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旅游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旅游>>正文
特稿:纪念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不能遗忘的华野渡江先遣纵队——华东野战军渡江先遣纵队(江南游击纵队)暨中共江南工委(1948.1-1949.3)参加豫东、济南、淮海、渡江战役大事记
2021-11-26 10:14:10
作者:吴跃军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粟裕学概论》写作团队牵头人吴跃军

    编者按: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的全面内战,党领导广大军民逐步由积极防御转向战略进攻,打赢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向中南、西北、西南胜利进军,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八百万军队,推翻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人民支持下,以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同穷凶极恶的敌人进行殊死斗争,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历史功勋。

    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在革命斗争中,党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实施和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形成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努力建设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从各方面发现的史料证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总司令朱德及陈毅、粟裕同志对华东野战军渡江先遣纵队的决策、编组和战略赋能证明华东野战军渡江先遣纵队在豫东、济南、淮海、渡江战役的存在,是第三野战军特别是华东野战军战史有机组成的整体一部分,是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和粟裕军事思想、大兵团军事指导艺术的一个关键点,如同孟良崮战役的伏兵华野六纵。先遣纵队是一支具有特殊建制的、负有特殊使命的具有高素质和高尚道德风范的战略侦察部队。承认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的编制及历史作用有助于完整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史、毛泽东军事思想和粟裕同志大兵团作战指挥艺术。正如《粟裕传》评价一样:“在淮海战役过程中,特别是第二阶段作战中,已经深入到淮南敌后的华野先遣纵队发挥了重要作用。……先遣纵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们把对津浦线的破袭战贯穿于淮海战役全过程,使蒋军始终未能发挥津浦路的作用,使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不能放胆北进,直接配合了围歼黄维和阻击李延年、刘汝明的作战。淮海战役结束以后,他们又与苏皖地方部队并肩作战,在津浦路两侧阻击南逃之敌,乘机解放了合肥以及江苏、安徽两省江北大小城市,并为后来的渡江作战作了必要的准备。”

    1948年

    1947年底,人民解放军已开始成略反攻。孙仲德主动要求华东局派他南下,深入敌后开展斗争。华东局和华东野战军接受了他的请求,于1948年1月任命他为江淮军区副政委兼中共淮南工委书记,决定派他和梁从学率领华野先遣支队(由原华野第三十三团及干部大队组成,支队长顾鸿、政委方志明),迅速到达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七师和第二师的根据地侦察敌情,恢复党的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辟和扩大根据地,为支援大军渡江作好准备。1948年1月,孙仲德率领先遣支队从河南羊陂城村出发,穿过黄泛区,进入安涡阳、阜阳地区,再越过准河,沿凤阳、嘉山、定远一线南下。因为部队是在蒋管区活动,常有敌人跟踪,所以每天都是星夜行军,拂晓宿营,随时都可能打仗。在这种情况下,孙仲德仍然非常注意军民关系,严格要求部队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每天部队宿营,他都要检查群众纪律,不管情况怎样紧急,从未间断。这年3月,国民党以九个团的兵力在定远县藕塘地区截击先遣支队,部队被迫转向舒城等地。最困难时他们三天三夜只吃了两顿饭,孙仲德骑的子都跌死了。6月初先遣支队到达巢无地区,先后行军和作战六个月,行程数千里。当时国民党保安六团盘踞在含、和、巢一带,这股敌人趁我军立足未稳,便于6月8日纠集全部人马向我进犯。我先遣支队利用敌人兵力分散,指挥混乱等弱点,由支队长顾鸿指挥,仅用了两个连加一个排的兵力,歼灭了这股敌人,活捉了保六团从团长到炊事员共一千多人。这一仗打开了和、含、巢、无地区的局面,从此皖江老根据地又回到了人民的手中。这一地区的地方党组织、游击队又迅速发展起来,地方各级政权也都相继恢复。这以后,孙仲德指挥先遣支队在巢南山区重创了国民党杨创奇的一个旅(广西军),伏击了保一团的两个连,生擒了巢湖地区的大土眼头子夏静然,全歼了夏匪的“招安队”,战功赫赫,很有声势。与此同时,孙仲德又派出小分队秘密去和县沿江侦察情况,积极准备渡江南下,以便在皖南与游击队会合,创造条件迎接大军进军江南。这时,淮海战役已经开始,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在淮海地区消灭敌人的精锐部队,撤销了先遣支队南渡长江的计划,成立华野先遣纵队,原华野先遣支队改为第九支队。1948年5月,华野先遣纵队成立,下辖三个支队,孙仲德任纵队司令员。先遣纵队的任务改为破坏津浦铁路,切断敌人的运输线,阻止国民党江南部队向淮海战场增援。孙仲德率领先遭纵队在张八岭到明光一线活动,半个月内破坏铁降六、七次之多,一度切断了南北交通,搞得敌人狼狈不堪,有力地支援了淮海战役。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孙仲德、谭启龙率领先遣纵队进军合肥、桐城,当时国民党安徽省府业已南逃,敌军刘汝明部盘踞合肥。1949年1月11日,先遣纵队第九支队一个营出敌不意直指合肥城区,占领了城外的飞机场,刘汝明部不知虚实,打了一阵枪炮后便仓皇而逃。当时国民党合肥县长是由我地下党组织和民盟组织安排民盟盟员龚兆庆担任的。他见我解放大军到来,立即下令开城欢迎。我军遂兵不血刃,和平解放了合肥城。不久,桐城也为先遣纵队第七支队解放。至此,皖中大片地区全为我军控制,为大军在巢湖练兵、横渡长江,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5年版《孙仲德传》第26-28页。)

