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建党百年,难忘薛和昉先生帮助毛主席救中医
2021-05-26 16:59:03
来源:燕赵中医
作者:曹东义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成立中医研究院科学殿堂说中医

    成立中医研究机构,发展中医学术,是中医界梦寐以求的梦想。中医界在建国前为成立“国医馆”,曾经奋斗了几十年。

    1930年,全国医药团体治疗总联合会执监委委员裘吉生、蒋文方、蔡济平等人,仿照“国术馆”的做法,建议设立“国医馆”,使国医馆直接隶属于行政院,或者隶属于内政部,以便管理中医中药事宜。

    1930年1月,他们将设立国医馆的提案,连同“馆章”一同上报国民政府,没有想到2月10文官处就以389号文件公函答复:“奉谕,事尚可行。”竟然意外地获得了批准。但是,行政院把这个批示交给卫生部审核时,竟然被搁置起来,没了下文。

    5月7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召开第226次政治会议,行政院长谭延闿,联合胡汉民、陈肇英、朱培德、邵元冲、陈立夫、焦易堂等人,把成立国医馆作为提案,提交会议审议,顺利过关。因此,这个提案值得重视。

    提案说:“我国医术由轩岐至今,具有四千年的历史,迭代先哲苦心研究,兼各有其特别经验,笔之于书,以传后世,故我大中华民族代以繁衍,各遂其生,得免夭札之患。现在我国提倡西医,各省分设专门学校,又或派遣留学(生)分赴各国,所以希望西医精粹输入我国者至殷。第以我国地广民众,而西医人才骤难培养足用,又中西医互有短长,亦有中医治愈之病而西医束手者,故中医在今仍须并行提倡,以期收普遍疗效之功。惟历代著作颇繁,综计不下五千卷,其间学有心得堪为世资者固多,而附会穿凿无俾世用者亦复不少。兹援照国术馆之例,提议设立国医馆,以科学的方法,整理中医学术及学术研究。---务祈统系秩然,便于实施,以昌明绝学,惠济民生。”

    民国时期的国医馆,于1930年10月开始筹备,1931年3月17日在南京头条巷国术馆竟武场宣告成立,300多人出席。国医馆理事会召开全体大会,4月17日,以国府第813号文件,公布陈立夫为理事长,推举焦易堂为馆长,陈郁、施今墨为副馆长。后陈立夫以政务繁忙迭请辞职,7月21日常务理事会议决定准其所请,由彭养光代理理事长之职。该馆成立之初,即延聘施今墨等学术整理委员,其任务是负责起草、制定中医药学校整理工作计划及中医药学术标准等。

    国医馆坐落在南京长生祠,经费由国府76次国务会议批准,按照国术馆的比例,每月拨给国医馆5000元,但是按正常工作所需每月需要8000元,虽经交涉,到1931年8月仍没有着落。因此,设立了“筹募基金委员会”,初步定20万元的指标,每个委员至少认捐500元。各地分馆、支馆的经费也是自筹。

    国医馆的成立前后,余云岫发表《国医馆宣言匡谬》、《对于国医馆的我见》、《上五院长论国医馆书》等文,进行力所能及的干扰和阻挠,中医界则进行了相应的斗争。

    国医馆一方面整理中医学术,一方面在中医药管理、维护中医权益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国医馆“学术整理委员会”聘请了施今墨、裘吉生、陆渊雷等中医名家为专任委员,意欲在学术研究方面有所作为。一开始,学术整理按照蒋文方的“中国医药改进方案”划分的征集、实验、整理、革新四个阶段为基础,进行改进。蒋先生所说的征集、实验阶段,计划各用3-5年,整理用1-3年,革新期10-15年,分段进行,期有成效。学术整理委员会则将其方案缩减为三期,第一期的目标是“整理国医药学术标准大纲”,计划用8个月;第二期为“统一病名草案”,计划用14个月;第三期则为“编辑中医教材与订正旧有专籍”,时间视情况而定。

