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昭彬(1907-1945年),又名冯玉超、冯昭金,江苏省邳县铁富乡沂河东冯家村人(现邳州市港上镇南楼村)。中共邳县早期党员,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兄妹5人,排行最小,哥哥最大还有3个姐姐。在旧社会土匪进村横行霸道,抢劫百姓,他父亲冯学思站出来阻止,被土匪开枪打死,冯昭彬伤痛欲绝,看到国无安宁、民无安生,就立志推翻旧社会。幼年入私塾启蒙,后转入县立初级小学。1923年入邳县第一高等小学,学习期间充满了救国救民的革命思想,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书籍和《新青年》、《向导》等书刊,积极参加爱国活动,探讨追求革命真理。1925年,冯昭彬和爱国同学一起掀起了驱逐反动校长的“邳县一高”学潮。
1926年9月中共徐州独立支部派遣中共党员陈亚峰来邳县初立师范学校以教导主任为掩护开展建党工作,1926年9月冯昭彬在邳县初立师范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范玉贤、姜景义、孙文源、周存朴、王作栋、索廷珍、刘俊莪、冯昭彬、戴绵泽、王秀田等10名共产党员在邳县(邳城)师范学校建立了中共邳县第一个党支部,冯昭彬负责建党工作。中共徐州独立支部派陈亚峰来发展邳县第一党支部时间,这一结论来自《中共徐州独立支部1926年11月30日写给中共上海县委的报告》。原文存中央档案馆,抄件见党史资料档案(A3-02)。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逮捕和屠杀共产党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恨。留在邳县的共产党员姜景义、孙文源、冯昭彬3人,利用各种便利条件进行秘密工作。1927年冯昭彬在家乡沂河东冯家村一带农民中宣传“国民革命”培养建党对象、发展党员,迅速发展革命队伍。1927年秋,冯昭彬和孙文源、姜景义一起在“一高”发展了一批共青团员,邳县第一个共青团支部在“CY”一高成立,领导邳县青年学生运动。还发起成立“旭初社”,创办刊物《旭源》,宣传北伐、抨击军阀的重大意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邳县共产党组织有了迅速发展。1928年4月邳县各地已有共产党员40多人,共青团10多人,形成了邳县异于江南的政治局面,当时亦有“红邳县”之称。冯昭彬奉组织指示奔赴苏鲁等地区进行秘密指导工作,建立秘密武装,开展革命斗争。在东海山左口学校以教导主任为掩护,成立革命武装队伍。1939年6月在东海山左口率领队伍参加成立八路军115师负责指导政治工作。
1941年7月成立东海大队,8月更名为海陵县大队任副大队长、大队长,这支队伍改编为2个中队,后被扩编为滨海独立团。相继参加成立了由党政军机关干部组成素质过硬的武装政治工作队,在政治部指导工作,深入日军占领地,宣传和组织群众,开展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斗争。
194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刘少奇由苏北通过苏鲁交界线到达罗荣桓政委115师师部驻地,先后驻海陵县(今属临沭县)朱樊村(今属江苏省东海县),召开了山东分局和山东军政委员会联席会议,刘少奇总结肯定了武装政治工作队敌后抗战的重大成绩,总结还提出了今后抗日斗争的总方针。海陵县大队长冯昭金参加了这次重大会议。7月,刘少奇从滨海泉源头区尚庄村渡过沂河通过苏鲁交通线,返回延安。
1942年8月冯昭彬参加了海陵反“蚕食”战役。海陵县位于滨海地区抗日根据地的东部边沿地带,南临陇海铁路,东接海州附近敌占区,西依马陵山,是连接华中、山东两块大根据地的纽带,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根据党中央指示“敌进我进”以及八路军115师政委罗荣桓创造的“翻边战术”狠狠消灭了日伪军对海陵的大“扫荡”。海陵反“蚕食”战役,获得胜利意义十分重大,不仅有力配合沂蒙军区的反“扫荡”斗争,也保卫了海陵和滨海根据地,更重要的证明了日本侵略军,无论任何“扫荡”和“蚕食”都一定能彻底粉碎。
1942年9月建立了柘汪特别镇。赣榆县柘汪是滨海抗日根据地乃至山东抗日根据地重要唯一的出海口。不仅是海上的经济门户,而且是海上的秘密交通线,这里成为敌我争夺之重点。这里由八路军滨海日赣独立团成立海防大队,大队长冯昭金。为发展根据地斗争需要,滨海军区决定组建3个连500多人的队伍。冯昭金任副大队长,直属滨海军区第三军分区指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