    1月初,粟裕同志受命南进后,一方面积极进行渡江的准备工作,如派出一个加强营带了二百余名干部前往皖南;一方面又派原皖南区党委书记曾希圣带干部百余人到皖江地区加强工作;同时还排原新四军第七师参谋长孙仲德带一批干部到含山、和县、巢湖地区组织水上工作。1月31日上报军委要他“熟筹见复”的两千字电文。

    4月初,粟裕找华野侦察科长严振衡作机密谈话:军机不看泄露。粟裕说:“我今天找你来,是有件重大事情,是一个战略任务,这是绝对机密的事情,要绝对保密!只准你一个人知道,不能传出去!如泄露机密,要永远开除党籍!”粟裕向严科长布置任务,带队侦察营与先遣纵队渡江南进。

    4月17日,东南野战军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东南野战军第一兵团(华东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南分局书记,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主持组建渡江先遣纵队。渡江先遣纵队,由第一、第四、第六纵队各抽一个加强营组成。(《粟裕年谱》205页)

    4月18日粟裕发出致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并华东局电,再次“斗胆直陈”对目前战局的认识和今后作战方针的意见,说明华野三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的理由。建议刘邓、陈谢和陈粟三军主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几个较大的歼灭战,对敌人近后方派出数路强有力游击兵团配合正面主力作战,对敌人深远后方派出多路坚强的远征游击队在广大范围辗转游击,三线武装部队密切配合,使战局得到较快与较大发展。(《粟裕年谱》205页)

    1948年4月,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同志关于把长江以北的自卫战争引向蒋管区的战略思想,曾决定华东野战军第一、四、六3个纵队南渡黄河以后,由粟裕同志率领,先行渡过长江,深入到闽、浙、赣、皖等东南省区,同当地游击队结合,建立根据地,以吸引国民党军若干个整编师去江南,为我中原地区主力大量歼敌,转变中原战场形势创造有利条件。当时,粟裕同志向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建议,考虑华东和中原战场的局势只要我军能高度集中兵力,积极创造战机,是可以在中原继续大量歼敌,并转变中原战场局势的。因此,一、四、六纵暂不宜渡江南下,先集中力量消灭国民党在中原战场的几个主力,再渡江执行新任务。中央同意粟裕同志的建议,一、四、六纵队暂不渡江,但决定由一、四、六纵各抽一个精干的团(实际兵力相当于一个加强营),配备轻型精良武器,组成先遣纵队,先行渡江南下,进入皖(南)浙闽赣,与在当地坚持斗争的武装力量结合,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为迎接大军渡江南下创造有利条件。

    5月5日  中共中央决定,第1、第4、第6纵队暂缓南渡长江,改派10个营的兵力执行先遣渡江任务。31日,由第1、第4、第6纵队各抽调1000人组成渡江先遣纵队。(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战史》第三野战军大事记486页)

    5月16日  晚上,朱总司令由陈毅同志和饶漱石陪同,向在濮阳整训的华野一兵团营以上干部作报告,先遣纵队干部不限级别,全体参加。朱总司令作关于时局、政策纪律和建军问题报告。绝大部分同志平生第一次见到总司令,聆听了总司令那亲切、朴实而又深刻的讲话,心情激动,倍受鼓舞。