    建国后,在全国第一届卫生工作会议上,贺诚副部长,曾经指出:“为了把中医材料,用科学方法研究整理,保持中医学术的独立性,我们打算成立中医研究所,以便加以实验研究,把一些不够恰当的和不知其所以然的东西,都给以适当的解决。中医研究所我们不只请中医,而且也要请许多在西医界有声望的先生们参加工作,整理中医的经验和成就。目的是用现代科学方法将中国医学加以研究,保持其固有价值,发扬下去。这个问题,希望大家讨论时,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加以研究才对。”新中国的中医研究工作,已经有所重视,但是,这种研究也是为“中医科学化”服务的。

    1954年6月,毛主席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机构,罗致好的中医进行研究,派好的西医学习中医,共同参加研究工作。”中央文委遵照党中央领导的指示,提出“关于改进中医工作问题的报告”其中措施之一是“建立和办好中医研究院”。1954年11月23日中央批转了这个报告,1955年12月19日中医研究院宣告正式成立。

    中医研究院筹备的时候,先后接收了原卫生部直属的针灸疗法实验所、北京中医进修学校、中央卫生研究院中国医药研究所、华北中医研究所、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外科痔瘘小组、以及尚在筹备中的华北人民医院筹备处。

    同时,中医研究院筹备处的领导,积极物色人才,从全国各地调进一批著名中医和西医,作为研究院的基本骨干力量,其中有来自四川的蒲辅周、冉雪峰、杜自明、王朴诚、王文鼎、叶心清,湖南的郑守谦、徐季含,江苏的钱伯煊、葛云彬、金昭文、沈仲圭,浙江的韦文贵,陕西的黄竹斋,湖北的杨树千、黄坚白,江西的赵惕蒙,上海的唐亮臣、姚和清、时逸人、余无言、朱仁康等;另外,原接受单位还有名中医岳美中、赵锡武、朱颜、高风桐、李振三、于道济、陈慎吾、王易门、赵心波、郑毓琳、段馥亭,中药学家赵橘黄,医史学家陈邦贤、龙伯坚等,一时间国内中医药界之精粹云集于中医研究院。

    1955年,12月19日,隆重的建院典礼在北京市广安门内北线阁举行。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为中医研究院建院亲笔题词:“发扬祖国医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中央党政领导徐特立、谢觉哉、李济深、习仲勋等前往祝贺,有些领导讲了话。卫生部任命鲁之俊为中医研究院院长,并兼任党总支书记,朱琏、田润芝为副院长,彭泽民为名誉院长,萧龙友为名誉副院长。

    建院初期,中医研究院设有内、外、妇、儿、针灸、中药几个研究所和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西苑医院)设病床100张。附属医院主要为各研究所进行临床研究及配合教学服务。1963年3月中医研究院进行机构调整,把附属医院外科、针灸科的主要技术力量、医疗设备及90张床位的装备调往广安门医院;将广安门医院的内科,妇科,儿科的部分技术人员调来附属医院,同时把附属医院改名为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和内科研究所。

    在1955年中医研究院开院典礼上,宣传部副部长张际春代表中央领导讲话,他说:“中医研究院成立和中医研究班开学,是一件重大的事情,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好事情。为什么要成立中医研究院?一句话答复就是:为了发扬我国医学遗产,继续为我国人民服务,以至于为世界人民服务。”张副部长开宗明义,把成立中医研究院的目的一语道破。

    成立中医学院优秀人才滚滚来

    创建中医学院,把中医教育纳入国家正规教育系列,也是中医界梦寐以求的理想,建国前中医界为此奋斗了几十年,一直没有取得有成效的结果。中医教育萎缩,不能吸引有志青年加盟中医队伍,中医事业的兴旺发达就是一句空话。

    中医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坎坷。辛亥革命之后,北洋政府于1913年颁布“大学规程”,把高等教育分为文科、理科、法科、商科、工科、农科、医科七门,建立了现代教育的学术体系。

