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
为引导团中央直属机关年轻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党委组织开展了“学用新思想、笔谈千字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主题征文活动。
本期推送的是一等奖作品《忠诚和信仰是具体的、实践的——习近平总书记最触动我的一句话》,作者为组织部张驰。
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满是名篇金句,处处闪耀着真理的光辉。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发人深省、催人奋进。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忠诚和信仰是具体的、实践的”,使我深受触动和启发。
2019年3月1日,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在古人提倡的“三省吾身”中,第一句即是“与人谋而不忠乎”。可见,忠诚一直是中华儿女鲜明的民族品格和永恒的价值追求。一个人、一个民族如此,一个大党更是这样。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坚定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将对党忠诚作为党员基本要求铭刻在入党誓词之中。100年来,誓词穿越风雨、几经完善,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但“忠诚”的根本要义一直贯穿其中,愈加凸显。如今,党带领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党员不必再经常面对枪林弹雨、朝不保夕的生死考验。越是承平日久,年轻干部就越应铭记总书记的教诲,时时、处处、事事做到绝对忠诚。
忠诚和信仰,建立在理论坚定之上。总书记强调,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政治上的忠诚不是自然而然就产生的,源自对党和人民的朴素情感,更源自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性自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初心,立志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千秋伟业。正是党的事业的先进性、合理性、必然性,成为了党员构建对党忠诚的精神特质的理论基础。因此,只有持之以恒地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创新理论,打心眼里从认理、到认同、再到认准,才能筑牢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的思想之基、理论之堤,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乱云飞渡仍从容。
忠诚和信仰,蕴含于服务青年之中。总书记曾发出告诫,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党员是否忠诚,要看其是否牢记党的根本立场、根本使命、根本宗旨,是否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且要交给群众来评价、交给时间来衡量、交由实践来检验。对广大团干部来说,是否对党忠诚老实,就要看是否深入基层一线,是否密切联系青年,是否通过各种途径了解青年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批评与建议,尽最大可能解其忧、纾其困、助其力、暖其心,将共青团的“三力一度”化为自身勤联系、真服务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忠诚和信仰,检验于艰苦斗争之时。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总书记指出,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忠诚的真假、信仰的成色愈加要靠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来评判。大是大非面前能不能举旗亮剑,危急紧要关头有没有挺身而出,失误犯错之时敢不敢承担责任,都是检验年轻干部忠诚与否的试金石、信仰强弱的练兵场。比如面对新冠疫情,广大团员青年听党指挥、冲锋在前、倾力拼搏,就是对忠诚的生动诠释。当前,共青团正处于深化改革、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没有哪一项任务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须不怕事、多干事、扛硬事,把忠诚和信仰书写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斗争实践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