    5月21日  晚上,陈毅同志又向先遣纵队全体干部作了动员报告,详细阐述了党对进入新解放区的政策原则。

    5月31日  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前委书记陈毅、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前委代书记粟裕签署《华东野战军渡江先遣纵队的组成与任务的指示①》电报。此报发出时,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5月30日已与华东局副书记邓子恢率4700多名干部一同前往中原,分别担任中原局第二书记兼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中原局第三书记兼中原军区副政委。

    《粟裕年谱》210页说:5月31日  华野渡江先遣纵队在濮阳正式组成。粟裕与陈毅联名发出关于渡江先遣纵队组成与任务的指示,决定以孙仲德为司令员,谭启龙为政治委员,饶守坤为副司令员,率领先遣纵队先行南渡,开展江南游击战争;由谭启龙、孙仲德、饶守坤、李步新、宋日昌组成江南工作委员会,以谭启龙为书记,统一领导浙赣皖闽各地工作。

    华东野战军渡江先遣纵队(江南游击纵队)建制的组成与任务的指示①

    (一九四八年五月三十一日)

    一、华野一兵团仍须留中原地区作战一时期,故决定派谭启龙、饶守坤②等率一、四、六纵先遣队(每纵约一千人)先行南渡,以开展东南游击战争。
    二、为加强东南实力又不致减弱中原之作战,除马长炎③之加强营继续南渡外,决定孙仲德率④三十三团全部,亦与马部南渡皖南区行动,该团即脱离准南建制,改属江南工委及江南游击纵队建制。望孙、马率三十三团等部即作渡江准备,待谭启龙电令再行渡江。
    三、江南工委以谭启龙、孙仲德、饶守坤、李步新、宋日昌等同志组织之,以谭为书记,统一领导皖浙赣闽各地工作。在军事上为不过分刺激敌人,只组织江南游击纵队(对外不必出布告)司令部,统一指挥一、四、六纵派出之先遣部队及马长炎(一个加强营)、孙仲德(三十三团)等部及江南地武,并以孙仲德为司令,饶守坤副之,谭为政委。
    四、关于江南工作任务,由谭启龙面达。

     陈粟
    五月三十一日

    (选自《粟裕文选》第二卷478-479页。)

    注释

    ①这份电报缺报头(湖南粟裕研究室根据《第三野战军战史》《粟裕传》《粟裕年谱》拟名)。此报发出时,陈毅已与邓子恢一同前往中
原。
    ②谭启龙原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饶守坤原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第十八师师长。
    ③马长炎原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第十七师副师长。
    ④孙仲德原任淮南军区副政治委员。

    5月,先遣纵队在河南濮阳组建,正式命名为“江南游击纵队”。纵队党委命名为“江南工委”,谭启龙任工委书记,李步新任副书记。孙仲德任纵队司令员,谭兼任纵队政委,饶守坤任副司令员(7月底,饶调七支队后,由彭德清继任),李步新兼任副政委,宋日昌任政治部主任。先遣纵队下辖直属队(番号为中原部队独立支队)、一、四、七等3个支队。一支队支队长刘亨云,7月,刘负伤后由谢忠良继任,政委杨思一,参谋长洪隆(冯萌东),政治部主任陈雨签;四支队支队长兼政委彭德清(兼),副政委朱辉,参谋长康林,政治部主任赵荣;七支队支队长罗维道,政委黄先。7月底,罗、黄调走,支队长为饶守坤(兼),政委杨家保。随军南下的江南籍或原在江南工作的地、县、区各级地方干部,组成3个干部队,分别随各支队行动。朱人俊任一支队干部队政委,朱辉兼任四支队干部队政委,马长炎任七支队干部队政委。先遣纵队所辖各支队进军目的地:一支队进军浙江,四支队进军皖赣,七支队进军福建。为适应先遣纵队组织形式及江南敌后斗争对党政军骨干尤其是军事骨干的需要,参加先遣纵队的干部,从师团营到连排班都降级使用,战士全由正副班长和有丰富战斗经验的老战士组成。全体指战员中,党员占70-80%。随先遣纵队共同南下的,还有华野司令部通报台、新华支社。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渡江先遣纵队(又称江南游击纵队)领导人名单