    医科里边,只有西医的内容,没有中医的课程。中医教育被排斥于现代教育体系之外,这就是“漏列中医教育案”。当时,主管教育的官员,不断撤换,虽然有极少数人像汪大燮那样主张取消中医教育,但是,内务部或者教育部的不少官员,并不主张取消中医教育。只是因为,现代医学教育,分科很细,而且科目很规范,不象中医学都是用一本书、一本书地做教材科目。因此,很多人借口中医教育需要现代形式,应当规范科目,所以“暂时未列”中医教育。

    1912年北洋政府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法规颁布后,上海神州医药总会会长余伯陶等人带头提出抗议,还联合了其它省市的中医药同业组织“医药救亡请愿团”。至1913年10月已有19个省市的医学团体响应此举,推举的代表晋京请愿。争取办学立案,将中医教育列入学制系统之内。未曾想,遭到教育总长汪大燮的拒绝,他于1913年12月29日,在接见请愿代表的时候说:“余决意今后废去中医,不用中药。所谓立案一节,难以照准。”又说:“按日本维新已数十年,其医学之发达,较之我国不啻天壤,乃日本乡间仍有中医者。我国欲全废中医,恐一时难达目的,且我国所有西医不敷全国之用也。”此论一出,全国哗然。

    中医争取教育权的第一次请愿虽然失败了,但是,中医界的努力并没有因为失败而放弃。时隔不久,在丁甘仁等中医学者的努力下,竟然获得成功。其斗争手段之高妙,今天看来仍然不能不令人击股叫绝。

    艰难之中开创的中医教育事业,在抗日战争期间所受的摧残,是难以估量的。

    根据邓铁涛教授主编的《近代中医史》的不完全统计,1937年因日本侵华战争停办的中医学校还有:

    创建于1917年的浙江中医专门学校;
    创建于1917年的兰溪中医专门学校;
    创建于1927年的天津国医函授学校;
    创建于1931年的福州中医专门学校;
    创建于1931年的中国针灸学研究社;
    创建于1931年的厦门国医专门学校;
    创建于1933年的仙游国医专科学校;
    创建于1934年的武进国医专科学校;
    创建于1934年的南京国医传习所;
    创建于1936年的宁波中医专门学校;
    创建于1936年的华南国医学院;

    此外还有很多中医教育机构,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或前或后地关闭了。到解放初期还存在的中医教育机构,已经为数甚少了。

    1954年上半年,随着对卫生部歧视、限制中医的错误做法的批判运动的展开,长沙易南坡,江西江云铁、姚荷生,上海洪贯之,南京时逸人等中医名流,先后分别致函卫生部,建议普设中医进修学校,改变中药剂型,编辑中医统一用书,重点试办中医学校等,并未奢望成立高等中医学院。

    1956年1月,卫生部召开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制定卫生事业12年规划。

    《1956──1962年全国中医带徒弟的规划(草案)》提出:要“以带徒弟的方式,在今后七年内培养新的中医48万名”。

    1956年3月卫生部给“总理并报中央、主席”的《关于改进中医工作的报告》中说:“中医进修教育工作,从1955年起,全国20所中医进修学校和143个中医进修班中,过去完全不教中医课或很少教中医课的现象已经改变,平均中医课已占百分之40至百分之60。目前准备着重研究解决中医进修校班中关于教学方针、教材、师资,以及关于学制、学员条件、教学方法等问题。”

    1956年5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积极培养中医,壮大卫生工作队伍”的社论,把带徒和中医学院招生两项措施,看成是同样重要的事情。

    社论说:“现在卫生部已经决定要努力培养新的中医,以壮大中医工作队伍。根据卫生部的规划,除了由中医学院和中医学校培养一部分中医以外,还要用中医带徒弟的方式来大量培养中医。因此,组织中医带徒弟就成为卫生部门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把师带徒与学院教育相结合,的确是在当时条件下培养中医人才切实可行的办法,对于缓解中医队伍锐减和后继无人问题,是一项有力的措施。

