁着灿烂的光辉。

    1976年唐山发生大地震 ,毛主席知悉唐山房倒屋塌、人员伤亡严重时,不禁泪流满面嚎啕大哭,不顾自身病重圈阅了一生最后一个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唐山大地震情况的报告》并嘱托华国锋 总理快去唐山灾区安排好人民生活及抗震救灾。

(时任国务院总理华国锋看望唐山救灾官兵)

    以华国锋为首的中央代表团到达灾区,送来中央的关怀,灾区人民 有了主心骨。他们深入机场、深入部队、深入井下、深入居民社区,看望慰问大家,听取了唐山市委报告后,对唐山灾后职工、居民的工作、生活、伤员医疗、重建家园等做了妥善的部署 。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为抗震纪念碑题名)

    1986年大地震10周年,《唐山抗震纪念碑》落成,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欣然为《唐山抗震纪念碑》题写碑名,永垂千秋。

    2006年唐山大地震3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唐山考察,在开发中的曹妃甸发表了“要把唐山建设成为科学示范区”重要讲话,一个曾被人认为“傻大黑粗”的煤、钢都市,掀起了高科技项目的创新发展。粗放型的工业模式实施华丽转身,开启了科学发展的航船。

(大地震3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唐山考察)

    唐山市在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中凤凰涅槃,经过十年恢复、十年重建、十年发展、十年飞跃,发扬在抗震救灾中形成的“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精神,建设成一座具有现代化城市的雏形、获得联合国所称赞的“特别人居荣誉奖”的美丽城市,彻底粉碎了西方某些国家‘唐山从地球上消失了’谎言!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陈平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陈平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组图)
·特稿:袁永涛先生手稿入藏仪式圆满完成(组图)
·特稿:湖南芷江学堂湾村开展“重走红军桥,重温长征史”庆建党百周年活动(组图)
·特稿:《唤起工农千百万——毛泽东和安源》巡回展正式启动(组图)
·特稿:中共大会会址寻访团参观武汉“五大”会址(组图)
·特稿:青州市五老志愿者党史国史宣讲队开展“走进红色基地”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
·特稿:歌唱家牟虹霓CCTV唱响时代赞歌《杜鹃红了》献礼建党百年(图)
·特稿:红安永恒的记忆——襄阳市樊城区委宣传部退休干部参观红安纪实(组图)
·特稿:襄阳市延安精神研究会授于市玉萧春晓艺术团为“红色文艺轻奇兵”(组图)
·特稿:襄阳市樊城区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郭书文:庆祝建党100周年,永远跟党走 学党史报党恩
特稿:庆祝建党100周年,永远跟党走 学党史报党恩,
陈平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组图)
陈平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组图)
朱长河:陈平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组图)
特稿:陈平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组图)
中红网:袁永涛先生手稿入藏仪式圆满完成(组图)
特稿:袁永涛先生手稿入藏仪式圆满完成(组图)
湖南芷江学堂湾村开展“重走红军桥,重温长征史”庆
王果、杨青华:湖南芷江学堂湾村开展“重走红军桥,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