    司令员:孙仲德
    副司令员:饶守坤(5月至7月底)、彭德清(7月底至次年1月)
    政治委员:谭启龙
    副政治委员:李步新
    参谋长:严振衡(兼)
    政治部主任:宋日昌

    纵队党委为中共江南工作委员会:
    工委书记:谭启龙
    工委副书记:李步新
    工委委员:谭启龙、孙仲德、饶守坤、李步新、宋日昌

    华东野战军渡江先遣纵队作战序列(作战部队约7000人,干部队约2000人)
    纵队直属队(中原部队独立支队约1000人)
    一支队(方向浙江,一纵一个团约1000人)及一支队干部队。支队长刘亨云、谢忠良,政委杨思一,参谋长洪隆(冯萌东),政治部主任陈雨笠。一支队干部队政委朱人俊。
    四支队(方向皖赣,四纵一个团约1000人)及四支队干部队。支队长兼政委彭德清(兼),副政委兼四支队干部队政委朱辉,参谋长康林,政治部主任赵荣。
    七支队(方向福建,六纵一个团约1000人)及七支队干部队。支队长罗维道,饶守坤,政委黄先、杨家保。七支队干部队政委马长炎。
    华野侦察营(400多人),营长章宏,教导员是皖江人,副教导员范豫康。营临时党委书记严振衡(兼),营长、教导员参加党委。
    独立支队(华野四纵特务团、四纵十一师三十三团第二营,约1600人)
    支队长马长炎,政委高立中,副政委方志明。
    九支队(方向闽西,又称罗、黄支队,华野四纵十一师三十三团第一、三营,加上罗黄干部队,约1000人)
    支队长罗维道,政委黄先。

    6月6日,先遣纵队各部先后经濮县南渡黄河至郓城。

    6月8日,在华野野战军指挥机关驻地山东省郓城县玉皇庙召开渡江先遣纵队团县以上干部会议,部署渡江准备及到达江南后的工作。(《粟裕年谱》211页)粟裕代司令员和谭启龙、饶守坤、李步新同志一起,研究了先遣纵队的渡江部署及江南工作。随后,又先后召集先遣纵队团、县以上干部到兵团部开会,研究渡江、时局、新区政策和各支队到达指定地区以后的方针、任务。粟司令和钟期光主任直接听取了各小组讨论情况的汇报。会间,豫东战役打响,粟司令即去前方指挥,令先遣纵队担任警戒菏泽敌人出犯的任务,参加豫东战役。

    6月15日,为掩护一兵团部队南下,先遣纵队开驻菏泽、民权、兰考、开封一线,主要任务警戒菏泽敌人出犯。

    6月18日至21日,配合三、八纵队攻占开封,阻止商丘敌西援,令先遣纵队担任破袭陇海线柳河至民权段铁路,翻铁轨,烧枕木,铁路翻身,夜色中火光融融。

    6月21日至25日,配合一纵在曹县、民权一线阻击敌五军七十二师、七十五师、七十师、八十三师等西援开封,先遣纵队移驻睢县、陈留、通许、尉氏一线,担任侧翼警戒。

    6月29日,配合主力围歼区寿年兵团,先遣纵队开驻睢县,阻敌七十五师、七十二师向东突围和抢占睢县。饶守坤副司令率四、七支队位于睢县城,谭启龙率一支队、直属队、干部队位于睢县西郊杨屯,担任警戒。部队在行动中不断与土顽打遭遇战,俘虏还乡团和国民党军散兵200余人,缴获部分机枪、步枪。部队协助主力部队参加了处理俘虏的工作,同俘虏进行个别谈话,宣传我军政策,了解情况,让俘虏自行取决去留,培养诉苦教育积极分子。

    在配合豫东战役中,先遣纵队伤亡约30人。

    7月6日敌机狂炸我一支队阵地睢县贵廷砦、王店、董店一线村庄,仅二营就伤亡10余人。

    7月7日晨,敌人猛烈炮击我一支队阵地睢县于庄,支队长刘亨云同志上围子观察敌情时,被弹片击中胸部,受重伤,由谢忠良同志接替支队长。

    7月6日至9日,由于我军战役计划变动,敌五军进逼,先遣纵队奉命又由睢县向北转移,越陇海路,至定陶。

    7月10日  粟裕与陈士榘、唐亮、张震联名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电,报告:渡江先遣纵队孙仲德、马长炎一个连已渡过长江。