    1956年6月8日《健康报》发表社论:“迎接中医学院的诞生”,记述了中医学院初创时期的情况。

    社论说:“几千年来,祖国医学除了依靠师传、祖传和个人自修等方式,一代一代传授下来以外,从唐朝开始就已经有了类似学校的太医局等机构,到清朝末年,出现了中医学馆等具备学校雏形的机构,但采取办学校培养新的中医后备力量,还只是近数十年的事。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一些热心祖国医学教育的人,曾先后在北京、上海、杭州、南昌、长沙、广州、成都、太原等地,以私人力量举办过国医院校,培养了一些人才。但由于处处遭受反动统治的歧视与摧残,使这一有益于人民健康与幸福的正当事业,一直处于苟延残喘的局面。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同高等教育部决定,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地,由国家筹备成立四所中医学院,这是我国医学教育上的重大发展。”

    中医学院和中医带徒弟培养中医人才的方式不一样,中医学院是正规的专业学校。在师资、设备、学习内容、学生入学条件等方面,都要严格得多,它所培养出来的是具有相当的理论水平和现代科学水平的高级人才。“所以办中医学院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

    各省市卫生厅局选调当地有实学的中医老师,来担任中医课的教学。要随时整理、提供解放前那些热心办学的中医们,他们所取得的办学经验;现代医学基础课,暂时需就近的高等医药院校教师兼任;教学大纲及教材,需要中医研究院等单位来共同配合编订;开学当年的校址,也暂时需向其他单位借用等等,所有这些都是目前迫切要求各方面予以大力支援的。

    1956年12月27日,卫生部给中央的《关于中医工作的报告》中说:“从最近的情况看来,由于事先几乎完全缺乏准备,学校虽已开学,存在的问题却很多。以北京中医学院为例,教学方针、学校规模、培养目标等重大问题,都没有认真地进行研究。该校至今尚无一位相当于教授水平的专职教员,其他如干部、教材、设备、房设等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因此,教学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引起学校干部和学生的很大不满。这一问题应很快解决,否则将在学生中造成很坏的影响和很大的损失。”

    著名中医专家路志正先生1952年来到卫生部工作,先在医政司,后在中医司,他经历和见证了许多别人难以遇到的事情。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从一级文物“红军公田碑”展望农村的发展(图)
·下一篇:无
·特稿:从一级文物“红军公田碑”展望农村的发展(图)
·特稿:从一级文物“红军公田碑”展望农村的发展(图)
·特稿:杨建华将军来园捐赠革命史料(组图)
·特稿:百年华诞,双星闪耀(组图)
·特稿:红色清风永留传——“三让将军”徐立清发生在老家金寨的故事(组图)
·特稿:伟大的人
·特稿:《一股浓浓的稻谷香的飘荡》——致敬一辈子都在田野上操劳的农业栋梁之子袁隆平
·特稿:学史力行奋力落实习近平要求广西彰显的“新担当”
·特稿:无尽哀思忆彭洪(组图)
·特稿:福建省连城县姑田中学:设立党史学习教育宣传长廊宣传党史知识(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建党百年,难忘薛和昉先生帮助毛主席救中医
建党百年,难忘薛和昉先生帮助毛主席救中医
特稿:从一级文物“红军公田碑”展望农村的发展(图
宣自梅:从一级文物“红军公田碑”展望农村的发展(
特稿:从一级文物“红军公田碑”展望农村的发展(图
杨建华将军来园捐赠革命史料(组图)
陈晓波:杨建华将军来园捐赠革命史料(组图)
特稿:杨建华将军来园捐赠革命史料(组图)
千名”阿胶之乡”学子“红嫂家乡”学“四史”(组图
任少松:百年华诞,双星闪耀(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