    7月10日至12日到成武县的阎楼。

    7月13日,粟代司令和唐亮、钟期光主任亲临先遣纵队驻地成武县阎楼,就先遣纵队今后的工作方针、任务、步骤、策略,以及各支队工作地区的划定、干部的调整、统一领导思想等问题,向团、县以上干部再次一一作了明确的指示。同日,先遣纵队就在阎楼誓师南征。全体指战员经过新式整军运动,又参加了豫东战役,为先行打回江南去的历史任务所鼓舞,无不意气风发,一路上人行矫健,马蹄轻捷,由成武向东南行进,经单县、丰县、山,再次南越陇海路,过永城。

    7月27日渡河,到涡阳县境。在涡阳县的孙集,部队进行了3个月以来的第一次休整,也是先遣纵队即将远离大后方的最后一次整训,为进入敌后,在思想、组织、军事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准备。

    7月底,罗、黄调走,七支队支队长为饶守坤(兼)。饶守坤调七支队后,由彭德清继任先遣纵队副司令员。

    8月5日,豫东战役胜利结束以后,粟代司令又亲临先遣纵队驻地涡阳,向连以上干部大会上作报告,要求先遣纵队开始独立地执行南进任务,提出在长江沿岸开展游击战争的四项原则:(1)造成部队的热情,(2)造成群众的热情,(3)造成敌军内部的恐慌,(4)造成敌统治机构内部的恐慌。特别讲了要加强团结,服从命令,反对无政府、无纪律。(《粟裕年谱》225页)

    8月6日,粟司令率指挥部西去。从此,先遣纵队开始独立执行党交给的南进任务。

    8月上旬,粟裕同志又派出华野总部侦察科长严振衡,率领部分参谋人员、电台及一个侦察营,随先遣纵队先行南下,到长江边侦察渡口、敌情,组织船只,为粟兵团南渡作准备。由于先遣纵队司令部没有参谋长、参谋处长,也没有警卫部队,严振衡奉命兼先遣纵队参谋长,明确侦察营兼有保障先遣纵队机关安全的警卫任务。待先遣纵队渡江后,严参谋长及所属参谋人员、侦察营则留在淮南路西沿江地区,等待迎接粟兵团主力。

    8月8日,饶守坤、杨家保同志按照华野前委的有关指示,率领七支队单独南进,与纵队分别。纵直、侦察营和一、四支队在涡阳、蒙城间开始作强渡淮河的准备。一面派出侦察连,查明蚌埠和淮河渡口南岸的敌情及淮河水情,选择渡河点,征集船只;一面对部队进行敌后游击战争的军事教育和政策纪律教育。原定 

    8月20日渡淮,后因蚌埠、寿县间敌人增援,再加连下暴雨,淮河泛滥,报经粟代司令同意,推迟至9月中旬,乘我军主力发动秋季攻势,蚌埠驻敌可能北调之机渡淮。

    9月24日 济南战役结束,粟裕提出淮海战役设想。粟裕在华东野战军攻济打援指挥部所在地山东泰安宁阳东疏镇大伯集指令华野渡江先遣纵队从现驻地安徽涡阳出发,以三天行程进至安徽凤台地区,隐蔽待机南渡。10月5日,渡江先遣纵队渡过淮河,到达定远、凤台、怀远地区,与江淮军区第四分区部队会师。(《粟裕年谱》234页)

    9月下旬,我军解放济南以后,津浦线、临淮关与蚌埠守敌纷纷北移,我即连日冒雨南进至怀远县境。

    10月5日12时开始渡淮。在徒涉淮河以北内河泛滥区三里水路后,纵直、侦察营、四支队到达常家坟渡口,一支队到达马头城附近渡口。为防空袭,部队分批过渡。由于我军白昼突然渡淮,事先保密严格,完全出敌意外,加上警戒严密,船只准备有序,船等人,而不是人等船;又由于时值深秋,适逢西风,扬帆东渡,急流顺水,船行迅速,到下午6时,全部安全渡过淮河。

    一过淮河,即入敌后。一支队先锋连在渡河时遭到守敌一挺机枪阻击,牺牲了一名战士。四支队在强占桥头堡时,牺牲了一名班长。在穿越水(家湖)——蚌(埠)铁路,炸铁桥、打据点时,一支队又有两名正副班长负伤。当晚急行军,走的都是山区羊肠小道,过考城,越水——蚌铁路,次日清晨到达定(远)、风(阳)、怀(远)游击根据地曹家店,与坚持淮南地区斗争的江淮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孙传家、政委杨效椿、专员罗平同志等会师。同志们无不为一步步实现向南行进而兴奋鼓舞。有的同志欣然作诗:“胜利渡过第一关,阔别三载大米饭;革命不分南与北,英雄到处打江山。”四分区位于津浦路西,淮南路东,纵横百余里,有6个县,是抗日战争时的老根据地,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群众把我们认作当年战斗在准南的新四军二师,亲切地欢呼:“你们回来了!”沿村路旁,男女老少,列队欢迎,敲锣打鼓,高呼口号。新四军军属,老幼相扶,注视着行军中的我们每一个同志,想从中认出各自的亲人,直至队伍走完,纷纷叹说:“这许多人,没有一个认识的。”生活在边缘区的军、烈属,在我军北撤后受尽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种种摧残,一见我们,就说:“你们怎么不早来!”群众诉说:“你们来了,我们晚上可以在家睡好觉了。”原来边缘区的群众为躲避土顽夜间抓人勒索,每晚都睡在田里。随着我军的活动,农村中到处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大军来了好翻身,打倒老蒋享太平,打倒老蒋分田地。”当时,根据孙仲德司令发自江边的来电及侦察营派赴江边侦察人员的汇报,沿长江敌警戒严密,先遣纵队部队不大不小,暂时不能立即实现偷渡长江的计划。因此工委决定在淮南的行动方针:由工委率纵直、侦察营、罗黄干部队及朱辉同志所率干部队的部分皖江干部,先行南下无为地区,与孙仲德司令、马长炎支队长会合,进一步了解沿江情况,作出渡江计划,开辟沿江自江浦至裕溪口间的工作;一、四支队暂留四分区战备待命支队在北,四支队在南,配合地方开展游击战争,巩固、扩大游击区域,随时准备渡江南下。

    10月初,为开辟长江北岸安徽和(县)含(山)地区工作,又把先在该地坚持斗争的华野四纵特务团和四纵十一师三十三团第二营合编成先遣纵队独立支队,马长炎任支队长,高立中任政委,方志明任副政委。

    10月12日,一支队三营在合肥县香庙驻地,与定远出扰的敌整编四十六师十九旅五十七团发生遭遇战,毙、伤敌50余人。我纵担任掩护的八连牺牲9人,伤17人。10月20日、21日,支队进袭定远著名的国民党地方武装牛登峰部据点张桥,俘匪20余人,缴获枪支一部。10月30日下年敌约4个团分头向我纵直驻地定远得胜集及支队驻地安子集进攻,一支队二、五两个连,在掩护纵直、支队安全转移的战斗中,负伤15人。11月18日,四支队夜袭大马厂据点,守敌逃窜。部队不断深入在国民党地方武装统治区活动,掩护地方干部开辟工作。

    10月17日,一支队干部派出一部分同志,协助分区进行征粮工作。

    10月17日到达和县境内距长江仅40里的西陈村,与孙仲德司令、马长炎支队长会合。当我们进到和(县)、含(山)地区,望见长江中轮船的杄和烟上冒出的黑烟时,我们隐蔽迫近江边的行动,即被敌人察觉,敌人3个团就开始追踪我们,同时加强了沿江防务。江上敌艇日夜巡,江岸增设了据点,不断地对我们进行“扫荡”、“清剿”。

    10月18日 又以先在和县南义地区坚持斗争的华野四纵十师三十三团第一、三两个营为基础,加上罗(维道)黄(先)干部队组成罗、黄支队,也称九支队,罗维道任支队长,黄先任政委。罗、黄支队拟从和县南义地区分道渡江进入闽西。工委率纵直和侦察营等从定远向东南继续南下,这时,孙仲德同志派方志明同志率领独立支队一个营,到黄山至全(椒)、合(肥)公路以北地区接应。

    10月20日 上年11时,敌安徽保安团第三、七两个团,及整编四十六师一个团,加上敌曹良文部常驻和县的常备队,分成六七路,向我军驻地娘娘庙、范桥包围合击。当时我们只有5个战斗连队,其中马支队3个连,侦察营2个连,和干部队1个警卫排,前有堵截,后有追击,两侧还有敌策应、增授,情况紧急;我军英勇奋战,与敌苦战至黄昏,打死打伤敌人180多人,终于从和县城下冲出重围,我亦伤亡连级干部3人,排级干部2人,战士80多人。至晚向北转移,由官渡渡滁水,翻山岭,通宵行军120余里,于次日上午10时过浦、合公路,进至大马厂附近。四支队奉纵队命令,接应纵队司令部及所率部队转回藕塘地区集结,战备整。在完成阻击任务后,向含山城西北突围而出的侦察营,亦于23日顺利归建。

    11月19日,在无为地区,敌又向我罗、黄支队大举进攻。在反扫荡战斗中,我三连打得只剩90发子弹,牺牲营长、协理员、正副排长等150余人。根据沿江的敌情,工委对沿江工作的部署,改为划分地段,由各支队分别负责,组织沿江工作委员会,随带便衣短枪加强连,及一部分地方部,各自开辟一个地段的工作。支队主力仍分别留在津浦路西及三官山地区,待机渡江。同时纵队将原拟乘敌不备,偷渡长江的计划,实践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报告华野总部,粟司令随即指示先遣纵队:坚持淮南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待机南渡。先遣纵队各部,以一部分部队和地方干部,按工委原部署,抓紧渡江工作;主力留淮南敌后,协助地方开展游击战争。

    11月3日至12月13日 又派出干部50多名,其他支队也都派出干部队,由地委分配到县、区委任职,在地方党委统一领导下,发动群众,支援前线(为准备大军南下在本区歼敌,或渡江作战在本区过境,解決宿营、粮食、烧柴、民工等所需,这是当时地方一切工作的中心);开展减租减息,结合健全或改造农会和乡、村政权;组织群众武装自卫,扩大民兵,发展县、区武装。还有一部分干部分配到边缘区,加强情报工作。干部队下去的同志,团结当地坚持干部,认真执行党的新区政策(合理负担、减租减息、基层组织建设、干部政策等)和群众路线,坚持开辟和扩大了南游击区。在边缘区情报工作中,也牺牲了一些同志。

    1948年11月上旬至1949年1月上旬,淮海战役期间,先遣纵队奉命以配合主力作战为中心任务。具体任务是,协同江淮四分区和后来南下到淮南路东的江淮独立一、二旅,全力以赴,辗转破袭淮南铁路和津浦铁路的蚌埠一浦口段,切断徐州敌军南逃、物资南运的后路,阻止宁、汉敌军北上增援的通路。先遣纵队各部坚决执行华野总部命令,先集中全力破袭准南路、津浦路,后又集中力量不断破袭津浦路。

    11月12日 一支队破袭准南路下塘至罗集段;四支队、纵直、侦察营和马长炎、方志明同志一部,破袭津浦路施郢至管店、张八岭段。破袭津浦路时,与敌交警总队发生战斗。

    11月19日  粟裕电示华野先遣纵队,以配合主力作战为中心任务,坚持淮南游击战争,协同江淮军区部队参加淮海战役破袭津浦路徐蚌段,切断徐州之敌南逃、宁汉路之敌北援通路,钳制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向西向北增援的行动。(《粟裕年谱》258页)

    11月20目、23日与12月1日、7日,一、四支队、侦察营破袭津浦路张八岭至沙河集、管店段;

    12月8日、11日、17日,破袭津浦路滌县至沙河集段,三汊河至草山黄段。当时津浦路沿线敌军据点密布,碉堡林立,守兵相望,戒备森严。淮海战役开始后,又增设据点,每隔二三里路即有碉堡一二个,还有机动兵力护路。铁路两侧20里内地段,又是日寇先前制造的无人区。我们每次破袭,往来赶路总在百里以上。部队一部分担任翻铁轨,炸铁桥,剪电线,掩护民工掘路基,抬枕木,扛电杆;一部分担任警戒,袭占碉堡,与护路敌军作战。我们夜间破路,敌人白天修复,我们再破,敌人再修,如此反复破袭,贯彻淮海战役全过程,使敌人始终未能发挥利用津浦路快速运输的优势后退或前进。直至淮海战场我军全歼黄维兵团以后,敌李延年、刘汝明两部放弃对邱李兵团增援企图,先遣纵队才奉命解除破袭津浦路的任务。

    11月26日 上午9时半驻滌县敌六十六军十三师,率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3个团全部,向我纵直和一、四支队驻地定远藕塘进攻。纵队决心反击,歼灭敌人。以干部队坚守藕塘镇东面的塔山;以支队从藕塘镇正东和东南向北阻击,严重杀伤和打垮敌人,以四支队从藕塘镇东北向南迂迴,断敌退路;并以侦察营居中,在一、四支队的结合部由西向东攻击犯我塔山阵地之敌的侧背,诸路合击,聚歼敌人。四支队在迂迴反攻中,正遇到迂迴进攻我藕塘背后的大批敌人,四支队转为防卫阻击,用炮火大力杀伤敌人。激战终日,至下午6时,把敌人全部击溃,毙、伤敌约200人,俘敌50人,缴获武器弹药一宗。仅一支队就缴获重机枪1挺,轻机枪4挺,汤姆枪5支,步枪20余支,子弹数千发,我伤亡约200人,其中一支队牺牲分队长郭雅荣同志等36人,负伤88人;四支队伤亡20余人,史家书大队长(副团长)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带头冲杀,光荣殉职,葬于塘镇北面五六里路的山地。这次战斗,使敌三十七团丧失战斗カ,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敌人气势汹汹而来,灰溜溜地退去,从此龟缩滁县据点,再不敢向我大肆进犯,为我以后继续破袭津浦铁路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地军民,群情振奋,当晚藕塘满街灯火,庆祝胜利。

    11月29日 谭启龙在纵直、一、四支队驻地藕塘作形势报告。

    12月10日辰时(7-9时)粟裕、陈士榘、张震致电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并报中央军委,华东局。电报说:……(二)据息:宋希濂兵团已到浦口,正向蚌埠开进,蒋纬国亦到蚌埠指挥战车向北进犯。我们最担心对李延年阻击兵力不能胜任(因六纵王、江部自战以来,伤亡七千余人,骨干太弱,人数不充),万一出乱子,势必影响对黄维之作战,除已抽出渤纵一个师南去参加阻击李、刘兵团外,已令江淮两个旅及先纵(谭启龙所率之先纵尚在淮南路西未能渡江)积极在浦蚌段行动,打击敌人后方,以钳制李、刘、宋兵团。……(国防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黄玉章编《淮海战役的运筹谋划》第196页)

    12月105日酉时粟裕、陈士榘、张震致电中央军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华东局。电报说:由谭启龙、李步新率领之先遣纵队,从十一月初配合北线淮海作战,对淮南路、津浦路反复辗转破击,综合十一月份战果共破路三次,翻路二十多里,炸缺口十二处,破坏小桥梁五座以及电线杆,歼敌六百多,缴获武器一部,该纵伤亡二百多人。(国防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黄玉章编《淮海战役的运筹谋划》第202-203页)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谭启龙:华东野战军渡江先遣纵队深入敌后(组图)
·下一篇:无
·谭启龙:华东野战军渡江先遣纵队深入敌后(组图)
·华东野战军四巨头陈粟谭榘1947年5月30日向中央军委报告:张灵甫为六纵特团副团长何凤山
·华东野战军四巨头陈粟谭榘1947年5月30日向中央军委报告:张灵甫为六纵特团副团长何凤山
·特稿:福建省厦门理工学院师生:到中国红军曾经“六进姑田”的姑田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特稿:洪学智率抗大华中干部大队南下新四军(图)
·特稿:紧跟形势学党史,红色记忆育新人(组图)
·特稿: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副行长杜正琦来到安源调研(图)
·特稿:长沙党史馆来安源交流学习(组图)
·特稿:程明将军津浦路上逞英豪(二)
·特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特稿:纪念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不能遗忘的华野渡江先
谭启龙:华东野战军渡江先遣纵队深入敌后(组图)
谭启龙:华东野战军渡江先遣纵队深入敌后(组图)
华东野战军四巨头陈粟谭榘1947年5月30日向中央军委报
华东野战军四巨头陈粟谭榘1947年5月30日向中央军委报
纪念钱振标烈士英勇就义93周年(组图)
周宗胜、罗丽娟:福建省厦门理工学院师生:到中国红
特稿:福建省厦门理工学院师生:到中国红军曾经“六
彭华宾:试论红色文化及弘扬红色文化对中华民族复兴
全民阅读:周恩来故居将周恩来图书读本送到淮安区不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